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坚韧人格量表的编制

时间:2022-07-14 03:56:51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坚韧人格量表的编制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结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编制适合中国成年人使用的坚韧人格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参考国外同类问卷等方式编写条目,分别以大学生和普通人群为被试,通过三次施测获得数据,经项目筛选和修改,最终确定坚韧人格量表包含4个维度,共27个项目。对正式量表的心理测量学考察表明,坚韧人格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量表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会聚效度和校标效度。结论,坚韧人格量表具备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作为中国成年人人格坚韧性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坚韧人格,量表,信度,效度

分类号:RR46

1、引言

个体在当前社会中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人们多年来形成的稳定的生活模式不断受到冲击,这给人们心身健康带来威胁。坚韧人格可以帮助人们缓冲应激对心身健康的不良影响,使高应激情境下的个体保持心身健康(Beaslev,Thompson。&David-son,2003),因此,开展对坚韧人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使其为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显得尤为必要。

Kobasa(1979)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坚韧人格(hardiness。hard3,personality)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面对高度的生活、工作压力,但由于一系列的态度、信念和行为倾向而使自己免于疾病困扰的个体。Kobasa等将坚韧人格定义为一组帮助人们管理应激的态度、信念、行为的特质,它包含三个子概念或维度:投入(commit-ment)、控制(control)与挑战(challenge)。Salva-tore和Maddi(2002)认为,坚韧人格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子因素,即投入、控制和挑战,并称其为坚韧人格的3C结构。目前西方大部分对坚韧人格进行的研究也都是由Kobasa、Maddi等人的三因素结构为理论基础。

尽管多数研究者认为坚韧人格是一种应激阻抗的人格特质,但对其概念及内涵的界定尚不一致。如,Lee认为坚韧人格应该包括更广泛的含义(Lee,1983)。Costantini则认为:“认知和行为的灵活性,成功实施计划的动机,对应激的忍耐力等都是坚韧人格的特征”(Costantini,Solano,Di Naooli,1997)。

自从1979年以Kobasa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坚韧人格概念以来,坚韧人格研究工具不断得到发展,国外研究者已利用这些工具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资料,促进了对坚韧人格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最早用于坚韧人格研究的量表UHS(Unabridged Hardiness Scale)是一个合成版。由六个与投入、控制和挑战相关的量表组成(Kobasa,1979);随后,Maddi等根据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对其几经修订,获得的个人观念调查量表III-R(personal views surveyⅢ-R,PVSⅢ-R)(Maddi,Richard,2002)。后来又出现了Pollock和其同事发展的健康相关坚韧人格量表(Health-Related HardinessScale,HRHS)

(Pollock,Duffv。1990)等。以上量表尽管所包含的题目不同,但维度相同,即均包含投入、控制、挑战三个维度。至今,坚韧人格量表已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版本(Maddi,2004)。然而,西方学者在多个研究中发现,坚韧人格量表在非英语国家的应用中,出现了量表和分量表的信度较低等问题(Chan,2000)。本研究者也曾对PVSⅢ-R进行修订,探讨该量表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发现,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较低,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与原始问卷大相径庭,在限定三个因素进行分析时,各因素中的项目交互混杂出现,修订结果不理想(卢国华,梁宝勇,2008)。考虑可能由于文化差异,东西方对坚韧的理解存在不一致,致使量表内容不够敏感,不能反映中国人性格中的坚韧品质。

要编制中国成年人坚韧人格量表,首先必须依据中国文化对基本概念加以界定。1982年汉语词典对坚韧的解释是:坚固有韧性:韧:受外力作用时,虽然变形但不易折断:柔软而结实。跟“脆”相对。作者曾经尝试依据中国社会文化特点编制过一个人格坚韧性量表,发现中国文化下人格坚韧性包含四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维度(卢国华,梁宝勇,2008)。本研究根据坚韧人格三因素理论,结合中国社会文化对坚韧的理解和作者以前的工作,提出本研究关于坚韧人格的概念:坚韧人格包含担当性、控制性、挑战性和坚持性四个维度,是集认知、行为、情感为一体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具有该特质的个体,经常能够看到事物发展的良好前景,将困难看成是一种挑战,是促使个人成长的机会:保持一种积极投入、乐观进取的认知和情感状态;面对艰苦或不利的情况。表现出较强的预见、控制能力和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卢国华。2008)。

2、量表编制过程与方法

2.1 确定量表维度及其操作定义

依据Kobasa和作者以前的工作,确定中国成年人坚韧人格包含担当性、控制性、挑战性和坚持性等四个维度。

担当性(commitment),此前曾经称“投入”或“承诺”,都是Kobasa关于坚韧性三维度之一commitment的中文译名。研究表明,在中国文化条件下,commitment维度下所包含的行为有些已经不同于其他文化,这个维度的项目反映出一个共同的心理品质一担当性。其实,commitment在中文里也有“担当”的含义,所以本文仍然采用commitment来指代担当性。在本研究中,担当性界定为:个体投人或专注于其所参与的活动,敢于接受和承担责任的人格特点。包含的内容:个体能感受到事物带来的目的意义;愿意付出努力:专注于所从事的事情。作为人格特质的一个方面,这不是一种暂时的、具体的状态,而是持久的、广泛深入的情感一认知特质。

控制性(control)。指个体主动把控和影响所经历事件的特点。包含的内容:善于预见和把控事物,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待困难态度乐观积极。

挑战性(challenge)。指个体惯于将变化看成是一种挑战,并从中汲取成长力量的人格特点。包含的内容:个体认为变化是生活的正常状态,把变化看成是成长的促进力量,不断从各种经历中学习。

坚持性(perseverance),指个体在追求目标时坚定执着,面对困难坚毅不拔的个性特点。包含的内容:明确目标的意义,坚毅,对待挫折有耐心和恒心,韧而不屈。

2.2 量表项目的来源与筛选

2.2.1 开放式问卷调查

对56名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大学教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心目中“什么是坚韧性格”,“具备坚韧性格的人应具备哪些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坚韧品质”,“与坚韧相对立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有哪些”。最后将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出频数较高的行为样本,如:“坚毅不拔”、“不气馁”、“能承受住压力”、“很强的自控能力”等,据此编织成部分项目,并将它们归人四个不同维度的项目库内。

2.2.2 参考国内外同类量表中的有关条目

主要参照Maddi的坚韧人格量表(personalviews surveyⅢ-R,PVSⅢ-R)

(Maddi,Richard,2002),抽取适合中国文化的部分项目。另外,还参考了Pauthus编制的“控制圈”(Soheres of Control)量表(于欣。1999)。

2.2.3 高校心理工作专家访谈

为确保题目的内容效度,请心理学方面专家参照各个维度的定义对问卷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对有些条目的句法用词作了修改,删除了句意含糊的条目,确保各条目所述内容确属其所属维度范围,并保证语句的简练易懂。

2.2.4 形成初始量表

经过以上工作,先后共编写出71个条目,之后对部分条目进行手工粗筛选,最终形成了由66个项目组成的坚韧人格量表初测版。问卷采用4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2.3 量表的形成

2.3.1 被试

样本1:整群分层抽取山东某高校大学生632名。年级跨度从一年级至四年级,文理兼顾,其中男生293人,女生339人。其中抽取86名大学生两周后进行了重测。

样本2:随机抽取251名被试,涵盖大学生、营销人员、公务员、农民、个体执业者,其中,男121人,女130人。样本2采用由27个项目组成的正式量表进行测试,以考察其测量学特征。

2.3.2 施测

以样本1为被试,对量表进行初测和第二次施测,以筛选并完善量表项目。对初测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四个维度。对每次施测结果进行项目区分度分析。对样本二施测时加测了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Ouestionnaire,16PF)、SCL-90(陈昌惠,1999)和压力困扰量表(Stress Distress Scale)(梁宝勇,蔡颖,周亚娟,2010)。

2.3.3 项目筛选和确定

初测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4及与其他题目相关较高的项目,特征值均大于1的予以保留,最终形成了4个维度27个项目的量表,共解释了总变异的46.45%。根据条目内容分别确定各个维度的名称和项目数,包括:担当性,由6个项目组成;控制性,由8个项目构成;挑战性,由7个项目组成;坚持性,由6个项目组成。

2.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5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效标效度分析;用Liser18.7对问卷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3、结果

3.1 项目分析

选取样本2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用皮尔逊积差相关计算各项目与其分量表分的相关。分值在0.553-0.789之间,各项目具有很好的区分度。项目与所在维度平均分相关见表1。

3.2 信度分析

采用克隆巴赫(Crombach α)一致性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指数,在2周后收集重测信度,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坚韧人格分量表的α系数均在0.749-0.853之间,而总量表则达到0.927。坚韧人格分量表得分的重测信度介于0.89-0.92之间,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为0.92。这说明坚韧人格量表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

3.3 效度分析

3.3.1 内容效度

请五位心理学专家对量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量表中项目描述同维度定义的符合性程度,以及该项目语义表达的适合度。结果所有条目的平均CVI值为0.9。

3.3.2 结构效度分析

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各项拟合指标见表3。由表3可见,各项拟合指标达理想标准,模型对数据的拟合较好,本研究的坚韧人格四维结构模型获得了支持。表4给出坚韧人格各项目因子载荷。

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相关系数在0.766-0.904,说明各维度对量表总分都有较大贡献:量表各维度之间相关系数0.436-0.607之间,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低于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说明量表的维度间虽有一定相关,但主要还是相对独立的。

3.3.3 效标效度

以压力困扰量表、SCL-90为校标,分别计算它们同坚韧人格量表各维度及总分的相关。结果见表5。

3.3.4 会聚效度

计算16PF中有恒性、稳定性和敢为性三个分量表同坚韧人格量表各维度及总分的相关。结果见表6。

4、讨论

本研究是将坚韧人格作为一种人格特质进行研究,问卷的编制以坚韧人格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人对坚韧的理解,最终确立了中国人坚韧人格的结构。它包含四个维度,即担当性、控制性、挑战性和坚持性。四个维度中。有三个维度与国外坚韧人格三成分理论的含义相近,其中,也有研究者将投入(commitment)译为承诺(邹志敏,王登峰,2007),本研究根据其实际意义及中国的语言文化特点,译为担当性,其它两个分量表命名为控制性和挑战性:另外一个维度主要反映个体在追求目标时坚定执着,面对困难时乐观进取、坚毅不拔的特点,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相符,因此命名为坚持性。正式量表使用了PVSⅢ-R中的3个条目,其它条目多来自开放式问卷和访谈调查。因此,问卷内容对中国人来讲更敏感,更适应中国文化。

研究中校标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思考:压力困扰量表包括抑郁、敌对、躯体化和焦虑四个维度,能够有效测量应激反应的类别和强度,本研究以压力困扰量表为效标,结果表明,坚韧人格量表总分与由压力产生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与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另外,有研究以SCL-90为效标。本研究也同时施测了SCL-90,结果表明,坚韧人格量表总分与心理症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Chan,2000)。可以看出,坚韧人格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Kobasa,Pucccetti,1983)。

考虑到16PF中有恒性、稳定性和敢为性分别反映个体情绪稳定性,有恒负责、做事尽职和冒险敢为的特质倾向,而坚韧人格的控制性、担当性和挑战性维度与以上三方面的人格特质有相似之处,由此认为其相关性也应该较高。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坚韧人格量表所测得的人格坚韧性与16PF中有恒性、稳定性和敢为性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会聚效度。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信度支持了量表测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27个项目因子载荷都在0.4以上,并可解释总变异的46.45%: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标均达到理想标准,表明该量表的四维结构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指标,有力支持了量表的结构模型。

在分析考察量表各维度间及各维度与总量表间的相关时发现,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36-0.607,从心理测量学上讲,似乎各个维度之间存在较多的联系。各维度间的独立性似乎不够理想,但正如Maddi对坚韧人格的理论结构的阐释,完整的坚韧人格必须同时包含投入、控制和挑战三个成分。具有高控制感,而投入和挑战信念低的人,希望自己可以决定事情的后果,却又不愿全身心投入到周围的人和事上,也不愿主动去学习经验,他们缺乏耐心而且易怒,当控制的努力失败后,有很强的挫败感;具有高投入感,而控制感和挑战信念很低的人。将完全陷入周围的情境和所发生的事件中,他们缺乏个性,对事物意义的感知完全依赖于周围的社会环境。失去了自我。而当那些零星细小的变化积聚起来起作用时,他们就会成为极易受到疾病攻击的对象:具有高挑战信念、低投入和控制感不强的个体,将好奇心都放在新颖的事物上,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极少关注,在新奇事物上的投入远远超过其他的投入。仅在其中一个或两个成分得到高的测量分数,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韧。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文化编制了本土化的成年人坚韧人格量表,避免了直接应用国外量表带来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坚韧人格量表有稳定、可靠的信度、效度,可以为开展更多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坚韧人格对心理健康的意义,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

上一篇:期待中国未来有更多的丁俊晖 下一篇:凯特·温丝莱特那些美好的瞬间 得来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