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网上评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7-14 07:43:59

我校学生网上评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 要: 学生评教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学校教学质量自我监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估是学校、各二级学院了解实际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教师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有助于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文旨在阐述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及意义,分析影响学生网上评教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评教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学生评教 网上评教 影响因素 对素

学生评教即是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定,在对教师的考核中,学生评教是不容忽视的方面。我校自2005年5月开始使用从北京大学医学院购置的一套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由最初本科学生个别班级的抽样式试评开始(必修课程的小范围的进行),从2005年底开始进行大范围的网上学生评教工作,评教范围由必修课程逐步扩大到必修课和实验课。

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原购置评教系统已经无法适应目前我校一万多大学生同时参与评教的要求。同时,学生网上评教一直存在许多争议,主要是因为它难以做到完全的公正,但只要能够正确认识到影响学生网上评教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策略,特别是针对原系统做到取长补短,重新研发一套与教务管理系统兼容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对学生评教结果因素进行客观调控,就能使评定结果更客观、公正、可靠,就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我校网络化教学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1.影响学生网上评教质量的因素

1.1学生方面的因素

1.1.1学生自身客观因素

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包括学生所在的院校、科系、年级高低、班级规模、性别、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基础和学生期望取得的成绩等,尽管这些影响因素在学生评教中不是很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评教的结果。

1.1.2学生心理误差的因素

学生在评教过程中通常表现出明显的“晕轮效应”、“期望值效应”和“情绪效应”等现象,这是几种心理误差。如有学生因为教师“学历职称低”,即使该教师教学质量很高,也很可能被认为一般;[1]著名心理学家、曾任密执安大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的麦基奇在对学生评价中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对学生评价影响最大的变量之一是学生的期望。有些学生的期望过高,如果实际的成绩比预想的成绩低,学生对该授课的教师的评价也会低。而有些学生因为教师的幽默或是师生关系好,而给出过高的评价。“情绪效应”是指学生评教受自己情绪的影响,情绪好对则打的分高,情绪不好时打的分则偏低。

1.1.3学生对评价意义认识的因素

组织学生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受益的是学生。但由于本校的学生评教活动属于学生的“义务行为”,学生对评教意义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评教是走形式,或是认为评教与己无关,所以每个学期来参加评教的学生班级积极性不高。而学校要求网上评教必须参加,仍存在有安排评教的班级没有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参与评教活动或是应付了事的现象,评教时不能够实事求是,以致评教存在较大的缺陷。

1.2教师方面的因素

1.2.1教师自身的因素

教师的教龄或是职称对学生评教也有较大的影响[2],森特拉和克雷奇1976年对8000名不同教师的总体教学效果分析说明,只有1年教龄的教师得分最低(按五级制平均3.54分),具有12年和1―2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得分相似,平均分为3.75,但3―12年教龄的教师评分较高些,平均3.83分。研究认为,其中原因是有1年教龄的教师大多数在研究生阶段没有受过教学方法的正式训练,而在教学工作生涯后期则可能因为承担了较重的行政和研究任务,在教学上下的功夫少了,部分教师甚至对教学厌倦和淡漠,学生评价自然下降。这项研究从侧面说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改进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及及时“充电”就显得尤为重要。

1.2.2教师授课方式因素[3]

“福克斯教授效应”指出,教员的表达对学生评估学院及大学教学有压倒性影响。福克斯研究表明,尽管课程内容本身并不丰富,但一位热情洋溢的授课人可以赢得学生的高度评价,说明讲课的丰富表情往往比内容有更强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评教对不同教师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许多学生认为,对课程有兴趣、有热情、善于组织教材、能激励学生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这说明教师的授课方式在学生评教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3学校评教系统的因素

1.3.1学校评教系统的因素

我校自2005年5月开始使用从北京大学医学院购置的一套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由最初本科学生个别班级的抽样式试评开始(必修课程的小范围的进行),从2005年底开始进行大范围的网上学生评教工作,评教范围由必修课程逐步扩大到必修课和实验课。评教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网上评教的效果,完善的评教系统能够更好地反应学生意愿,直接反映出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可行,教学形式是否多样新颖,教学内容是否与时俱进,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等问题,对教师授课能给予及时的信息反馈。例如,我校评教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相互融合,抽样的被评的教师都是从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导出,但由于部分教研室根本没有网上导入本教研室教师本学期的教学进度,从而直接导致学生评教系统无法对该教研室的教师进行网上评教,这就是网上评教系统不够完善的方面。

1.3.2评估项目内容的因素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定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项目的内容,项目内容设计不当或是模棱两可将不会提供有用的信息。据研究,评估项目内容合理有效,则学生评教的结果将更全面、公正及具可操作性。而且,设计适合学生的评估项目内容能够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评教活动。

2.完善网上评教的对策

2.1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

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一整套奖励和惩罚性学生网上评教制度,推动全校学生网上评教的积极性。可以在评教准备阶段,召开学生信息员会议,要求每位信息员到班上进行宣传发动,要求各位同学按照学校要求进行评教。同时,向各院系下发关于做好本学期网上评教工作的通知,各院系按照通知要求,也在同学中进行网上评教动员,要求所有学生端正评估思想,进行认真评教。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信息员进行试评估,主要是为了测试评估时硬软件是否符合条件,检查基础数据是否准确,组织管理的措施是否适当可行。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及时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需求,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交流,并通过使学生明确评教的意义,明白评教最终受益的是自己,全面调动学生评教的积极性。

2.2扩大评教的规模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学生网上评教课程的范围,包括选修课、必修课和实验课程,同时进一步扩大学生网上评的规模,做到人人参与评教,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他们参与、感受、体验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功效完全展现于学生视野,学生对教师有着直接的接触,因而对教师授课能给予及时的信息反馈。所以,学生对教师授课方法和授课质量的评价是有基础的,是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授课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参照之一[4]。扩大学生评教的规模,进一步完善网上评教系统,在评价教师的形式上实现“四个结合”:将期末集中评价与平时评价相结合;将学校统一组织的学生评价与教师个体对学生的即时性调查相结合;将学生评价与学校职能部门评价、同行评价以及教师自评相结合;将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这样,建立在多层次、多主体、多形式基础上的学生评教,较之目前单一的评教可能更客观真实。

2.3正确运用评教的结果

评价结果出来后,及时把结果向有关的教师公开,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识,改进教学。针对学生反馈意见比较轻微的教师,教务处质量科直接与学院沟通,发放“教学信息反馈表”到学院,并要求学院及时与老师沟通,然后将处理结果反馈回教务处质量科;针对学生反馈意见较为突出的教师,可以采取督导专家听课的方式,通过督导专家和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来监控教学质量。对学生网上评教优秀的教师以发文或网上公布的形式进行鼓励、表彰,设立“学生评教优秀奖”,制定系列奖励办法,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改进教学的预期效果。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不能把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区分教师优劣的唯一标准。学生评教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些情况,因此,不能简单地利用学生评教的结果,否则容易挫伤教师的教学热情,产生负面效应。比如有些教师为了获得评价高分,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放任对学生的管理;有些教师可能会因评价结果较差而迁怒于学生,甚至报复学生,由此引发双方的对立情绪,等等。因此学生评教只有与教师自评、同行互评、领导评估相结合,才能达到改进教师教学的预期效果。

2.4完善评教系统及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

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建立适合本校的完善的评教系统,如完善和落实湛江―东莞两校区的学生信息员制度,联合教务处要求各个教研室每个学期初必须上网提交教师授课进度安排信息。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学生评教的组织机构。[4]考虑到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不应凭一两次的评价结果就简单地下结论,学生的评价也有一定的阶段性和不稳定性,只有进行多次评价和综合各方面收集的信息,才能克服不定因素的影响,得出较为客观和准确的判断。因此学校除了将学生评教纳入正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外,还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评价机构,以监控教学。其次,要使学生评教制度化、规范化。学校要把评教工作列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之一,形成制度,确定在每一学期的某一时间段安排全校性的学生评教活动。最后,要完善评教指标体系,使评教方式多样化,在评价体系中将课程分类评估,根据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可以将学生评教工作做到更细致、更科学。目前采取的“学生评教”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在此基础上可以陆续增加“教师评学”、“专家评教”、“教师自评”等评价方式,以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系统,使其不仅能对教师的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还能为教学管理提供适当参考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质量和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生评教日益受到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并已全面实施和努力完善。同时,更应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网上学生评教有效性的研究和探讨,制定科学的评教指标体系,建立便捷的网上评教系统,规范评教过程管理,合理使用评教结果,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评教的应有作用,更好地发挥其在实现教学质量自我监控、自我调节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Torsten Husen.T.Neville Postlethwaite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3卷).(第8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58-60.

[2]王汉渊.教育评价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25-27.

[3]王灿明.美国高校的学生评价及其启示[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0:3.

[4]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9,18-20.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成因分析 下一篇:对作文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