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肾型传支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防治体会

时间:2022-07-14 03:29:03

一例肾型传支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防治体会

我地区某鸡场发生一例肾型传支与大肠杆菌混感并造成高死亡的白羽肉仔鸡病例,该病的临床症状、死亡率及危害程度都远远大于肾型传支本身。经调查,环境控制等措施不足是其根本原因,环境的改善将是肉禽饲养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今后也是更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努力方向之一。现将发病特点、诊断情况及处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主述:该批肉仔鸡存栏2100只,在7日龄用新城疫Lasot点眼防疫,14日龄时法氏囊疫苗饮水,21日龄时新城疫苗2次免疫,免疫后3天,鸡只突然发病。初期,以呼吸症状为主,气管啰音的有1/2左右,伴有轻度腹泻。2天后,即出现零星死亡,5天后死亡急剧上升,每天达20只左右。

临诊时,该鸡场饲养环境较差,采光不足,没有窗户,灯光为24m2一只15W的节能灯泡。通风不良,氨气味刺鼻、灰尘量大。呼吸症状明显,张嘴喘气、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有的有喘鸣音,流鼻液,精神沉郁,羽毛蓬乱,扎堆,采食量下降。

2、剖检变化:病鸡消瘦,体弱,脱水,气管充血、出血,严重的呈红地毯样,表面粘液增多;肺肿胀出血,呈紫黑色;气囊混浊、心包内有纤维素渗出,肝和腹膜周围有淡黄色包膜。严重的被大量黄色纤维素干酪样物包裹;肾苍白,肿大;剖检20只病死鸡,其中1/3出现严重的尿酸盐沉着,即“花斑肾”。

3、初步诊断为:肾型传支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经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氟苯尼考+保肝护肾药-五皮散;

4、建议:用药4天。同时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鸡舍内温度,增加光照到10Lx;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蛋白摄取量。5天后复诊,死亡率下降,采食量增加,痊愈。

在治疗期间进行了实验室诊断:

4.1病料细菌学培养,应用麦康凯琼脂培养36±1℃、24小时,出现红色菌落。钩菌,革兰氏染色,镜检为G-,无芽孢。接种于乳糖发酵管,36±1℃、24小时,产气。确认为大肠杆菌病。

4.2应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ELISA试剂盒测定鸡血清。出现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阳性,(因为该批鸡末接种过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确诊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

5、体会:该病的严重程度超过传支病毒本身的危害,其原因应该有如下几点:

5.1防疫因素影响:该鸡群在接种3天后发病,接种反应是致该病严重的原因之一。该接种或加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危害及诱发大肠杆菌。

5.2环境因素影响:空气中的氨气及尘埃,使大肠杆菌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大量繁殖,造成的损失也达到高峰。

5.3免疫抑制因素影响:由于光照、温度的不合理,使鸡只处于免疫低下或免疫抑制状态。该批鸡由于光照不足、晚间采食量受限制及其冷应激等。

综上所述:该批鸡由于环境因素(采食不足、光照不足、温度过低),使鸡只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到疫苗接种的反应强度,使应激增强,导致疫苗病毒在组织中过度复制,其间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感染与大肠杆菌等多种病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该病造成严重损失的根本原因。

鉴于上述原因,防治方法应以加强环境管理、防止免疫抑制及应激,恰当的时机应用恰当的疫苗。防止多重致病因素的综合存在。

上一篇: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技术 下一篇:甜糯玉米栽培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