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研究

时间:2022-07-14 10:30:03

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研究

提要随着我国“东蚕西移”战略的实施,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作为广西桑蚕基地建设值得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我国“东蚕西移”战略的实施,广西蚕茧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从2005年到2010年连续6年稳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世界总产量的1/5。就河池而言,桑蚕生产遍及11个县区、133个乡镇,2010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80万亩,蚕茧产量12万吨,产值近15亿元。取得这一成绩,除了得益于有关政策引导,还得益于桑蚕科技开发、推广应用以及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

一、循环经济概况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产业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性污染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它通过生态规划设计,使不同的企业群体间形成资源共享和废物循环的生态产业链,采取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达到生态经济系统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以清洁生产和绿色工业为导向的新型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笔者认为也是自然生态系统,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进化形成的。如要想成为一个成熟、健康的生态系统,就要协调好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稳定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的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与互相影响,以便使产生出生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让其中的物质流、能量流的平稳运行与互补,让整个产业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应的生态、反馈、抗逆、共建共享,形成一个有序的、具有自组织功效、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取得物质、能量损耗最小而系统内部寻求优化的整体运行模式。

作为桑蚕业和河池区域来讲都是一个 “自然、社会、经济”的复杂的系统,也是协调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按照“依托桑蚕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的总体思路,根据国家蚕丝绸产业政策和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河池市成为全国最大桑蚕基地市的发展实际,重点引进、扶持茧丝绸加工企业,全力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知名的重点丝绸示范基地,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二、科技支撑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概况

(一)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科技应用概况

1、人才方面:当前的技术力量虽然未能完全满足桑蚕产业发展的需求,但是作为东蚕西移工程的规划来讲,正着手打造桑蚕人才小高地,以尽快满足河池桑蚕业快速增长的需求。在人才引进方面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促进桑蚕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技术方面:桑蚕业作为河池市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与优势产业,为做大做强这一产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进桑蚕新品种,大力培训、推广桑树丰产栽培、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桑叶全程消毒、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等新型实用技术。其主要的技术有:(1)桑树品种:主栽桑树品种特优2号、粤桑11号、桂桑优62和蚕品种“两广二号”为主;(2)桑树丰产栽培技术:大力宣传和示范推广规范科学的冬伐技术。一是要适时冬伐,桑园务必要在冬至前后10天(即12月17日至27日)进行;二是改变根刈(剪到根或平地面剪)的老习惯,采用冬留长枝方式,即剪留下半年长出的枝条高30~50厘米,剪除病枝弱枝,使桑树发芽早、发芽齐、长势旺,桑园封行快,叶大叶厚,可有效控制桑树花叶病的发生,也增强桑树抵抗其他病害的能力,能大幅度增加桑园春叶产量和质量;(3)蚕种支持有:桂蚕一号、桂蚕二号;(4)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时消毒,消毒步骤、消毒方法。加强管理,扩座、匀座、除沙,保持蚕座整洁;切实做好桑因病虫害防治,避免交叉感染等;(5)蚕茧丝加工技术:桑蚕机械化生产技术,蚕丝质量整体提升技术,丝绸坯布经线开发技术;(6)环保技术:污水循环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通过组织引进推广桑蚕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促进全市桑蚕生产发展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及建设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二)科技支撑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的模式及运行概况。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河池市示范基地建设成绩有目共睹。凭借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气候资源优势――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做出了年养蚕批次比江浙等地多3~4批的成绩;制定一系列的桑蚕产业政策,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和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蚕桑业培育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典型和样板的示范带头作用,使桑蚕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加大对蚕农的技术培训力度,借助蚕种场(站)、河池学院等科研生产单位,定期开展基层农民培训,推广桑蚕优良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小蚕共育”措施,满足因桑园面积增多、养蚕数量急速增加需求;大力发展蚕种场(站),为养蚕户提供优质蚕种;在全区率先放开了蚕茧经营,允许有条件、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鲜茧的收购、烘烤;大力引进蚕茧加工企业;依托桑蚕资源,以金城江、宜州、环江及东莞工业加工区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缫丝加工企业,把河池市建设成为广西丝绸工业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桑蚕第一大市。截至目前,已成功引进近20余家茧丝绸加工企业;推广桑蚕标准化生产,特别是在宜州,邀请由自治区质监局、河池市质监局、河池市经作站、河池市蚕种场等部门7位专家组成的自治区农业标准化评审组,对宜州市桑蚕系列地方标准进行评审,审查通过了《桑树苗木繁育技术规程》、《桑苗种植技术规程》、《桑园管理技术规程》、《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蚕种催青技术规程》、《小蚕共育技术规程》、《养蚕技术规程》、《养蚕防病技术规程》及《蚕茧收烘技术规程》等10个宜州市桑蚕系列地方标准。桑蚕系列地方标准实施后,这对进一步做大、做强桑蚕产业,全面提高蚕茧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情况,形成了河池市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其主要的模式有:

1、桑-蚕-茧-丝-绸:通过植桑,养蚕并加工成干茧,然后用干茧缫丝生产白厂丝,用白厂丝生产真丝绸面料,低等级的丝可加工成蚕丝被,这是该产业主要链条。

2、蚕-蚕沙-叶绿素-有机肥:利用养蚕过程中产生的蚕沙进行几种烘干处理,提取叶绿素,再利用混合蚕沙和桑叶、残梗进行生物发酵生产有机肥,直接回田或者作为商品肥出售。

3、桑-菇-肥:桑园种桑养蚕,将剩余桑枝进行粉碎处理,做主要培养基生产食用菌商品出售,菌渣作为有机肥可以直接回田。

4、茧-蛹-饲料-养殖:干茧抽丝后,将下脚料蚕蛹加工成高蛋白饲料,将饲料配比进行动物养殖。

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图1)

三、科技支撑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桑蚕业循环经济基地基础尚不稳固,功能不平衡

1、桑园基础管理薄弱。仍有一些养蚕农户无专用蚕房,“人蚕共居”现象普遍存在,无法达到全面消毒和控制温度、湿度、气流的基本条件。蚕农种桑技术和观念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对桑园管理粗放,只施氮肥,不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造成叶薄质差,导致蚕茧批次少、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

2、病虫防治意识淡薄。表现在消毒不到位,用药量少,消毒不彻底。病蚕随意丢弃,蚕沙乱堆乱放,有的甚至直接把病蚕沙回田,造成严重的交叉感染。

3、桑蚕业循环经济主链条功能匹配不平衡。目前,桑-蚕-茧-丝-绸链上,本土企业茧的加工量只有40%左右,绸的加工企业数量更少,丝的就地加工率只有0.6%左右,加工能力严重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仅仅停留在丝的强市上,这与蚕茧大市的形象极不相符。

4、废丝、废水综合处理和利用在探索之中,整个河池只有一家完整的废水处理系统,显然不能满足桑蚕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人才缺乏,影响技术研发及推广。目前,全市从事桑蚕产业的技术人员仅有259人,其中桑蚕专业技术人员4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19人),有216人是从其他行业转行从事桑蚕生产技术工作。在蚕茧丝绸加工企业方面,现有职工4,272人,其中技术人员225人(高级工程师6人),平均19个职工中有1名技术员,技术力量上也有很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桑蚕专业人才不足、科技队伍老化、职称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的数量不足等,这种行业人才不合理的现象,造成桑、蚕、茧、丝等产业的各个环节,在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推广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很难保证整个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严重时会影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

(三)副产业链的延伸存在缺陷,存在瓶颈和制约因素。蚕-蚕沙-叶绿素-有机肥,虽然其流程已经走通,但是存在蚕沙的收集难度大,价值链利益分配上不尽合理,生产加工的产能太低等因素,使蚕沙的处理量极小。另外,蚕沙直接生产有机肥的制约因素仍需探究和处理量仍不能满足其蚕沙产出的需要,造成蚕沙乱堆乱放,有的甚至直接回田,造成严重的交叉感染等现象,制约着整个产业的健康循环和发展,给具有生态特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桑-菇-肥:种桑养蚕,将桑枝粉碎处理,做主要培养基生产食用菌商品出售,菌渣作为有机肥直接回田,这个过程在宜州和环江两县市做得比较好,但是在整个河池市区域内这个环节仍很薄弱,蘑菇的产量也有明显不足,在菌种的选择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以寻求附加值高、生产简单、方便管理的新菌种。

茧-蛹-饲料-养殖:干茧抽丝后,将下脚料蚕蛹加工成高蛋白饲料,将饲料配比进行动物养殖。但是,整体规模较小、特别是蚕蛹应用途径单一,有待进一步开发。

(四)缫丝企业整体水平不高,规模效益不明显。河池等开发区内引进的企业基本上属中小型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多数年生产白厂丝在100~200t/a,且绝大部分只进行生丝生产,而织绸、服装等丝绸深加工几乎为零。在缫丝企业中,只有2家企业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除个别企业外,很少有企业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的产品商标。大多数缫丝企业的缫丝技术照搬江浙技术,没有结合本地干茧特性认真分析和研究,造成生丝等级一般为3A和4A,仅仅少数可以达到5A,缺乏核心竞争优势,直接影响河池市桑蚕业循环经济的基地示范作用。

(五)政策支持导向不突出,产业运营模式不尽合理。由于河池桑蚕业发展迅猛,政策的支持主要集中在主要的产业链方面,针对循环经济其余链条的支持和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蚕沙处理、废水处理、综合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不能及时跟上产业快速增长的要求,同时,蚕丝的质量、品牌塑造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直到2010年以宜州市为代表的县域才开始重视循环经济中主、副产业链的平衡发展,把政策引导的重点放在了品牌树立、蚕沙处理等制约循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上。

在产业运行模式上,仍按照传统的分散模式培育行业,使得桑蚕业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没有相互的制约和关联,当市场风险来临时,往往会出现农户种桑养蚕的本能的抵制而随意转出桑蚕养殖行业,影响整个产业基础的稳定性。

四、科技支撑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支持产业,稳定市场。一是制定引导政策。在政策上不仅要在主要的产业链上给予充分的支持,针对循环经济的支链发展上也要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蚕沙处理、废水处理、综合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使之能及时跟上产业快速增长的要求,同时,把政策引导的重点放在品牌树立、蚕沙处理等制约循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上;二是规范产业市场。加强对蚕茧收购、烤烘市场的管理制度,利用政府的调节职能提高蚕茧收购质量。近年来,由于蚕茧收购市场混乱,茧价波动较大。为抢购蚕茧,许多蚕茧收购站不顾蚕茧质量,大量收购毛脚茧,严重影响了以宜州、环江为主要生产茧区的生丝生产。为此,应提高蚕茧收购单位或个人收购准入的门槛,加大抽查、检查力度,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或个人予以吊销其资格等处罚。

(二)共享科研资源,促进技术研究与推广。在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我们需进一步加大对蚕桑科技研究的投入,鼓励引导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蚕桑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进一步加强优质、高产、高效、省力化种桑养蚕技术,完善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高产优质桑园栽培技术体系等的研究;加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蚕桑专业人才培养,做到每个基地至少选配1名蚕桑技术员;制定完善扶持科技人员的政策,提高蚕桑科技工作队伍积极性,鼓励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推广良种和方格簇、塑料折簇等优良簇具,推广小蚕共育、薄膜覆盖和大蚕省力化饲养等实用技术;重视蚕种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良种繁育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蚕种管理和蚕种质量检验,以确保蚕种供应的数量和质量。

(三)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桑蚕业人才是该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桑蚕专业人才不足、科技队伍老化、职称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农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与河池学院、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宜州市职业中专等院校的合作,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师资、人才、信息和基础设施共享,进行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要从其他的地区和院校引进一批桑蚕人才,特别是既懂桑蚕养殖、加工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确保河池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四)加强产业链拓展升级,全面实现经济循环。桑蚕产业经济循环的整体思路已基本形成,除了主要的产业链运行顺畅以外,其他副产业链工艺流程上仅仅基本走通,其产能仍没有达到合理匹配。

在蚕-蚕沙-叶绿素-有机肥经济链上,加大对蚕沙的加工力度,做好各个环节的经济收入平衡和利益分配,至少要把蚕沙做成有机肥,主要用以解决蚕沙乱堆乱放,造成蚕病交叉感染的问题,实现整个产业的良性循环。

在桑-菇-肥经济链条上,将种桑养蚕、桑枝处理、食用菌生产、菌渣回田等模式推广到河池市其他县区,并着重选择优质和高产的菌种,因地制宜地发展桑菇经济。

在茧-蛹-饲料-养殖链上应加大招商和科研研发的力度,尽快形成完整的该产业链条的工艺路线上的突破,以提高桑蚕产业整体效益。为此,要把桑蚕产业的各个循环链条进行整改和升级,使之真正实现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生态循环,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目标。

(五)加大示范力度,重点扶持典型企业。为长期保持和发展河池的桑产业,作为河池农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除了加强以宜州和环江为主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的基础建设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加大该基地的示范和推广力度,抓住影响整体产业的关键因素,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典型企业为主要公关主体进行难题攻关,并及时向其他企业推广示范,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格局,共谋发展、共同受益,共同推进河池茧丝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现代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吴海平,朱俭勋.大棚养蚕新技术[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6.

上一篇:福建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下一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