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

时间:2022-07-14 07:22:54

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

摘要:体育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无可比拟的功效。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依托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实际出发,摸索出一些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使体育学科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策略

前言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在改革的浪潮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并上好体育课,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重任。学校体育关系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问题,而且直接体现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力度。随着中考体育的比例越来越大,我们更应该重视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打好基础,深入挖掘体育教学的策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地制宜地搞好学校体育工作,上好令学生满意的体育课。

1.小学体育课程的本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①。

2.新课标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2.1课堂教学保证质量

体育课堂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灌输、技术动作传授的主要手段。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教材和本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同时,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那种“放羊式”的体育课,是与新课标的理念格格不入的。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既有规定的课堂练习内容,又有自由发挥特长的机会,让学生心情舒畅、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和谐,提高上体育课的兴趣,在欢乐中得到锻炼、提高。

2.1.1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备课要做到七备,即:认真钻研教材、大纲,找准重点、难点;备场地器材;备各种气候条件;备学生实际水平;备学生健康状况,按健康分组;备大纲要求及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乡土教材;合理分配各部分时间。

2.1.2建立严格的体育课堂常规

建立严格的体育课堂规应做到:上下课必须集队,集队地点相对固定,做到快、静、齐,严格考勤;每节课前要认真检查个人卫生情况,包括头发、指甲、皮肤、服装等;不留长发,勤剪指甲,勤理发(男生);宣布课的任务及要求;课前,体育教师应将课的内容提前通知体育委员转告全班,使学生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教师要提前到场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培养好体育委员和骨干。在课中,结合教学内容应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勇敢、顽强、守纪律、热爱体育、积极投身锻炼、掌握科学的方法,从小练就一身强健的体魄,利国利民,终身受益。

2.2搞好早操及早锻炼工作

早晨空气新鲜,进行早操和早锻炼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健康,使人体从睡眠的抑制状态转入到兴奋状态,从而提高一天的学习效果②。体育教师除了组织好全体性的集体跑步和广播体操活动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好各种体育锻炼小组,开展早锻炼,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各种项目的锻炼小组,根据不同的项目提出不同的要求,组织学生早锻炼,以推动全校早操和早锻炼活动的开展,并长期坚持,形成制度。

2.3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

提高体育教学的策略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还要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这一第二课堂的功效。课外体育活动一般安排在下午课后进行。体育教研组应对各年级的课外体育活动作出统筹安排。活动内容可安排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过云梯、爬杆、跳绳、跳高、跳远、体操、技巧、呼啦圈、游戏、棋类、拔河等,内容以便于学生广泛参与。此外,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还可安排年级之间的单项竞赛和全校的达标测验工作。春季学期的单项竞赛应以球类项目为主,秋季学期以田径为主。达标测验可采用常年抓与阶段性集中抓相结合的做法,基础好的学生采取集中时间测试,基础差的学生采取长年测试。五类项目中可根据本地区的优势选择测试项目,指定经过体育教师培训过的学生体育骨干负责测试。这样常抓不懈,效果才能显著。

2.4落实好普及与提高工作

普及工作应以校运会为重点,提高工作应以业余训练为重点。每学年元旦期间,学校都应举办校运会,学生以班为单位在年级中进行竞赛,班级团体的成绩应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的条件之一。可根据本省的优势项目或本地区的优势项目选设比赛项目,一般项目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径项目为:1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其他项目为:体操、技巧、团体广播体操、拔河等。项目多,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以达到普及的目的。其中教职工的直接参与对普及工作的开展作用很大。办好这样大型的比赛,有利于检查体育教学的效果、交流经验、加强教师间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师生的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2.5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其次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适合的方法。体育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体育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健康和体育锻炼兴趣的养成服务。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体育教学实施中,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要十分关注学生运动兴趣、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等。不同的教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习阶段也要有不一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6做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督促教师前进的动力,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可以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案例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可以和同事交流心得经验,还可以自我反思,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反思的作用,不断摸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结论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获取新的信息,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来不断完善自己,武装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为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培养新型的体育人才作出积极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与时俱进,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沈艳新.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2(26):56-58.

[2]袁伟.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才智,2012(25):66-68.

[3]赵建菊.浅谈小学体育教学[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4):31-33.

注解:

①沈艳新.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2(26):56-58.

②袁伟.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才智,2012(25):66-68.

上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一篇:如何让情感艺术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助兴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