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自由的课堂在哪儿?

时间:2022-07-14 04:19:12

灵动自由的课堂在哪儿?

【摘要】人在自然里,心灵是最自由放松的。在自然或美丽的人文环境里读书讨论,学生的精神真的是处在一种自由松弛和审美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如此轻松自由享受的氛围,显现了课堂上从未有的创造活力。

【关键词】灵动;自由;课堂;语文

前一些时候,看到香港中文大学周保松教授在新亚书院草地上和学生一起上导修课的照片,我心里很是神往。

这次暑期研修,又看到苏州十中的王梦老师带领孩子们在学校的花园里读《红楼梦》的情境,很是赞赏。

人在自然里,心灵是最自由放松的。听到华师大教授王如意的这些话,颇有同感。事实也是这样。

“通中”北极阁未重建之前,我曾让学生设想自己营建北极阁的具体蓝图,且用文字描述出来。结果,学生们畅所欲言,很有自己的技术设想和艺术创新。

现在,每当登上重建后的北极阁,我都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我的学生们曾经设想的一些景观。比如,青砖的梯形的墙体,台中一些松柏竹梅散落其中。而树木葱茏的花坛旁,一圈古朴的木质长凳,供游人休憩或供学生读书之用。

当然,我的学生们曾设想的,用大理石做的高高的演讲台没有在北极阁出现。我想,如果在北极阁上,在恰当的位置,设置一个小巧的粗拙的石制演讲台,那么,北极阁便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你想,有了这么一个石质的小讲台,在葱茏的林木下,伴随着濠河的涛声,孩子们在此读书讨论,并站上讲台各抒己见,交流体会,那岂不是天人合一的理想课堂?

有时,这样的课堂,会给学生的人生留下难忘的印记。

假期里,偶遇09届一位女生。她叫我,我竟不认识她。因为,她不是我这个年级的。但是她却说,她是朗诵协会的,她曾和朗诵协会的同学们,在母校古老的楸树下,深情朗诵过纪念汶川地震死难同胞的诗歌。

朗诵协会的这个活动都已经过去这几年了。事后,我也没有把当时的录像光盘给学生们看过,但是在那样的时刻,那样的场景下,同学们在楸树底下诵读的情景,这位女生却记得如此清晰,这让我很感动。

于是,几千年前,孔子带领弟子们在沂水边上悠游自在的情景便浮现脑际。

于是,想到了岳麓书院里,那回荡于自然山水中的朗朗读书声……

是啊,千年的老楸树,肃穆的校史馆,秀丽的绿荫园,静穆的北极阁,庄严的谯楼,高高的光孝塔,还有悠悠的濠河……“通中”校园内外,语文教学资源可谓多矣!如果我们的孩子们能在此诵读诗文,能在此聆听自然和历史的回声,谈论自己的见解……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岂不是最灵动自由的难忘课堂?!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谈教师的语文能力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