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高校英语教学的母语文化渗透

时间:2022-07-14 12:29:35

剖析高校英语教学的母语文化渗透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离不开文化背景。这一点从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兴起之后便被广大英语教学者接受并广泛应用。一大批学生不仅掌握了英语语言本身,而且全面了解了英语文化中的各个方面,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等故事到情人节、圣诞节等各种节日,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到英美的日常生活习俗无一不晓,造就了一大批传播西方文化的对外交流人才。跨文化交际的宗旨是平等,只输入目标语文化,忽略母语文化的输入,造成了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偏离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平等宗旨。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1.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需要。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以培养其文化意识为首要任务,文化意识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这种理解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国现在普及英语教育,无论是高考、考研还是职称晋升,都需要英语,汉语课程却很少开设;我们对西方的文化、习俗如数家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不甚理解,更谈不上用英语表达了;我们每年都举行西方的万圣节化装舞会,却不知道中国传统的中元节都有哪些习俗。所以,加强中国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保护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为迫切。

2.加强传统道德观念培养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及大众所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引导着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走向和人文情操。但现在很多“80后”、“90后”都是吃着汉堡喝着可乐说着“yes,no”长大的。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很多人信仰缺失,近年来不断出现集体冷漠事件。在课堂中渗入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学生多元化平等文化观培养的需要。

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等各种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多元化格局。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冲突又互补。只有批判地吸纳目的语文化,弘扬母语文化,才能真正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只有平等,双向的文化交流才能实现沟通的双赢。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彼的文化观(目的语文化),而且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母语文化),增强民族文化平等的自觉意识。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导入策略

1.调整教材,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比重。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大部分选自英美出版物,都是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有关的文章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反映中国文化的文章了。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交流时,可以很流利地表达yellowstonenatioanlpark(黄石公园),对中国的宝塔(pagoda)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所以我们应该改革现行教材,加大中国文化比重。

2.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目标,设立科学的培养方案。

我们目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要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载体,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等知识,而对于中国本土文化只提了一句: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介绍性的文章。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目的语文化,忽视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使用外语导出本土文化的意义。所以,改变现在过分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专业的设置,加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迫在眉睫。

3.教师加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增强英语表达能力。

英语教师是英语语言及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教师自身必须有极深厚的文化功底、渊博的知识,上课时才能够旁征博引,给学生正确有力的指导。英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加强业务进修,在平时课堂上将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进行对比讲授,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

4.教师应用实例。

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备课一定要下足工夫,比如在“21世纪大学新英语”中loveworksmiracles引入了西方文化、《圣经》中爱的真谛,Loveispatient;loveiskind;loveisnotenviousorboastfulorarrogantorrude.Itdoesnotinsistonitsownway;itisnotirritableorresentful,itdoesnotrejoiceinwrongdoing,butre-joicesinthetruth.Itbearsallthings,believesallthings,hopesallthings,enduresallthings.Loveneverends,爱的真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不是单纯指爱人之间的爱,而且包括对父母,对朋友,对理想,对生活,对你热爱的一切的东西的爱,这些高于爱情的东西。课文A的主题是helpingothers,孟子(Mencius)在《孟子•公孙丑》一章里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之心”的性善论,并由此引出了四端:Humansbynaturehavefour“in-cipienttendencies”、Theheart-mindofcompassion(恻隐之心),therootofhuman-heartedness(仁之端);Theheart-mindofshameandaversion(羞恶之心),therootofappropriateness(义之端);Theheart-mindofapologizingandyielding(辞让之心),therootofritualpropriety(礼之端);Theheart-mindofproandconattitudes(是非之心),therootofwisdom(智之端)。人之是有四端也,犹其是有四体也。由抢救落水儿童,我们看到人都有恻隐之心,课文中帮助陌生老太太的Joe,就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与恻隐之心的人。这样引入课文,性善论与西方originalsin(原罪)相比较,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洗礼。

四、结语

外语教学,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而且包括文化教学;不仅要引入西方文化,而且要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平等的文化意识,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要解决目前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必须在英语课堂中导入母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传承中国文化,使之与世界人民共享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的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上一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下一篇:提高基层水管单位财务监管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