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课项目化教学创新

时间:2022-07-13 07:18:20

高校钢琴课项目化教学创新

钢琴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个别课是一个教师在同一时间只面对一个学生,传授适合其自身特点及其进度的教学内容;小组课和集体课则是一个教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面对的是8、9个学生甚至更多的学生,传授相同的教学内容[1]。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各个专业领域中实施广泛,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领域中,实施项目化教学还是比较罕见,笔者作为钢琴教育工作者,认真比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大胆实施项目教学法。

那么什么是项目教学法呢?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其基本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的学习形式来开展;有明确的任务予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其教学的内容是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担任促进者、指导者或者参与者的角色;让学习者掌握在遇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这个技能[2]。钢琴教学方法很多,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到钢琴教学来,借鉴项目教学法的优胜之处,笔者对项目教学法和钢琴各种教学法进行比较研究之后,以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为例,采用小组课教学,并在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目前已有两个学期,初见成效,在此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原因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情况。

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高考的三A线大专生,这类学生都是出自高中的文科班,其特点是比较文静,自我约束能力和意志力比较强,文化基础稍好,理解能力较强。但对音乐感受能力及反应能力比较迟钝,左右手的平衡与协调力稍弱,对钢琴认知是空白的,零接触,是进入学院才开始接触钢琴,对钢琴的学习还处于一个启蒙阶段。在校期间,钢琴基础课开设是三个学期,每周两次课,每次课是2节课连堂,因此就以每次课作为一个课时来设计教学内容。一般每个班有35—40人,实际情况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授课形式只能是小组课或是集体课。

(二)分解项目教学法各项特点,与钢琴基础课教学挂钩起来。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化解贯通到钢琴基础课中:①以学生为中心;②8、9人一组;③相同的教学内容:内容即是项目、任务;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分成若干个教学项目,解决好了这些项目,教学重难点就解决了,教学目的达到,学生弹奏的乐曲就成型了;⑤练习法:学生直接参与这些项目练习的全过程,钢琴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⑥教师引导学生:即是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担任促进者、指导者或者参与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可见,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中进行钢琴启蒙教学,采用小组课的授课形式,使用“项目化”教学是可行的。

二、选定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及教学项目

(一)精心选定教材。

普遍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校前对钢琴的认识都是一张白纸,没有不良的触键习惯,考虑到她们的自身特点,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和意志力,可直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基本技术训练上,例如良好的触键习惯:手指在钢琴的站立触键点正确到位;手型端正;某个手指站立时腕部会放松,其他手指自然贴键,手型不变,不僵紧等等;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比较文静,自我约束能力和意志力比较强,文化基础稍好,理解能力较强,就从三方面去训练和开发她们的手指机能,即手指独立能力上,技巧上,综合能力的成品小型乐曲表现上。虽然钢琴启蒙的教材极多,但最后选定的教材是:《哈农手指练习》手指独立能力的训练;《车尔尼Op.599》钢琴触键技巧能力的训练;《高师钢琴基础教程一、二》成品小型乐曲的训练。

(二)科学制定教学项目,做好课时安排。

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课开设3个学期,共98学时,每周四课时,分两小组上课,约上48—55课时,划分《车尔尼Op.599》内容上24课时,《高师钢琴基础教程一、二》内容上24课时,《哈农手指练习》贯穿到每次课时中进行,要求每次到钢琴上就必须要练习。《车尔尼Op.599》的学习,不必像少儿学生那样每首都必弹,根据课时计划,在100首的练习曲里面挑选,精弹约24首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练习曲。同样在《高师钢琴基础教程一、二》的教材里面也精弹24首乐曲,与《车尔尼Op.599》技术相当程度进行配餐调节。

三、项目教学法在钢琴小组课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钢琴课教学一般的步骤

钢琴课教学一般的步骤就是手指练习(哈农练指法)回课(检查上周作业)新课教学(下周作业)小结,其重要的就在回课和新课教学环节上。

1.手指练习:只是为了巩固好手型,加强手指的独立性,在弹奏中臂部、腕部的放松。

2.回课,也就是检查上周作业:①根据上周作业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新的要求:背谱,完整,流畅性,乐感。②让学生在课堂纠正弹奏中错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触键上的,节奏上的,音色力度的把握是否到位。③让学生对改进的要求再做一次检查弹奏。

3.新课教学,也就是下周作业:学生分析作品训练节奏和节拍(速度)教师示范讲解再指导分析作品,指导学生怎样视奏,分析作品,解决技术问题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小结,先让学生复述一遍上课的内容,存在哪些基本问题,课后需要加强练习哪些重点部分,然后教师再补充学生总结中有不足和遗漏的地方。课堂教学是钢琴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教学形式,大致有讲授法、谈话法、指导法、示范法、观摩鉴赏法、练习法、发现法[3]。下面笔者以新课《车尔尼Op599》No45教学为例,将钢琴教学中的几种方法融合进“项目教学法”中,使钢琴多种教学形式与项目教学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贯通和融合。

(二)确定项目名称和内容: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

1.项目名称:学弹《车尔尼Op599》No45。

2.执行时间: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学期第十四周

3.项目目标:掌握以下四种节奏音型及熟练弹奏此练习曲。

4.学时安排:2学时

5.必备知识:各个手指的独立性好,熟悉G、D大调音阶,正确弹奏跳奏,左跳右连奏法,右跳左连奏法,落提动作在乐句中的表现。

(三)项目设计:即教师组织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任务,此环节教师示范弹奏《车尔尼Op599》No45。

2.学生分析曲谱,找出弹奏难点。

3.教师带领学生解决难点:

首先从钢琴谱的节奏上进行分析:是左手和右手的“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四”还是与之相反的“四对一”,“三对一”,“二对一”的节奏音型,并逐一练习;以四小节一个练习单位,读①②③④节奏谱,并把钢琴谱的全部节奏抽取出来读,能把这些节奏用左右手拍击出来;其次是旋律分析:左手指法训练,哼唱低音谱旋律;右手指法训练,哼唱高音谱旋律;两手合奏,可念读节奏,心里哼唱高音谱的旋律。此环节教师示范慢弹,也同时强调要求学生也要慢练。最后是触键时注意跳奏和连奏的区别,休止符,21—24小节左手指法和连奏动作。学生自己进行小结。

(四)项目实施:即学生练琴过程。

1.练琴要求,第一步读节奏谱,对①②③④节奏型的把握到位;用左右手拍打节奏练习。第二步,慢练,注意弹奏时区分好跳奏和连奏,及乐句的动作要求,以四小节为一次练习单位,左,右手分手反复练习,再双手合奏。第三步,慢练,扩大到八小节练习,也就是1—8小节,9—16小节,17—24小节,25—32小节共四次练习。第四步,慢练,再扩大到1—16小节A段,17—32小节B+A′段练习。

2.学生的练琴计划,填写在实施过程中任务卡:课后保证每天练琴时间不低于45分钟,按照上述练琴要求执行,填写每天的练琴进度等。教师在评价中要参考的一个任务卡。

(五)项目评价:即隔周回课。

回课,采用观摩鉴赏法,学生经过一周的练习之后,相同的练习曲已经很熟悉旋律,每个学生之间的弹奏差异性就很容易听出来,一组学生中让每一个学生轮流演奏相同的曲子,让其他同学听完后进行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给分。这样执行可以锻炼学生的耳朵的听辨能力及锻炼学生胆量。教师登记下表。适当地鼓励有进步的学生,表扬其勤奋练琴的精神,对乐感好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也以鼓励为主;对音乐感受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要多引导其音乐乐感的训练,如走路时自己心里可默念“一二一二”,听音乐时身体跟着节拍舞动等办法去解决。动员和号召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反复地慢速练习一首曲子,每天能够保证足够的琴点时间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提高自己的钢琴技能的训练和学习。

四、结语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是学生的益友,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整个活动既是学与用的互动,也是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在角色上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促进者、咨询者。通过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还是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在掌握了学习钢琴的方法,推动其钢琴弹奏能力的进步,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只增不减,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我们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在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的前提下,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同时,多方面思考本职教学工作,全方面促进高职高专教学教改工作。

上一篇:学前美教老师应具备素质 下一篇:高职美教理念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