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离不开汉字之美

时间:2022-07-14 11:57:44

谈语文课堂离不开汉字之美

【摘要】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的积累,语言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汉字字形从最初的甲骨文而来,期间经过钟鼎文、小篆、大篆,以及后来的繁体到现在的简体;字音也是各地有着各自的特点,汉字所表现的已经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在当今国际化的时代,弘扬中华文化,汉字之美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笔者将在本文中谈谈在语文课堂中汉字之美的教学应用。汉字之美,既有静态之美,比如是音律和字形,也有动态之美,例如汉字之中所包含的文化和艺术。在语文的教学课堂之中我们是离不开汉字之美的。笔者在文中将会介绍汉字的美,美在哪里,然后说明汉字在教学之中的“美”。

【关键词】汉语教学 汉字 美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2-01

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汉字是我们语言的书面表达方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汉字成了中华文化的结晶。在汉字之中充满了美的感受。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汉字之中的美,也只有对汉字之美进行详细的解读才能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汉语教学。

一、汉字之美

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像中国一样有着“书法”,这就说的是汉字的美。汉字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表达和记录的单位,我们的祖先和民族更像是赋予了一个个汉字鲜活的生命。汉字之美和其起源有着很大的关系。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其造型起源于自然界,这就使得汉字先天就和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着天然的联系。大自然的千变万化赋予了汉字无限的灵动。另外,汉字不仅仅存在着象形之美,还有这文化之美,充满着感情,只有充分结合这些才能够体会到汉字的美感。下面笔者将从静态美和动态美两个方面说明汉字之美。

(一)静态美。追溯到缘故的仓颉,汉字就是依类象形,先有其形后有其声。我们的祖先经过对万事万物仔细的观察进而用“汉字”将其描述。汉字的静态美我们来说说它的具象美。汉字的具象美可以包括音律美和字形美。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音律美。汉字的音节相互之间非常独立,有着很强的节奏感,音节与音节之间抑扬顿挫,另外汉字之间的清音重音相互交替,平仄变化有致,给人以很强的韵律感,很强的音乐美。另外是当汉字相互在一起构成句子和文章,那么音律美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仗,押韵,叠印、排比等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增强了汉字的音律美。下面我们说说字形美。汉字笔画横竖撇捺等等笔画千变万化,相互结合之后如同一幅美丽的画面。汉字的结构就充满了美感,如同建筑结构一样,既有结构美也有自然美,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享受。也正是汉字的这种充满美感的节奏更是促生了书法这一充满着艺术感的项目。汉字不仅仅有着象形之美,更是有着会意之美,通过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我们就以“美”作为例子,一只肥嫩的羊羔,让人想着就喜欢,这是多么美:视觉上联想到了羊羔的肥壮,味觉上给人以羊肉肥腻的感觉,触觉上也有着羊毛温暖的感觉。汉字的字形美其实反映着中华民族的追求美的民族特性。

(二)说完汉字的静态美我们再来说说汉字的动态美。我们将从字义美和生命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汉字是对自然界万物万事进行抽象之后的结果,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就是美的本身,毋庸置疑,汉字以自然界为基础更是充满了字形美。这是汉字字义美的基础。汉字在经过千年的时间洗礼和沉淀,在历史的前进中不断的被赋予各种含义,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汉字慢慢的被赋予了一种精神、被赋予了一种生命。汉字之中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就是体现着汉字的美。

二、汉字教学之中的汉字之美

(一)汉字本身的美感。汉字本身所带有的美感我们在上文中其实已经有着较多的说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学习汉字的字形之美,汉字的结构,汉字的变化,汉字的音律等等都可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回避汉字的本身之美,那么这样的语文是不完整的。

(二)汉字之中的文化美。汉字的本身之美是一方面,更有意思的是汉字之中的文化美。作为文化的载体,学习汉字之美其实就是学习文化之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么可能不谈汉字的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文化。

汉字之中其实流露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学习汉字的文化美,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中华文化。汉字的象形来源于自然,经过发展像自然界一样勃勃生机,无限繁衍。中国历史上虽然也经历过大分裂时期,但是却最终没有四分五裂,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将中华民族凝聚,汉字将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如同自然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汉字所流露的文化美还有汉字所表现的意境。“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些汉字之中并没有写离别,但是这却给人营造了无限的离别的悲伤氛围,这就是汉字的魅力,这就是汉字的魔力,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怎么可能会忽略这些呢?

总之,汉字文化是汉字在自身的长期衍生中所形成的独特品质,包括汉字本身所蕴涵的特征来源、形象意义及汉字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等一系列精神和物质上的东西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近三年汉字教学研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扎实有效的汉字教学不仅会让我们的学生远离错别字,更会让学生在充满浓浓文化味的语文课堂上受到灵魂的浸染。我们可以设想,当闪烁着人性光芒的语言光照学生心底时,当语言成为流淌过学生心灵的音乐时,那正是我们民族的语文素养应该达到的高度。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的挖掘汉字的魅力,发现其中蕴含的无限的美。当我们理解了汉字的美,也就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美。

参考文献:

[1]佟乐泉,张一清.小学识字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传锋,董小玉.汉字的结构对称特点及其识别加工机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3]章琼.二十世纪汉字文化研究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上一篇:中学心理健康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