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7-14 06:06:56

关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摘要: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共建,其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作为现代工程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工程整体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从施工单位层面来讲由于其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重视力度有限,认识不到位,令主要施工人员无法深刻理解开展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科学内涵,在实际施工中置相关管理规定于不顾,对许多细小质量问题不能够妥善解决甚至视而不见,该类现象令土木工程的优质质量无从保证。具体存在的问题包含开展施工设计阶段不全面考虑直接令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难于合格。一些施工单位由于没有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规定程序清楚认识令违法.违规施工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施工方在没有认证工程可行性的状况下匆忙开工.无证设计.随意设计,不依据图纸进行施工或根本没有施工图纸,在没有对实际工程状况做专业规划的基础上便急于施工,在工程竣工阶段不履行试运行程序便交付使用,该类普遍存在的问题令土木工程在各项产品质量层面包含较大隐患。同时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还存在管理施工质量不到位的现象,例如,无法严格执行具体流程规定,无法准确理解施工.把握偏差现象,给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埋下安全隐患。当前在土木工程发展建设进程中基于施工方在选择施工材料层面没有严格依据具体规定标准实施采购,令工程事故频繁发生,例如施工中常常出现不按规定进行混凝土比例配合.沙石级配包含不合理性.施工水泥材料由于选择采购及保管不力而受潮结块影响了应有安定性,外加剂掺量与性能无法符合相关标准等均会引发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密实程度的有限,进而令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由于强度不足形成了各类安全质量事故。

1.2 外部环境问题

土木工程勘察地质工作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勘察地质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是否能全面如实映射实际施工状况会影响施工质量。同时施工项目建设周期会受到外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露天作业的工程中如果遇到暴雨天气.雷电气候.较大湿度环境均会令对施工质量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应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期创建科学有效的预防管理机制。另外对熔岩.填土.软土.土洞或地基倘若不当处理也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施工方只有严格谨慎执行.良好把握才能确保施工质量良好优越。

1.3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问题

当前 较多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雇佣多为农民工,较多人员没有受到专业化的教育与科学技术培训,因此对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设工序与应注意的细节事项无法做到科学清晰的认知,体现出了较低的专业素质,其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较多施工人员没有良好认识安全施工重要性,在实际施工进程中具有较低的防范意识。工程管理人员则体现了一定的非专业化特征。当前较多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控制管理人员没有全面了解相关技术规范与国家法规法律,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手册的管理监督执行力度不足,甚至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缺乏专业化的施工管理岗位人员,该类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水平。

2.提高土木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在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之前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提高施工的质量是施工方应做到的首要任务,施工方项目经理部为提高施工质量,应监督落实质量责任制,协调组织施工企业、监理、质检站的质检工作,监督执行工程质量相关的标准、法规、质量措施、施工工艺操作规范的执行。既不代替监理,也不指挥企业的施工和质检,而是落实各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质量责任。施工方应主动邀请质检站依法对工程质量执行国家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进行监督检查,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是在项目组织系统外的管理。施工方的土木工程质量管理是通过协调与监督来实现的,对各项检查记录、文件是否真实可靠、结果是否准确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共同建立一个职责明确、管理到位的质保体系。此外,在质量管理中,还应尊重自然规律,不能盲目蛮干,如不能在冬季施工的项目却非要施工而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则势必会造成质量隐患,不能为了争抢工期而牺牲质量。

对于施工工作的准备是对施工进行有效地管理的必要条件。施工单位只要有了充分的准备作为前提,才能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时,以下几点问题需要特别注意:(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在规章制度的日常遵守上做到绝不放松,运用严格的考核来对员工进行激励,运用制度管理而不是以人为衡量标准进行管理。(2)要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环境和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补充调查,标注出可能的影响物的平面和立置图,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和讨论,总结出调查报告,并以此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提供可靠的依据。(3)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反复研究,准确把握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并对其进行修正以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于进行控制的几个点进行加密、保护,同时对其进行相应地记录,以确保工程安全地进行。(4)在施工前进行相关问题的协商和现场调研,对于施工的预算进行仔细地测算和制定,并将编制出的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中步骤进行实施。(5)对于施工人员,设立相应的岗位对其进行业务和技术上的培训,并开展活动,让施工人员相互之间进行技术沟通,消除技术盲区,使施工人员全面掌握和了解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 量控制、资料整理等各个方面。(6)在施工工地建立相应的施工试验室,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时对于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和试验,明确相关反应,建立全面的技术参数的数据库。(7)对于关键的施工工序,让相关负责人对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进行绘制,同时,对于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方面,也绘制成图,并标注在施工现场显著的位置。(8)在施工前,制定合理的施工专项方案。根据工程工期的要求、技术标准的制定、机械设备能力的高低、材料的具体供应、自然条件和天气情况等综合情况的具体分析,选择最佳的工程施工方案,做出最为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

2.2施工过程中具体措施的管理

2.2.1认真进行工程中的相关试验段施工

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有一个对施工现场自然条件、人力物力资源的协调适应的过程。根据工程的试验段施工,可以对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难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等方面进行大体地掌握。因此,试验段的施工是施工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进行具体的试验段施工前,需要施工人员对试验段进行计划的制定,明确施工方法和具体的技术要求。同时,施工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也在试验段施工计划编制的范围之内。在试验段施工中,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做好记录、分析、总结,为大面积的正式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2.2对于施工现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能够做到合理地保障最佳组合资源,实现阶段性的施工工程任务,以产生最大限度地利润的前提就是合理地配置施工资源。在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中,各项资源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均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同时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动态地调整过程中,在施工方的管理过程中,配置相应的施工资源应做到讲究资源的均衡利用。结合工程的进度对人力、材料、机械进场等资源的利用进行现场的调度;根据材料的供应量与消耗量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施工现场的天气情况和工程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间的和谐统一。在进行机械组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机械的选择和组合要有相应的富裕量,以免产生无法满足工程要求的现象。另外,注重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因为整个机械系统的生产力制约于最小生产力的机械的生产水平,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是提高机械系统使用效率,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设立相应的小队,对于机械故障进行及时地检验、维修,以保障整个工程的进度不受影响。

3.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土木工程整个项目成败,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保障施工质量,是提高我国土木工程企业竞争力及土建行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容规敏:《中国施工企业应对入世的挑战与对策》,《公路》,2011年.

[2] 李春红、王阿娜:《论土木工程管理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建筑工程》,2010.

上一篇:当前城市总体规划趋势与探索 下一篇:有关路桥施工中常见病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