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水里才能呼吸

时间:2022-07-14 06:58:41

摘要: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改革在广西实施已有10年,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作为培养基础美术教育师资“摇篮”的高师美术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新课程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除了联系广西义务教育的实际,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与改革,还要突显广西的地域特色,让美术教育真正适应广西本土的发展,才是发展广西高师美术教育切实可行的一条持续之路。

关键词:广西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32-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我国的美术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素质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和美术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作为培养基础美术教育师资“摇篮”的高师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改革办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成了新时期高师美术教育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很多发达地区利用教育改革的契机,发挥经济和文化优势,率先与国际接轨,把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普及到本地区基础教育的课堂中,使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然而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广西,虽然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老、少、边、穷的历史原因,以及不顾本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而盲目跟风,致使高师美术教育与基础美术教育严重脱节,所培养的美术教育师资面对基础美术教育的丰富性、多元性感到无所适从,这将直接影响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普及。因此,改革和发展广西的高师美术教育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广西高师美术教育的现状

高师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本地区培养合格的基础美术教育师资,高师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都应该围绕基础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八部分关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清楚地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培养能够承担实施新课程任务的新型教师。”国家虽然为高师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做了明确定位,但广西全区的高师美术教育并未针对基础教育做出积极的回应。

首先,重数量轻质量,课程设置盲目。随着高校扩招,各个高师美术院校为了争夺生源,提高经济收入,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的些许变化并不是因为基础教育的需求而做出的针对性调整,几乎都是为了高考招生和热门就业需求。比如,部分新增设的热门专业方向没有成熟的师资团队和专业设备,有的院校甚至出现一个老师支撑一个方向的局面。此外,在美术教育中增加了设计方向或加大设计课程的比重,也是为了争夺生源和提高就业率。

其次,重技能轻理论,人文素养缺乏。长期以来,广西的高师美术教育依然照搬美术学院的培养方式,专业技能的培养仍然被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专业技能课让路”,“专业技能好就是好学生”的观念使得文化课教学毫无活力。这些都导致学生对文化课的不重视,迟到、缺课、上课不带书、课上玩手机、课后不看书和应付作业等成了普遍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教育教学实践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差,也就没有好的师风、师德。因此,很难胜任基础美术教育的岗位,也无法成为真正的美术教育专业教师,短时性、缺乏后劲、力不从心、缺少内涵等问题会逐步凸现,高质量、高水平的高师美术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最后,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整体缺失。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世居民族有以壮族为主的12个,每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和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和了解本土的少数民族美术、民族民间美术,对广西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学科意义。但是,迄今为止,广西的高师美术教育中还没有哪所学校把民族民间美术作为专业方向和专业必修课对待,民族民间美术只作为选修课或者被完全忽略。

二、广西高师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和适应性研究

(一)改革课程结构,突出师范特色

高师美术教育的特色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特色,二是师范特色。而这两个方面又与基础美术教育的课程改革息息相关。

首先适时地调整和改革课程结构是高师美术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高师美术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已远远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从素描、色彩等基础技法课的学习到国画、油画、设计等大方向的选择,都在为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做铺垫,单一的课程设置与基础美术教育的丰富性(手工制作、陶艺、儿童画、漫画、版画、雕塑、摄影、电脑绘画等)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民族地区的高师美术教育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一要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开放性和自主选择性,避免专业设置过窄、分科过细的弊端;二要加强学生的美术理论水平、鉴赏水平和个性发展能力,同时加重教材教法、教学实践和选修课的比重;三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内容结构,针对性开设基础美术教育课程解读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新课程改革,熟悉基础美术教育的特色和培养目标。

其次,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师范观念。目前进入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并没把当老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定向,重技法、轻理论的观念根深蒂固,曲解“解衣盘礴”等古代文艺理论精髓,把精神自由与行为放纵等同,也危及“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师道准则。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说:“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细微末节……这一切对教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1]因此,师范性首先体现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上;其次还要明确方向,钻研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最后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如果抱着画家的梦想和艺术家的情绪学习美术教育,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二)加强素质教育,突出人文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把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定义为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这标志着新时期美术教育观的重大转变。《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社会、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2]。可以看出,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已经从以技法学习和创造作品为目的,转向了从“人文”的性质理解和学习美术。众所周知,古希腊人重视体育竞技和赛美,“希腊人让他们的孩子学画,主要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有助于敏锐观察和欣赏人体美。”[3]高师美术教育只有顺应这种转变,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才能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首先要整合课程资源,把美术素养的培养置于丰富多彩的文化大背景之下,强调美术自身规律的发展,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通过对美术语言、材料特质、形式规律等的切身体验和认识,形成认识美、理解美和发现美的能力;其次,技法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中要始终贯穿情感教育,启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

(三)以基础教育为主,强化教学实践能力

高师美术教育的教育实习是教学实践当中最重要的环节,既是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化的过渡性环节,也是师范美术教育区别于美术学院、艺术学院的特色之一,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学生就业和今后教学工作的成效。目前广西的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计划中,实习时间为6周左右,大都集中安排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实习地点一般由系(院)统一安排,也允许学生个人联系实习单位。由于实习时间短,且没有进行充分的前期培训,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在学校所学和实际教学之间差距很大,他们很难较快适应教师角色,再加上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及教育调查活动占据了一定的时间,每个人实际授课的次数相当有限。当师范生刚进入教师角色时,教育实习也结束了。此外,目前的教育实习都安排在毕业的前夕,很多学生忙于考研和找工作,很难安心实习,即使在实习中发现了不足,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再去实践,而不得不带着问题走上工作岗位。

上一篇:脑瘫患儿的物理治疗效果观察 下一篇: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