因文悟言,激发兴趣

时间:2022-07-14 11:44:23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推动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和求知欲。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如果教师能够以文言文中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等为抓手,使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兴奋、共鸣等反应,将有助于学生更有动力理解词句,提高对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还原古人血肉之躯,亲之以形

1.补充资料,知人论世

文言文或是塑造了个性鲜明、闻名于世的典型人物形象,或是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作者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作品中都有一个“人”。今天的“古人”在昨天是有喜有乐、敢哀敢怒的活生生的“人”,今天艰深奥涩的文字承载着这个人的心声。学生感受不到这个“人”,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没有让这个“人”实实在在地活在当时的氛围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要让这个“人”鲜活地站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这个“人”。

通过对作品背景、相关历史知识和作家经历的介绍,可以把这个人物还原到他本来的生活中去,让他在他原本的生活中鲜活起来,充满自己的个性。如学习《报任安书》时补充对司马迁身世遭遇的介绍,学习《项脊轩志》时补充对归有光考取功名的过程及年龄的介绍等,就是还原作者的生活背景,帮助学生重塑鲜活的人物,进而感知人物的真实情感。

2.诵读文本,合理想象

除了补充介绍相关资料之外,我们更应该让文字自己说话。通过诵读,披文入情,体悟感知人物至情至性的真实形象。

如学密的《陈情表》时,可带领学生诵读相关文句,引导学生体悟李密的多舛命运,祖母刘不顾年迈独自将这个从小丧父失母、体弱多病的孙子养大的艰辛。而《渔父》中也同样有“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人物形象,这种枯瘦落魄的人物形象很容易让人产生合理的联想,于是人物的境遇、心理、语言就有了物化的载体,而不再是空洞不可理解的了。

教师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筛选相关语段诵读、品读、想象,从而概括人物的“形象”,还原其血肉之躯,文言文就变得可亲多了,爱屋及乌,文言知识也就可亲多了。

二、找寻古今情感共鸣,动之以情

1.引导学生走入文本

所谓“共鸣”就是读者的亲身经历与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震。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的过程。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出自古代一流作家之手,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它们之所以千古流传,就是因为与今天人们的思想情感有相通之处,今天读起来仍然感觉历久弥新。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走入课文,和作者心灵相通,产生情感共鸣。让他们觉得古文和“我”是融合在一起的,古人描绘的世界和“我”的世界是有关联的,他们才会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面对文言文时,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体验往往被冷漠无趣的文言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的文言文已成了与自己无关的一堆文字符号。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调动已有情感体验去体察“古仁人之心”,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和情怀。

《陈情表》中,当“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时,李密却屡次被朝廷征召,“不祸及自己”和“赡养祖母”都是要争取的。这种两难的生活遭际任何人都会遇到,“学时想玩可玩时却怕影响学”,“想拥有学生干部的工作经历却怕挤占学习时间”,“向老师反映班级问题却怕被同学说成打小报告”,等等,处境两难时的为难心理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一定会好奇作为谈判高手的李密在“陈情之表”中是如何洞察对方心理,巧言说辩,以达目的的。教师若能从“谈判心理学”角度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解读作品,品析文中“外交辞令”,即“言”的艺术,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再如《项脊轩志》中,祖母对作者学业上的殷切期盼之情也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类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的文字若作为重点字句赏析,文言知识的掌握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三、发掘古事所含道义,晓之以理

1.寻找文言与现代的共通点

《明朝那些事儿》《原来这才是春秋》等网络文学作品的走红,无不是因为这些史书对历史是正说,但又能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理,如果文言文所蕴含的道理能与现代生活产生联系甚至指导现代生活,那么学生不仅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文言知识的学习也会成为学生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文言文的教学也将会更有时代气息,更富有魅力。

2.用核心文化内涵贯穿教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是以板块专题形式来选编文章的。教师如果结合板块或专题的教学目标,对文本进行大胆取舍,筛选出核心的文化内涵并形成贯穿课堂的话题,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深入文本把握文意,更好地理解词句。

以《渔父》为例,《渔父》属于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第一版块,专题名为“直面人生”,版块名为“生存选择”。编者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借这个版块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在面对人生考验的时候,直面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

《渔父》中,面对世道的污浊,出现了三种做出不同选择的人:一种是随波逐流的;一种是退而以求自身高洁的;一种是屈原这种想要改变世道,不惜触逆鳞以身赴死的。这三种选择暗含了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的人生态度。在完成有针对性的文本细读后,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当今社会只有第一种人才能生存下去,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第三种选择是行不通的,更有学生直接评价屈原“很傻”。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一定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我通过列举电影《十月围城》中的普通人为了实现“三民主义”而牺牲、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为了和平解放上海而押上妻儿性命等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出一个道理:社会要发展进步,总是需要一些人以付出巨大的牺牲为代价,这样的人都是了不起的英雄。我们也许平凡,但至少我们可以理解、敬重他们。带着讨论再去细读文本,学生的情绪高昂,字字读得掷地有声。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本身时,焦虑程度就会偏高;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时,焦虑程度就会降低,学起来也会轻松。实践证明,当学生因“文”趣而观照文本时,就会主动破除“言”的障碍,解除“言”碍的过程,就是融“言”于“文”、“文”“言”相生相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汲取作品文化内涵,使之内化为自身语言积淀的过程。

上一篇:简论《史记》中时间副词的运用 下一篇: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