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孔子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时间:2022-07-14 06:49:15

浅议孔子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摘 要: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曾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教育理念。他的“有教无类”思想,主张扩大学生的范围,不论学生的贵贱、贫富、愚智、领域,都能受到教育,这在春秋末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今天重新认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对当代教育仍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启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学费低廉、开门生的教育家。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今天,重新思考和探究这一充满理性和智慧的思想,对促进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有教无类”的内涵

1.“有教无类”的含义

要正确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首先要弄清楚“类”的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类”的解释是:①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②类似。显然现在我们理解“有教无类”中的“类”,多数人是偏向第一种解释的。那么,在西周时期“类”又作何解释呢?“类”,在西周时期,主要是指依靠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族或宗亲。《白虎通义》曰:“族者凑也,聚也,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为之族。”在我国的众多古代文献中,常常把“类”和“族”并提。如《左传》成公五年,史佚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国语・晋语》曰:“非教不知,生之族也”,韦昭注:“族,类。族类或作种类。”《荀子・礼论》云:“先祖者,类之本也”。从上述资料可看出,不管是“族”还是“类”,都是指有血缘关系的集团。而孔子“有教无类”的本义是:不分种族、贵贱、年龄、地域、亲疏、善恶,只要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收为弟子,享受同等教育机会。

2.“有教无类”产生的思想根源

孔子的思想核心包括“仁”和“礼”两部分,“仁”在教育论上的体现就是“有教无类”。孔子“仁”的思想包括“爱人”。这里孔子所指的“人”是大范围的人;他所说的“爱人”,不仅指爱家人、爱亲人,还扩大到爱他人、爱众人。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主张打破血缘关系,把“仁”推广到民间去的人,虽然这种推广具有不彻底性,可是它到底冲破了原来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仁”。正是有了孔子这种“仁”的理念,才派生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3.“有教无类”的提出的历史背景

孔子为什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呢?这是有其一定的时代背景的。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天子与诸侯在国都设立“国学”,中小贵族在自己管辖的地区设立“乡学”。“国学”与“乡学”都属于官学,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在官学中受教育的机会。春秋末期,随着王权的衰落,政权的更迭,各阶级的地位也不断发生变化。有些旧贵族没落了,沦为平民;有的上升为地主。在社会变革中,有的王官“失了业”,他们掌握的文化也随之下移而流落民间。《论语》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人于河,播韭武人于汉,少师阳、击磐襄人于海。”大师、亚饭、三饭、四饭、鼓、播缝、少师、击磐都是乐官的职务名称,挚、千、缭、缺、方叔、武、阳、襄是这些乐师的名字,齐、楚、蔡、秦等则是他们流落的地方。乐官地位的这种变化是其知识分子地位变化的一种缩影。

随着这些掌握文化的人流落民间,一部分文化典籍也自然被带出宫廷。这期间,新兴的地主阶级、工商业者等,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改变,迫切需要学习文化,而一些失官下野的小官吏迫于生计也需要从事这种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教授职业,于是私学之风由此而盛。孔子就是当时潮流中涌现出来的最杰出的创办私学者之一。孔子在民间办学,教授的对象自然与官学不同,民间各阶层的子弟,只要经济上有可能,又愿意来学的,都可以就学。在这种背景下,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二、“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践及意义

按照“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孔子广收门徒。他说:“自行束修修修夂月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之礼,就可以称为我们的弟子。

首先,他招生不分贫贱贵富。他的学生当中有大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有出身低微的鄙人后来成为大商人的子贡,有强盗出身的颜逐聚,平民出身的则更多,如子张、仲弓、子夏、曾参、原宪、颜渊等等。其次,他招生不分年长老幼。在孔子的弟子中有比孔子小6岁的颜路,还有比孔子小53岁的公孙龙,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达47岁。再次,他招收学生没有地域限制,不分国别。他的弟子来自各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的弟子有姓名者77人,分别来自鲁、齐、卫、晋、蔡、秦、宋、薛、吴、楚等广大地区。

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才。”孔子虽不是因材施教的提出者,却是因材施教的实践者。如果说孔子推行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教育相对公平的具体体现的话,那么,孔子所实践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则使这种教育公平进一步深化。或者说,只有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施之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不断地接近真正的教育公正的目标[2]。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情况特别复杂,年龄差距大、地域分布广、社会地位不平等。这种特殊性为孔子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他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对学生的谈话来了解学生的志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由于方法得当,孔子培养出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学生。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接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兴办的私学是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教育对象下移于平民,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开发了人才来源,变西周的有教有类教育为有教无类教育,这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在春秋时期具有这划时代的意义――私学开始,人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权力。今天重新认识这一思想对当代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三、“有教无类”现代启示

孔子的教育对象来源广泛,年龄大小不一,资质贤愚不等,性格、志向迥然有别,但是孔子却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分析他们的个性和优缺点,并对他们进行有差异的教育,因材施教,各尽其才。

以此审视我国目前的教育实际,还存在着较严重的教育不平等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的呼声未能真正抑制住“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基础教育成了典型的“选拔教育”,考试、升学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选拔性的基础教育扼杀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权利,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吸取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精华,对本是人格平等的学生施以同样的爱心,对遗传素质、个性特征存在差异的学生施以有差异的教育。充分认识和肯定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而且是无条件的积极的关注,表里一致,不求回报。而当前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已不再那么清纯,不同程度地已被金钱的铜臭气污染。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按学生的出身、家长职位的高低、金钱的多少,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这和孔子时代的仅作见面礼的“束修”无法相比,也和孔子与其弟子建立起的密切的关系、结下的深厚情意无法相比。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实施崇高的爱,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只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能做到“教无类”,才能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平等教育不应只表现在口号上,而应落实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有助于我们做到:宏观上转变各级各类教育观念,给有条件受教育的人以平等机会和权利,改变“应试教育”下的选拔“精英”和“千里马”现象;微观上,坚持平等教育原则,对学生关怀爱护、“不嫌不弃”,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让我们的学生充满对学校生活的向往。

总之,“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开创了平等教育的先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重视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观,让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教育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论语・述而

[2]钱焕琦.中国教育伦理思想发展史[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80

[3]高时良.中国古典教育理论体系:孔子教育语义集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张良才.孔子的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孔子研究[J].1997

[6]周奇志,刘伟.中国传统教育公平思想的现代价值拓展[J].东岳论丛,2008,(11)

作者简介:

袁晓娟,女,(1982.2~),汉族,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化。

上一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探究 下一篇:关于农村垃圾综合整治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