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人的小情怀

时间:2022-07-14 11:22:14

在烟波浩渺的古籍史册里驻足回望,看到这样一首名为《如意娘》的小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小诗当然是情诗无疑,娇俏、调皮,还捎带着些许忐忑和幽怨。什么样的男人,看了这样的情诗,会不动心?会不动情?五脏六腑会不痒痒?有一位美丽的佳人天天这样想着自己,谁还能把持得住?干吗要把持得住?又不是铁石心肠。

这首《如意娘》若是出自世间一个平凡的小女子之手,至多会让世人感念一番、叹息一番、唏嘘一番。可是,这首诗是出自大唐女皇武则天的手笔。当然,那时候她还不是声名赫赫、名垂青史的则天大帝,只是感业寺中带发修行的小尼姑武媚娘。

很难想象,任用酷吏,以铁腕治国,理性永远大于感性,让大唐臣民在睡梦中都会瑟瑟发抖的女人,竟然会有这样温情似水的一面,竟然也会有忐忑不安、相思刻骨、柔软到让人怜惜和疼爱的一面。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段姐弟恋到底有多少生死相许的成分,自然不得而知。当时的境况就是花开花落、年华逝水、前途渺茫、生死未卜。青灯古佛旁,缁衣芒鞋妆,这就是人生最后的归宿吗?有着大智慧的武媚娘,也不禁黯然。

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在荣华富贵的边上走过一遭,在至高无上的权力旁边仰望过一回,怎么会甘心粗茶淡饭,独守青灯古佛,过遥遥无期、一天和一辈子都一样的日子?所以,那个叫李治的男人成了她的一棵救命稻草。当然,普天之下,也只有这棵稻草最有分量,也只有这棵稻草才有拯救她的能力。

所以,当这样一首情诗被辗转递到李治手里的时候,这个心软的小男人很快就忆起了当初那个美丽多情的大姐姐。

那是怎样的一段时光?衣香鬓影间,一起煮药,一起侍疾,一起赏花,一起望月。虽然名分像枷锁一样禁锢了武媚娘,虽然自己的年纪比他略长几岁,但比起那个空挂的男人,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两情相悦,温情缱绻,说不完的情话,诉不完的甜蜜,当真就一个字:好!

所以,李治拿到这首情深意切的诗时,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抑郁了。

这首诗写得好!想李治,天下之主,身边有多少风流俊俏、如花似玉的美人。男人天性中那种物种不灭的本性被武媚娘这首诗打败了。在李治的眼中,只有武媚娘最好。武媚娘的心中,除了李治,还有江山日月。所以,后来她给自己取了另外一个名:武住

后人是没有办法忖度武媚娘当时的心境的,她的爱与不爱与她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没有办法分割或分离开来,她可以选择的出路并不多。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个年轻女子,在年华似锦的岁月中,都有一腔真情,爱得至诚,爱得纯粹,没有任何的功利和附加条件。

只要想一想那样的画面,我便会被感动:青山绿水间,有一座庵堂,白墙黑瓦,在绿树掩映中,美丽的女子倚门凝望,左等不见,右等不见,心中那个人就是没有音信和踪迹。有花瓣乱飞,迷了伊人的眼睛,满眼的泪,像春潮涌起。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泪里,有一个看不到的人儿,随潮起落,心底眼底,满满都是。

年轻的时光里,谁不想有一段倾城之恋?谁不想有一份感天动地之情?感动自己,也感动世人。

看山看水,双影叠起,模模糊糊,迷迷离离,看红成绿,看朱成碧……[]

上一篇:用爱心浇灌留守儿童的心田 下一篇:鄂东乡村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