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巴马县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结果分析

时间:2022-07-09 05:39:27

河池市巴马县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对河池市巴马县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对我县23145名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免费生殖健康检查。结果 育龄妇女患有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占全部人数的84.52%。主要的疾病有:慢性宫颈炎和细菌性阴道炎以及盆腔炎等。结论 经过调查发现,育龄妇女发生生殖道感染的几率非常高,由于其缺乏一定的生殖健康知识,同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要加强对育龄妇女人群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同时要提高政府的支出,减少和避免育龄妇女发生生殖道感染,进而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普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92-01

近年来,对妇女生殖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就是生殖道感染疾病,并且逐渐受到人们的关心和重视[1]。此疾病虽然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危害性,但是实际就医的人数却比较少。为了减少和控制育龄妇女发生生殖道感染等疾病,提高妇女人群的生活质量,此次对我市巴马县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且自愿接受检查的育龄妇女,年龄在20-56岁之间,时间:2013年1月――6月。主要以农村为主,文化程度:文盲占22.8%、小学占45.68%、初中及以上31.51%;主要是农民。

1.2 方法 由县人口计生委安排乡镇服务站的技术人员20名,在进行集中培训之后,分成2个小组进行巡回检查。在每个小组中需要安排一名主治医生来负责主检,同时需要被填写生殖健康检查卡。主要是被检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病史以及妇科等情况。对被检人员的检查项目主要有:盆腔B超、妇科常规检查、白带CTB检查、阴道镜。疾病分类:分为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含宫颈糜烂)、生殖器官肿瘤、盆腔炎(含附件炎)、其他疾病。疾病的诊断标准则参照乐杰的《妇产科学》[2]。

2 结 果

此次调查的人群有23145例,患者的人数为19560例,占84.51%。患者的情况:慢性宫颈炎患者11602例,占59.31%,其中宫颈糜烂占63.0%、宫颈糜烂患者的年龄在25-38岁之间,占75.0%;阴道炎患者4180例,占21.37,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占13.00%、滴虫性阴道炎占4.4%、真菌性阴道炎占4.0%;慢性盆腔炎患者2580例,占13.19%;盆腔肿块患者551例,占2.80%,其中子宫肌瘤患者230例,占41.74%、附件包块患者321例,占58.25%;子宫脱垂患者18例,占0.09%;绝经1年以上而未取节育环患者517例,占2.64%;阴道III撕裂患者12例,占0.006%。

3 讨 论

经过此次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育龄妇女生殖患病率为84.51%;其中慢性宫颈炎占首位,其次细菌性阴道炎[3]。慢性宫颈炎对妇女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主要以宫颈糜烂为主要症状,经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宫颈糜烂和宫颈癌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对宫颈糜烂进行积极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宫颈癌的几率。然而,阴道炎也是妇女人群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4]。经过此次的调查发现,在育龄妇女人群中,细菌性阴道炎的患病几率比较高。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由于我县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大多数育龄妇女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绝大多数为中小学毕业,甚至文盲,同时生殖健康保健知识也比较贫乏,缺乏一定的自我保健意识,此外,很多患者对查出的疾病并不重视。我县多数地区的居住环境还比较差,受到的污染也比较多。对于育龄妇女来说,其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经期并不注意卫生,在进行夫妻生活时也没有注意卫生,导致患者的生殖道出现感染。此外,由于基层技术条件和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妇女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

加强健康教育,让我县育龄妇女在卫生保健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树立健康的观念。减少或消除对妇女生殖健康造成影响的因素,可以利用视频和讲座以及宣传册子等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针对一些高危人群,要进行重点预防和治疗,同时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并加强性卫生知识的教育,做好性卫生防护,选择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和避免发生人工流产情况,避免对患者造成各种伤害,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

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加大投入,建立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机制。定期地对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将不良习惯及时改掉。政府要多开展免费检查和优惠治疗等服务,同时要组织基层医院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同时要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 吴楠,王晶,尚丽新.现代生殖健康研究系列讲座(5)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殖健康的影响[J].人民军医,2011,05:432-434.

[2] 熊锦文,尹平,官黄涛,庞学冰,肖敦振,熊承良.高收入青年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认知、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03:156-158.

[3] 赵银珠,吴世仲,赵永鲜,孟玉翠,张雨寒,甘亢,侯丽艳,何电,程怡民.男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07:758-760.

[4] 武俊青,李玉艳,史远明,吴尚纯.中国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综合咨询能力的建设与发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02:65-68.

上一篇:食源型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因素分析 下一篇:探讨野外重症创伤病人的120急救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