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领而顿 反复吟咏

时间:2022-07-14 07:28:53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议论文。本文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教者抓住启示提领而顿,反复吟咏,使学生牢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懂得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的道理。

2.学习课文运用事例、从正反两面说明事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习课文运用事例、从正反两面说明事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揭示启示

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2.滴水穿石的启示!

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指名回答,投影: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提问: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谁又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指名回答,板书:

水滴 雨滴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二、品析原因,感悟启示

投影:自由朗读课文第一和四两个自然段,小组交流:为什么水滴能滴穿石块,而雨滴却不能把石块滴穿?

1.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2.指名回答。(分别找出体现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语)

补充:

(1)设问句:作者知道雨水滴不穿石块的原因,为什么还明知故问?

(2)反面举例:通过列举反面事例来说明道理。

过渡:通过水滴、雨滴的比较,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投影: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小组交流:从结构来看,这段话在文中叫什么段?有何作用?

指名回答,补充: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这句话既点明了滴水穿石的原因,又承接了上文,这就是承上。下一句就是――

生:启下!

投影: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指名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呢?

生:反问句。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

生: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师:从语气上来比较,反问句的语气要比陈述句的语气更加――

生:强烈!

补充:反问句加强语气,表示肯定、强调作者的观点。

指名读、齐读,表达强调的语气。

过渡: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真的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吗?口说无凭,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三、列举事例,体会启示

投影: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选择一个让你感动的事例,细心地读一读。想一想,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们的身上有着滴水穿石的精神?请在书中画出来,并在空白处写出点滴感受,最后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1.学生按要求阅读后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小组长上交表格)

2.交流。

情境谈话:二十年里,他翻山越岭,不知走了多少里路,穿破了多少双草鞋,甚至脚上都磨出了血泡;二十年里,他日夜奔波,不知访问过多少名医,遭受了多少次冷漠,甚至被拒之门外;二十年里,他出生入死,不知品尝了多少药草,经历了多少次中毒,甚至奄奄一息。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他凭着这股信念,这股决心,坚持不懈,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他是谁?

生:李时珍!

提问:李时珍具有什么精神?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指定小组代表回答。

投影出示,了解《本草纲目》的医学价值。

介绍爱迪生、齐白石的方式同上。

联系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投影:(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 )那样( ),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齐读:

(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如果我们也能像(李时珍)那样(不懈努力),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爱迪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如果我们也能像(爱迪生)那样(孜孜不倦),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齐白石)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绘画技艺炉火纯青)。如果我们也能像(齐白石)那样(不懈创作),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

3.反馈。展示台反馈各小组表格完成情况。

投影,结合表格总结:这三位名人虽然所处的时代、从事的工作、生活经历和国籍有所不同(古今中外),但他们都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都取得了成功。这种举例方法,就叫正面举例。

板书:正面举例

4.拓展:作者列举了三位名人后,还用了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也具备“滴水穿石”的精神?

指名回答:王羲之、梅兰芳、谈迁、司马迁、富兰克林、诺贝尔、钱学森等。

过渡:这么多名人都具备“滴水穿石”精神,所以作者说――

投影: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思考:“滴穿”“顽石”分别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点拨: “滴水穿石的精神”就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滴穿”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工作过程。“顽石”,坚硬的石头,这里比喻艰苦的工作或事业。

集体朗读。

过渡: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中外名人凭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滴水穿石精神都成就了事业,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投影: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点拨:作者说明道理的本领可真大呀!通过学习你明白了哪些说明道理的方法?

四、结合板书,领悟写法

结合板书,领悟本课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事理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铭记启示

谈话:其实能够证明“滴水穿石”道理的例子还有很多――

投影:

1.仔细观察漫画《挖井人》:“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结合本课所学来劝劝这位挖井人。

2.《马克思的脚印》:“伦敦,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由于马克思成年累月在大英博物馆的圆形阅览室里阅读、写作,竟然在坚硬的水泥地上磨出了两个清晰的脚印。”

分别引导学生说话。

3.投影:小练笔《也谈滴水穿石的启示》。要求:结合漫画《挖井人》、名人事例《马克思的脚印》从正、反两面列举事例,运用设问句、反问句的句式来谈谈“滴水穿石”的启示。

结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希望同学们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投影,齐读: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上一篇:阅读,如玩耍一般愉悦 下一篇:谈语文教学中的引语穿插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