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莉妹妹》体现的美与丑

时间:2022-07-14 08:09:25

摘要: 《嘉莉妹妹》讲述了一位农村女孩到城市谋生,几经波折,最后成为跻身上流社会一举成名的故事。女主人公一心向往跻身上流社会,而她所追求的创造财富与提高身份地位的目标最终却是通过一条邪恶的道路达到。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对比:梦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人物的进取与堕落,真实而有力地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中残酷的社会竞争和人与人之间更加冷酷的金钱关系,生动地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市场经济的残酷性,同时指出嘉莉也是当时“美国梦”的受害者。

关键词: 《嘉莉妹妹》“美国梦”对比

《嘉莉妹妹》的主要叙述背景是芝加哥和纽约两大城市,20世纪初的美国都市正处于变革中的,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处处充斥着“金钱至上”的思想。主人公嘉莉是当时“美国梦”的受害者,在工业化、市场化抨击的社会背景下她的进取和对社会敏锐的嗅觉也促使她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不可自拔。正如方成在《贫困与困惑中挣扎的作家――西奥多・德莱赛》一文中引用的批评家格伯的一段话:“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描述了作者所发现的美国价值――一种以物质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对于金钱的梦想和渴望是美国生活最强有力的动机和目标:人们在各个社会层面的相对富裕程度决定着他们能够享受的动物,决定着他们拥有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更决定着他们能够支配的社会权力的大小。在《嘉莉妹妹》的所有故事情节中,没有一个人物不是由经济所决定的,没有一个人物不是为了占有财富而进行竞争和斗争。”(方成,169)

德莱塞的小说一直以来因其自然主义观点和现实主义态度得到认同或赞赏,同时也遭到不少批评甚至猛烈攻击。詹姆斯・法瑞尔概括说:“德莱塞的现实主义就是关于社会结构的现实主义,正是在他的成名作《嘉莉妹妹》中,他头一个把这样的人物形象给了美国文学。嘉莉先与一个推销员同居,不久又跟豪华酒吧的经理私奔,虽然也是几经挣扎,但这些是有悖于当时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但是就这样一个女孩却成功了,光彩夺目。这些无疑都体现了德莱赛另辟新径,突破传统理念束缚,真实地反映美国社会的生活。”德莱塞尊重事实,以客观的态度把这样一个资本主义靡烂社会所暴露的丑陋和危机裸地展现出来。

一、幻梦的美丽与现实的残酷

“在一八的芝加哥已具备飞速发展的所有条件,哪怕是年轻的姑娘,只要敢来到这里冒险,似乎准能发迹。日益增多的经商机会使它声名远扬,有如一块巨大的磁石,把充满希望与绝望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都吸引过来了”(德莱塞,13)。然而城市生活中自然的冷漠是对人类美好愿望和理想的破坏。对于刚走出平淡、朴实的乡村生活的嘉莉而言,芝加哥――这个作为美国商业化生活的化身,是她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嘉莉对这个大城市产生浓厚的兴趣――“五光十色,市声嘈杂,到处一片喧腾。人们都很富裕。大的火车站不止一个”(德莱赛,1)。然而当她刚刚抵达这个梦想的港湾,她的梦想就遭遇了打击:姐姐住的是职工住宅区,四处是充满沉闷、单调的生活气息,对于初来城市的嘉莉而言,一切显得俗不可耐。美好的梦想和都市的繁荣的强大引力驱使着嘉莉四处奔走,长期枯燥疲劳的辛苦,换得来的只是微薄的收入。现实与她头脑中想象那种五光十色的生活差距实在离得太远。她被工厂开除,断绝了仅有的经济收入来源,走投无路时,嘉莉再次巧遇德鲁埃,此刻影单力薄的嘉莉是渴望得到男性照顾的,渴望依附男人,得到大量的金钱,得到美丽的服装,可以支配他人的梦想。德鲁埃是如此秉性善良和宽宏大量,在嘉莉的眼里简直就是阳光与和善的化身,他的一切是那么完美。但德鲁埃轻浮的态度和见异思迁的感情,注定嘉莉与其不能建立持久坚固的关系,至少任何一个女人是不能仰仗他的。任何女人对他观察得时间久一些,都会发觉他是个人去人情亡的人。通过德鲁埃,嘉莉认识了赫斯特伍德这个中年已婚却比德鲁埃机智有教养的人。赫斯渥在芝加哥兴许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可是到了纽约,他就找不到那种受到瞩目的感觉,显得无力施展。生意并不像他想象中的赚钱,他几经失败。这一切,天真的嘉莉都不为所知,他的盗窃行为她也不知道,她以为自己一生中第一次安顿下来了,于是也开始满足于当一个家庭主妇的生活。可想而知,这样的幻想和期待,最终等待她的只是再一次的失望。于是在生活每况愈下的境遇下,嘉莉认识到赫斯特伍德是个沉重的包袱,因此选择了离开。

上流社会最初在嘉莉的梦想中是如此光鲜亮丽,那些人都是奇妙的、了不起的、高不可攀的,然而现实让她了解了那个社会阶层,透视到他们伪善的一面。

二、外在的成功与内在的空虚

当刚失去经济来源的农村姑娘嘉莉犹豫是否离开芝加哥时,德鲁埃对她而言犹如一只可依靠的“巨掌”,为她排难解忧。包括后来遇见的赫斯特伍德,在爱情上,嘉莉俘获了经济实力和身份地位都高她一筹的男人,然而这看似是灰姑娘的一次次邂逅,在嘉莉的故事里却扭曲成裸的物质交易,一切情感都建立在物质获得和释放的基础之上,于是嘉莉的爱情注定成为金钱和利益的消费品,所有的交易最终也将因为物质的作用而解约。几经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的爱情,嘉莉内心显现的空虚便似乎顺理成章。

在事业上,她经历过憧憬、追求、奋斗、悲叹,随后偶尔的一个机遇,使她成为一线女星,最终获得了成功,这样看来她似乎是那个时代的侥幸生存者和胜利者。她享受着金钱所能带来的奢华,渐渐融入上流社会,获得了曾梦寐以求的生活。然而,这种奢华背后,嘉莉更能感受到的是内心的空虚和寂寞,精神上她日益膨胀的欲望让她终究得不到满足。正如最后文章提到:“她觉得自己无比孤单,好像她已是在绝望地、孤立无援地拼搏着……她一下子成了往昔的那个忧郁的嘉莉――充满欲念的嘉莉――总是觉得不满足。”(德莱塞,481)

作为书中的另一个主角,赫斯特伍德身为豪华酒吧的经理,做事圆滑乖巧,是万事亨通的有名人物。在德莱塞笔下,“他是我们伟大的美国上层社会――豪富以下第一级人物里头――最受欢迎的一员”。然而事实并非如他表面那么华丽,他有的只是爱慕虚荣的儿女和冷峻平庸的老婆,家庭缺乏宽容和互敬互爱。“这样的家庭生活是很难具有融洽的气氛的。生活在这种气氛中,心里自然不够舒畅――感情不够真诚。它是靠习惯势力和传统的舆论的势力才维持下来”(德莱塞,81)。由此看来,赫斯特伍德的内心是多么的空虚,所以他才会对天真无知的嘉莉产生欲望,而正是那么一个异于那些利欲熏心女人的嘉莉,让他埋在几近荒瘠干涸的土壤里枯萎了的感情再次吐蕊待放。如此看来,也正是他这样的空虚酿成他不顾一切追求的人生悲剧。

三、人物奋斗的肯定与堕落的哀叹

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社会的残酷现实决定了人类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不断奋斗。嘉莉拥有的不服输的精神,使她从初到芝加哥的那个缺乏自信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大胆坚强、善于把握机会的女性,从一个听任男人摆布的胆怯懦弱的女孩成长为一名自食其力、经济独立的女性。她明白自己的理想,尽管她一次次没有获得她所要的满足,但她善于虚与委蛇,竭力寻求最佳的境遇,再加上善于把握机会和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触角,嘉莉最终获得了成功。由此来看,嘉莉是一个不断挑战现实、追求理想、学会独立的女性。

此外,嘉莉的努力是为了追求生存,然而当时的处境对于了无学识的嘉莉而言是冷酷的,她努力四处求职,却处处碰壁。为改变当时的生存危机,嘉莉选择与德鲁埃同居,而后与赫斯特伍德私奔,便似乎越发远离当时传统的社会道德准则,一味追求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当赫斯特伍德在嘉莉的心目中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时,嘉莉选择了离开,此刻的她无疑是冷漠无情的一类人。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社会中充分体现,这是一个工业化与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转型社会,人们充满理想与抱负来到城市发展,妄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生活的现状,然而个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总是那样弱小、那样无力。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渺不足道,因此嘉莉不得不听从命运的安排,一步步走向堕落。

四、结语

通过从梦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人物的进取与堕落三个方面的对比,本文旨在昭示“美国梦”的堕落和腐败,原先意欲通过辛勤劳动、奋取拼搏来实现个人价值的美好梦想已扭曲为不择手段去获取财富和提高身份地位的物欲理想。《嘉莉妹妹》大大抨击了当时资本主义的糜烂,谴责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参考文献:

[1]方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化建构与价值传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德莱塞著.潘庆译.嘉莉妹妹[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3]谢满兰.独立还是依附――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现代美国女性意识的觉醒[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

[4]李彤.美国梦――驶向不归路的欲望之车――解读《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美国梦[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18).

[5]伍柳.《嘉莉妹妹》,时代生活的画卷[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6]王蓉.德莱塞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嘉莉妹妹的个性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上一篇:命运的悖论 下一篇:国语运动对胡适诗歌翻译的诗学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