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动态博弈视角下中小型企业融资探析

时间:2022-07-14 07:00:09

银企动态博弈视角下中小型企业融资探析

【摘 要】 文章根据博弈论的动态博弈思想,通过建立银行——中小型企业动态完美信息的博弈模型,对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中充分考虑银企博弈选择及可能采取的行动,进而总结出完善银企博弈的关键因素,找出制约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基于此,文章建议通过规范自身行为、完善政府政策与建立健全的信贷扶持办法等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现状。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动态博弈模型; 融资问题

一、引言

动态博弈视角下,银行——中小型企业面临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由于存在选择权先后的问题,使得博弈双方行动的选择都是以对方的选择为前提,再相应地采取行动,这样不仅会影响博弈双方共同收益的最大化、还可能使博弈过程难以进行。因此本文则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何协调博弈双方在各博弈阶段的选择,使得双方的利益最大化,进一步探究有效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途径。

二、银行——中小型企业博弈模型

(一)模型基本假设

1.博弈双方:银行与中小企业。它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主体,都会在对方采取行动的前提下,做出最利己的决策,进而使己方的收益函数最大化。

2.信息完美且完全的动态博弈模型,即在行动前各博弈方都对整个博弈过程的信息有完整的了解,双方不仅了解自己要采取的行动,同时知悉对方如何应对自己的行动。

3.假设企业自有资本存量是M1,尚需向银行申请贷款M2,银行作为企业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无风险利率为r,企业贷款利率R,企业资本金的收益率为U。

4.假设企业贷款申请成本为F1,银行贷款的办理成本为F2。如果贷款到期企业选择不还款,则银行需要选择是否进行追缴,并承担适当的诉讼成本,即银企双方打官司分别承担的成本是T1与T2。

(二)博弈模型分析

1.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需求时,可根据自身资金需求数额、经营状况以及还款能力,选择向银行申请或不申请贷款。当企业不申请贷款时,即依靠紧缺的资金运营,获得的收益为M1,此时银行可将借贷资本投资国债等无风险领域,获得收益M2r。

2.当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有贷与不贷的选择权。当企业花费一定申请成本,而银行选择不贷时,企业在自有资本基础上损失一定的申请费,最终收益M1-F1,此时银行收益仍是无风险收益M2r。

3.银行贷款的前提下,企业有还款与不还款的选择权。如若企业能够按时还本付息,那么企业将获得的收益(M1+M2)U-F1-M2(1+R),此时,银行的收益为扣除办理成本后的贷款利息M2(1+R)2-F2。

4.企业到期还款能力不足,选择不还款,则银行面临追缴与不追缴两种选择。如果选择不追缴,企业的收益为(M1+M2)U-F1,此时银行不仅损失本息,而且还丧失借贷资本的机会成本与办理费用,银行的收益为-M2(1+R)-F2-M2r。

5.银行选择追缴,则对企业而言同样面临着诉讼成功,企业被强制执行还款付息(假设不存在罚款),以及诉讼失败,企业逃脱还本付息的责任。若诉讼成功,企业必须还本付息,其收益为(M1+M2)U-F1-M2(1+R)-T1,银行按期收回本息,收益为M2(1+R)-F2-T2-M2r,若诉讼失败,则企业收益(M1+M2)U-F1-T1,银行收益-M2(1+R)-F2-T2-M2r。

(三)银企博弈的Nash(纳什)均衡

由上文的银行——中小型企业动态博弈博弈图可以发现,上述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四个子博弈。除最后一个阶段属于银行选择追缴与否的单人博弈外,其余三个阶段均属动态的人博弈。针对这样含有子博弈的动态博弈通常采取逆向归纳法实现Nash均衡。因此,在动态博弈的最后阶段,本文假定银行追缴成功的概率为P,则失败的概率为1-P,则银行追缴的期望收益为:

E(U1)=P[M2(1+R)-F2-T2-M2r]+(1-P)[-M2(1+R)-F2-T2-M2r](1)

由博弈图可知企业不还款条件下,银行不追缴的收益为-M2(1+R)-F2-M2r,因此,只有进行追缴获得的收益大于不追缴获得收益时,才可进行追缴决策。即:银行追缴决策条件必须符合:E(U1)>-M2(1+R)-F2-M2r

即:P>■(2)

在第三阶段,当P满足上述公司的条件下,表明银行会采取追缴行为,则对企业而言必须使第二阶段主动还贷获得的收益大于银行追缴前提下的期望收益时,企业才会主动按期还本付息。则在银行追缴前提下,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E(U2)=P[(M1+M2)U-F1-M2(1+R)-T1]+(1-P)[(M1+M2)U -F1-T1]

第三阶段企业主动还款的收益为:(M1+M2)U-F1-M2(1+R)

理性的企业主动还款所满足的条件为:(M1+M2)U-F1-M2(1+R)>E(U2)

即:P>1-■(3)

同时可以得出企业不主动还款的条件为:P≤1-■(4)

第二阶段,银行选择放贷与否的条件为扣除办理费用后的办理费用大于无风险国债收益,M2(1+R)2-F2>M2r

即:M2(1+R-r)

第一阶段,企业现状申请贷款与否的条件为:(M1+M2)U-F1-M2(1+R)>M1,即:

(U-1)M1+(U-R-1)M2>F1(6)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本博弈存在有条件概率的Nash均衡,即当满足上述条件(3)(5)(6)时,存在完美动态博弈均衡,即博弈双方存在以下选择:

企业申请贷款银行选择放贷企业按期还本付息。

而在满足条件(2)(4)(5)(6)时,即概率P满足条件:1-■

企业申请贷款银行选择放贷企业到期不还本付息银行到期行使追缴权。

三、银企动态博弈过程的完善

前文分析银企动态博弈存在两个Nash均衡,即博弈双方各自存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在两个Nash均衡的实现过程中可以发现,银行贷款与否、企业是否按期还款付息以及银行是否行使追缴权则是保障均衡实现的关键环节,在此本文通过分析这三个环节博弈双方的选择,进一步完善银企动态博弈的均衡实现过程。

(一)银行放贷与否环节

中小型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贷款与否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贷款利率、无风险利率、贷款办理费用、中小企业还款概率以及对不还款的惩处力度等。其中,贷款利率、无风险利率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银行本身无法改变;贷款办理费用是银行办理贷款业务的固定支出,是银行贷款业务普遍面临的;中小企业还款概率、对不还款的惩处力度是银行选择放贷与否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博弈双方能否在博弈过程中得到最大收益。中小企业还款概率高,折射出较高的信用水平,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就高,而对加大对不还款的惩处力度则给予企业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从制度上保障了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这两大因素的有力保障一方面提高了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增强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动态博弈的第一个Nash均衡更好的实现。

(二)企业是否选择按期还款环节

在整个博弈过程中,企业是否选择按期还本付息不仅决定着银行贷款追缴权的行使,还决定着博弈结果能否达到对博弈双方都有利的均衡状态,因此对企业是否还款选择的分析与研究对博弈过程及结果至关重要。企业是否按期还本付息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企业资金状况、银行是否行使追缴权、追缴成功的概率以及对违约的惩处力度等。具体而言,当贷款到期时,如果中小型企业的资金状况比较宽裕,流动资金较多,通常而言还本付息的概率比较大。然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流动资金不足的现状,账面流动资金缺乏难以保障贷款的偿付,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到期不还款的现象。当企业到期不还款,如果银行果断严格地行使追缴权,并通过司法程序向企业施加压力,无形中增加企业违约的成本,这时企业要是坚持不还款,不仅会付出昂贵的诉讼成本,而且还可能承担诉讼失败被强制执行还款以及罚款罚息的巨额费用,这是得不偿失的,从而进一步使得企业慎重对待还本付息的选择。若银行追缴成功的概率较高,预示企业很可能被强制还款,强制还款不仅不利于维持社会信誉还会面临经济处罚的压力,因此也是影响企业是否选择还本付息的关键。对不还款的惩处力度是企业违约的代价,惩处力度大,企业会有所顾忌,违约的风险也就越小。

总体而言,如果博弈过程中,影响企业还款选择权的因素都能够保证企业还本付息的话,不仅两个动态Nash均衡能够有效地实现,中小型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博弈双方也会同时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状态。

(三)银行是否行使追缴权环节

银行行使追缴权是对企业违约而造成损失的补救,追缴权不仅能够最大化的挽回违约贷款资金,严重表明银行的立场,形成对企业违约的威慑,还是博弈双方实现均衡的重要环节。银行行使追缴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诉讼成本的大小、追缴收益的大小等。具体而言,如企业拒不付款,即使诉诸司法程序也在所不惜,这种情况下,银行通常要花费较高的诉讼成本。根据经济活动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如果诉讼成本过高,并超出贷款本息时,再进行诉讼对双方是没有意义的,至少对违约的企业而言是如此。但是银行为了维护贷款资金的安全、向公众释放维护银行资本的决心、同时也为了威慑其余有违约意图的贷款者,可能会不惜代价,赢得诉讼,从而表明立场。而追缴收益不仅包括被追缴而得贷款本息,还包括一定数额的违约罚款罚息等,理性而言,只有当追缴收益大于追缴成本时,进行追缴才会有意义。

四、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本文发现当前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以及银行之所以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当前中小型企业自身缺乏完善与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直接导致产品市场风险较大,信用观念缺失,进而与银行发生贷款扯皮与推诿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政府、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普遍对中小型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缺乏足够信心,对其重要性尚缺乏理性的认识与对待,致使中小型企业通过银行及社会融资渠道筹资受限,进而陷入资金短缺的瓶颈。基于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出建议。

(一)加强中小型企业自身建设,建立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加强银企联系,拓宽融资渠道。中小型企业要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加强与银行沟通与联系,经营中若确实遇到资金周转困难,要积极与银行交涉并配合银行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争取理解和支持。其次,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与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信用意识与风险意识,切实提高信用度与行业公信力,坚决消除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发生。第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上,由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向科学的现代管理转变;在产权制度上,由自然人产权向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转变,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尽快进入银行授信范围,取得金融支持。

最后,加快企业技术、产品更新步伐,提高企业效益。在产品结构调整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步伐,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从而改善企业经营状况,进而达到银行信贷支持的信用等级和准入条件,为融资提供强有力的资产保障。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优化融资环境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中小型企业对解决就业、深化技术创新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务必全面转变计划经济时代对中小型企业的漠视态度,进一步转变并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切实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以及建立有效的信用担保机制。为此,首先应该继续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对效益、信誉好的中小企业的大额流动资金贷款,可实行授信额度管理办法;对困难企业,可针对其有销路、有效益的那部分产品实行专项封闭贷款。其次,建立以政府基金为核心的中小企业金融扶持体系,继续深化现有的中小企业扶持发展基金对中小型企业的帮扶力度,鼓励开展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偿还的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的贷款政策。第三,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完善与成熟的资金流动机制,因此,要引导社会资本向中小型企业领域的倾斜,必须建立以政府市场为牵头的中小型企业信用扶持担保体系,尽量发挥政府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采取措施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促进有经营能力的中小企业顺利获取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三)完善银行信贷扶持办法,强化对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服务

进一步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机制,扩展贷款营销品种,为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首先,拓展中小型企业资金筹集途径,加强融资渠道的金融创新。对中小型企业既要开展担保贷款,也要适当发放信用贷款,还可探索开展税款返还担保、股权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等多种贷款形式,从而进一步使中小型企业融资方式趋向多元化。其次,利用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多视角、信息灵的优势,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结算、财务管理、信息咨询等多种金融服务,帮助中小型企业做好现有资金的保值增值。第三,建立并完善信贷激励与风险约束相对称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发放大额贷款且风险相对稳定的信贷人员的奖励,将贷款营销、收贷收息、贷款质量以及贷款的跟踪使用调查与信贷人员奖惩挂钩,着重关注致使信贷风险变化的客观原因,有效区分考察失误与客观变化所形成的风险责任,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激励信贷人员主动开拓中小型企业信贷市场,增加信贷投放,达到信贷风险约束与扩增效益的双重目的。

五、结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发展实力不足、资金需求较频繁、组织结构不完善、信用等级较低等特点,从而使得在融资上面临诸多限制与束缚。为完善我国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与生机,建设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强化政府、企业自身以及金融机构的积极合作与协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尽快破解中小型企业发展难题。

【参考文献】

[1] 吴杰,李希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5):56-58.

[2] 朱桂棋.当前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刍议[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1):29-33.

[3] .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博弈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7(6):83-84.

[4] 王慧颖.博弈论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运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7(12):104-106.

[5]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5-166.

[6] 王敏燕,孙英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博弈论方法研究[J].商业经济,2010(7):85-87.

[7] 杨莉.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论证[J].软科学,2010(5):140-144.

[8] 张红雨.略论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43-45.

[9] 孙艳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博弈模型[J].农业与技术,2006(5):148-153.

上一篇:天使投资在大学生创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校财务风险动态预警体系建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