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就业

时间:2022-07-14 10:04:12

优化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就业

【摘 要】当今社会需要大量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要求职业教育教学必须从以理论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实践培养为主。而作为教学成果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如何更好的保证学生能够在学校完成学业之后,迅速的融入社会生活、社会工作之中正在成为当今职业院校的思考方向,也是职业院校老师们该努力的方向,教学内容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学生就业;教学改革;市场办学

一、用工荒与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

据凤凰网2013年5月20日曾报道:广东中山再现“用工荒”:厂家称月薪三千仍招不到人:元宵刚过,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多地接踵出现了用工荒,究其起因,出现用工荒野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第二就是企业用工和待业人员找工作经常在专业上不相吻合,有些企业需要高程度的技工,然而这是目前我们广泛所缺少的。第三是……现在社会上涌现了一个名词叫做“蓝领教学”,意思即聘任占有高技能的人才作为传授来领导学生, …… “用工荒”问题的呈现给咱们一个很大的启发:目前技工是市场合紧缺的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更是及其稀缺,所以不技巧的人找工作仍是领有必定的难度,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更加的艰苦,我们要意识到机会跟挑衅并存。

起点人力招聘负责人表示,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下能够进入企业,并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担当起某个工作岗位,这样的学生才是企业需要的……面对着这些90后的学生,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宠爱,面对着即将参加的工作时又有些畏首畏尾,总是出现短暂的上班后就“跳槽”现象,这也是导致就业困难的原因。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二、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强:

(一)理论知识够用即可,提高学生兴趣,减少学生负担

坚持“够用为度”原则:根据中职中专学生的特点和中职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选择授课内容必须坚持“够用为度”的原则,即本专业课程学习需要的基础知识必须满足,但不需过量。

突出“实用性”:中职的人才培养的思路是走“实用型”的路子,而不是“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面临的就是就业,只有在就业岗位上能够自如操作,大有发挥那才是最主要的。因此力求学不在多,学而有用。要降低理论要求,而不该过多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

通过两点的坚持,可以再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上起到很好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觉到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而是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使得自己的知识增加,能力提高。

(二)实训教学贴近实际,注重技能训练,毕业就能上岗

中职中专学生更多的是从事一线的技术工作,更多的企业喜欢“一上班就能干”的工人。因此,实训教学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就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注重贴合实际生产操作:对于学校来说,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也要有过硬的,技术较先进的实训设备,这才为培养一流的学生打下良好基础。在一些职业学校有的生产企业为了给自己培养员工,直接在学校开辟出实验室,与企业实现完全对接。

注重生产能力培养:所有的训练就是为了能力的增长,中职中专学生通过实训的学习和操作,在熟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操作能力培养,也为了在后续的学习或工作中的应用。如汽修专业的学习,这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操作性强,社会对汽修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这就要求项目式教学有效地建立课堂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积极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

(1)注重教学组织与管理: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已不是仅仅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记笔记。而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 “动”起来,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相对的自由,为了更好的督促学生的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采取积分制去管理学生,既能约束学生的不良表现,又能起到一个督促作用。

(2)注重师生实践与交流: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应讲清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让学生意识到操作过程中的种种规范操作,并重视操作的正确方法,教师边做的同时应该多给学生灌输"勤快"的思想,告诉学生在操作时胆大心细,手脚利落,仪器要时刻保持干净,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既便于学生思考,又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3)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我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学生想干就干,不干也无所谓,老师不督促,这样,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生可能收获不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几次课的操作训练,能学到很多东西,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操作。

三、推动国家办学,企业方法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就业

“一边是许多企业追着我们抢毕业生,一边是我们四处奔波到各个中学找生源,这种奇怪现象就是技工学校的真实处境。”一位校长曾经这样说过。实施校企合作,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模式,采取现代的开放式办学新路子,既让学生走出去参与市场实践活动,也可把企业家请进来辅导学生的学业。这样双向互动,保持与市场零距离,从而使学生所学专业与市场对接,学生就业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这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一种办学模式,将厂子的师傅请进来,结合厂子的实际需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起来。当然这里面不但又比较先进和实用的技术,更多的是厂子的管理方式。这样可使学生在入厂之前就接受了规章培训学习,更加实现了学校与生产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当然,企业的管理模式我们也不能完全的照搬,我们的目的是使我们的学生能毕业就上班,上岗。所以在学生管理中可以将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想结合。比方说学生的纪律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上课迟到或者旷课就像某些企业一样采用罚款的形式,我们可以给每个学生做一个信用累计档案,规定一个更加严格的指标量,利用学校的处理方法进行惩罚,使学生从上学开始就要有较强的纪律意识,为更快的融入企业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就业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从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劳动保障等方面都提出要求。同时也应该看到,企业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对于有一技之长或者有工作经验的人更是一共难求。我们的中职学生有着一定的可塑性,再加上学校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求,一边上学一边实训一边学习企业的相关文化知识,为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求职上增加砝码。

参考文献:

[1]黄 标:经济失衡中的“用工荒” ; 凤凰网[J];2013年5月20日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庞四焘:如何使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够用”“实用” [J] ;2012

[4] 技工学校,为何就业热招生冷 新华网山东频道 [J] ;2004-08-05

[5]谭滔.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J].机械职业教育, 2006, (9).

[6]郝刚.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缩短学生就业磨合期――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0).

上一篇:服装干洗的必要 下一篇:本期点评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