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击是太极拳发展之动力

时间:2022-07-14 10:38:18

技击是太极拳发展之动力

在太极拳蓬勃发展的今天,出现了一种“远离技击”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习武之人必究养生”为由,提出“养生是大道”,“技击是小道”,“小道必须服从大道”;“技击是学习技艺的‘末端”’,“相比之下,技击的追求就成了‘雕虫小技’,也即末技了”;“如果太极拳仅限于实用的目的和技击的追求,而心灵没有更高的修为……即使天下无敌手,充其量不过是一介赳赳武夫,是一个浅薄的拳手,而成不了众望所归的太极大家。一个最好的太极拳家,就是得‘道’当慎守,心态远离技击,远离争勇斗狠。因为太极不仅仅是技击。”(据《杨式太极拳诠释’理论篇》王志远编著)

我们认为,这个理论似是而非,值得习武者关注与探讨。

太极拳的武术文化是博大而广含的。它包含的不仅仅是技击,还包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保健等等,但是技击是太极拳武术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它的精髓和灵魂。这个理论,把技击当作“学习技艺的‘末端’”、把对技击的追求,说成“相比之下就成了‘雕虫小技’”,颠倒了技击与练拳的深浅关系,了技击在太极拳中的灵魂与核心作用。这个理论,还把追求技击,与“心灵没有更高的修为”混在一起,说“即使天下无敌手,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介赳赳武夫,一个浅薄的拳手,而成不了众望所归的太极大家”。又把仅练好拳架,不去习练技击与所谓得“道”简单生硬的捏在一起,说成“一个最好的太极拳家,就是得‘道’当慎守,心态远离技击,远离争勇斗狠”。两者比较,给习武者以误导,使习武者认为学习技击,追求技击,是误入了“小道”和“争勇斗狠”的歧途。必然影响习武者对太极拳深层次精华的追求与寻觅,给太极拳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不禁要问,自古以来,有哪位真正的太极大家不爱技击而远离技击?“远离技击”,不懂技击,是名副其实的太极拳家吗?如果没有张三丰、王宗岳、张松溪、杨禄禅、武禹襄、李亦畲、孙禄堂、杨澄甫等多代太极大家对技击的不懈追求,太极拳能有今天这样威风八面美名远扬吗?

我们知道,练拳的过程就是“养生”和“心灵修为”的过程。那么,练习技击追求技击,是练拳的继续和深入,自然也是“养生”和“心灵修为”的继续和深入。这个理论,把学习技击追求技击,与“养生”和“心灵修为”对立起来,说“养生是大道”,“技击是小道”,“小道必须服从大道”。我们不明白,难道习练技击就不能“养生”和“心灵修为”了吗?

修身养性,健康长寿,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应该为之追求的,“习武之人必究养生”更无可非议。任何一种体育都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但太极拳不是体操,不是柔术,也不同于一般的养生术,它除了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中华武术特别具备的技击功能。太极拳因有独特的技击功能而产生,又因有独特的技击功能而发展。技击是拳术的核心与灵魂,任何拳术离开技击,也就不是拳术了。太极拳也是如此。这个理论,把太极拳混同于一般的体育和普通的养生术,歪曲了技击在太极拳发展中的意义,削掉了太极拳中最实质的核心,必然使太极拳失去向前发展的动力。

“远离技击”的理论,可能来自我们开展太极拳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反过来又去作用和影响太极拳活动的开展,使太极拳的技击作用逐渐被淡化,被忽略,以至丧失。太极拳向着所谓“建基于纯技法之上的”“最高境界”发展,使太极拳变成了修炼八面玲珑、明哲保身的一种“道”。如果太极拳照此发展下去,它必将失去武术意义,失去其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太极拳自古以来就是内外俱练的,体用结合的,是讲究技击艺术的拳术。

技击不是“末端”,不是“末技”,而是太极拳深处的核心。技击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太极拳的灵魂与精髓。

从太极拳产生的那一天起,张三丰、王宗岳、陈长兴、杨禄禅、武禹襄、李亦畲、孙禄堂、杨澄甫等等一代又一代的太极大家,就对它的技击内含进行着不懈地追求、寻觅、研究,从而推动太极拳不断地向前发展。

特别是德高望重的技击名家孙禄堂,在那中国人民受尽欺辱的年代,凭着中华武术的真功夫,年近半百之际,击败俄国著名的大力士彼得洛夫;年近花甲之年,轻取来华较技的日本大正天皇钦命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一举击败五名日本技击高手的联合挑战。为雪洗“东亚病夫”之国耻,振兴中华,扬我国威,鼓舞人民,抵御外辱,增添了无比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他融形意拳、八卦掌、(武式)太极拳为一炉。凝铸的孙武太极拳,自然威风八面,迅速传遍世界各地。

历史证明,太极大家深入追究技击技艺的过程,就是太极拳向前发展的过程。

如今,太极拳已经誉满全球。怎样更深入地让太极拳在全国乃至世界开展下去,这是摆在我们习武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著名的太极拳家杨澄甫讲:“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故研究此道者,须经过一定之程序,与相当之时日……”。他还讲:“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散手……”(据《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澄甫著)。由此可见,单纯地把拳架打好,仅仅是习练太极拳的开始,而要将太极拳引向深入,还必须在练好拳架的基础上,体用结合,学习好技击,研究好技击。否则就如杨澄甫所讲:“谈论终日,思慕经年,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可见习练技击对太极拳的深入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太极拳的技击技艺,是综合摔、打、拿为一体的,变化无穷的,文明、高雅、精彩的较手艺术。它是崇德尚武,修炼身心,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高层次的锻炼与实践。它具有令人赞叹的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和无穷的趣味性。它可使习武者越学越爱学,越练越爱练;使观赏者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想看;从而推动太极拳向纵深发展。

太极拳的技击技艺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和“以小力胜大力”的绝妙较手艺术。它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习武者对其动静浑然,虚实渗透,变幻莫测,深奥而神秘的内涵,不断地钻研与寻觅,从而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必然使太极拳有所前进。

太极拳的技击技艺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中华武术文化。它凝聚着我们民族先贤的汗水和智慧。把它完完整整的学习到手,继承下来,并且连同研究开发的更精彩、更巧妙的技击招法,一起再传播下去,必将推动太极拳向更深的领域发展。

实践证明:技击是太极拳的核心与灵魂。技击是太极拳更深层次的内容,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击给习武者带来无比的乐趣,要将太极拳深入的开展下去,就必须认真学习技击,深刻研究技击。

太极拳自古以来就是练意练气又练身的,体用结合,讲究技击艺术的拳术。太极拳因其绝妙的技击技艺而精彩,因习武者对其技击技艺的追求而不断地向前发展。技击给太极拳注入了灵魂,注入了魅力,注入了生命。习武者不懈地深入研究追求技击技艺,必然成为太极拳向前发展的永恒动力。

上一篇:女丹汇解(十二) 下一篇:湖北武术与健身气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