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芝:一位民办校长的“教育梦”

时间:2022-07-13 06:28:12

魏晓芝:一位民办校长的“教育梦”

二十年来,她站在幼儿教育的舞台上默默耕耘着,创办了武陟县第一所正规的民办幼儿园,创办了武陟县第一所私立寄宿制小学,孜孜不倦地为教育事业发展努力着。她就是河南省武陟县超前幼儿园园长、育杰学校校长――魏晓芝。她告诉我们: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用心去做可以创造一片天地,敢于追梦就能够收获快乐富足的人生。

缘 梦

送孩上学 发现全县竟没一所像样的幼儿园

改革开放初,嗅觉敏锐的魏晓芝最早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她毅然从县第一造纸厂辞职,和丈夫在一间20平方米的房子里开办了“时新照相馆”。由于小两口经营有方,加上当时县城照相馆数量少,生意出奇的好。仅仅一年,他们便扩建了店面,同时更名为“华丽照相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到1993年时,“华丽照相馆”已经开设了2家分店,雇用了14名员工,生意蒸蒸日上。那时,武陟人只要一提照相,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华丽”。 一晃十几年过去,日子过得充实富足。1993年,魏晓芝的儿子到了上学的年级,为了让孩子进一所较好的学校,她跑遍了县城所有的幼儿园。可让魏晓芝吃惊的是,全县仅有一所相对正规的公办幼儿园,至于那些民办的幼儿园,实质上只是些保姆式的家庭庭院,根本谈不上学前教育。

在魏晓芝的理念里,学前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及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动手能力,但现实状况是学前教育要么办成了小学教育,要么办成了家庭庭院式的看护所,和她的理念差之甚远。那一刻她下定决心:要办一所让人满意的幼儿园,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真正的学前教育。

寻 梦

敢想敢干 办出全县第一家正规民办幼儿园

“办幼儿园”的想法一说出口,就遭到了家人及亲朋的强烈反对。“放着那么挣钱的照相馆不好好干,瞎胡折腾啥?”几乎所有人都这样劝道。但是,从小性子就执拗的魏晓芝认准的事,任由谁也劝不住。

苦口婆心说服了自己的丈夫后 ,顶着各方压力,魏晓芝毅然把经营多年的照相馆转让出去了,并拿出积攒多年的资金,开始跑申报、租场地、招募教师、装修校舍、购置设备、教具。经过近乎一年的筹建,1994年8月,在一家倒闭纱厂的基础上,那个有着6间教室,10名教师,占地500平方米的“超前幼儿园”开园了。当年,幼儿园就招收了122名学生。

幼儿园创办之初,魏晓芝高价聘请了两名专业幼儿教师对年轻老师进行“传帮带”,她自己也亲自授课,教学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游戏互动、激励诱导、寓教于乐”为主的新型素质教育、养成教育教学模式。

老师们在她的影响和引领下,用心钻研学前教育,这些为超前幼儿园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同时,为学习先进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她还多次到上海、江苏等知名幼儿园参观学习。

仅仅三年,由魏晓芝创办的超前幼儿园就声名鹊起,在该县诸多幼儿中脱颖而出,成为享誉豫北,辐射中原的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追 梦

勇于攀登 她又办出享誉全市的知名小学

眼间,“超前幼儿园”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家长们却不愿让孩子离开魏晓芝,有人就玩笑着说:“晓芝,你再办所小学得了!”魏晓芝却把这句玩笑话当真了。1996年,魏晓芝和丈夫筹资100多万元,大胆地创办了武陟县第一家私立寄宿制小学――育杰学校。

办学伊始,魏晓芝亲赴全省各大师范类院校招贤纳士,充实师资力量,并带领教师到江浙等发达地区的知名学校参观学习,她自己还到清华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修班学习进修。

在魏晓芝看来,小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只注重书本教育,不重视能力素质培养,孩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为此,她确定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育人理念,把学生品德、能力、习惯、特长的培养作为育杰学校的培养目标。

每学期开学,魏晓芝都会亲自给新生上第一节课。通过四幅画,即“孩子刚出生时,父母为孩子看病时,父母陪孩子一起看书时,父母送孩子上学时”四个场景和穿插的形象视频,讲述父母抚养孩子成长的辛苦和不易,让刚入学的孩子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激励教育”是魏晓芝的又一理念,育杰学校的每个班级都设置有“身边榜样”、“优秀学生”、“优秀少年”等荣誉,使得孩子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奋勇争先,活动中不甘人后。

同时,她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培养。在育杰学校的第二课堂里,成立了葫芦丝、钢琴、古筝、舞蹈、书画、球类、棋类等多达十几个兴趣小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就不存在坏学生!”魏晓芝说,有一年学校初一有个班不好管理,调皮捣蛋的学生特别多,换了几任班主任都行,魏晓芝就亲自去带这个班。在母亲节那天,魏晓芝偷偷把全班32名学生的床单、被罩统统拿回家洗了个遍,洗完晾干后又亲自为他们一一换上。这件事之后,这个班不乱了,原先调皮的“坏”学生也不捣了,“先进流动红旗”第一次挂到了这个班,在当年的期末考试中这个班的学生更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不仅重视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魏晓芝同样不遗余力

1996年,育杰学校建立微机教室,开展电脑教学,这在武陟县是第一家,在当时引起轰动。2001年,她又融资400多万元扩大办学规模,发展到6个年级28个班,教师由原来的30名增加到了80多名。同时,在全县第一个在小学开展全英语教学,第一个聘请外教,第一个建立校园电视台,第一个在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等诸多“第一个”均发生在育杰学校,学校的硬件设施始终走在该县乃至焦作市的前列。

近年来,民办学校都在扩招,生源竞争激烈,育杰学校却一反常态,在极力控制办学规模。对此,魏晓芝给出的解释是,办学要精益求精。育杰学校位于城区中心位置,占地面积已无法扩大。如果生源不断增加,学生的个人活动空间就会相对变小,教学质量也必将受到影响。因此她宁愿缩减招生名额,也要保证让孩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事实证明,魏晓芝的办学理念不但正确而且超前。也正因为如此,育杰学校的各项工作连续多年都走在该县同行前列。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学生韵律操、学校特色培养、孝亲敬老活动、安全教育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称赞和推介,育杰学校成了享誉焦作市的知名小学。

桃李满天下 追梦人仍在扬帆远航

二十年艰辛创业,魏晓芝已然桃李满天下。她创办的超前幼儿园、育杰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最具创新力榜样学校”、“河南省民办教育名片学校”、“河南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焦作市社会力量办学五强”等多项荣誉,连续8年被评为“焦作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

魏晓芝个人也先后荣获“河南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河南省最具创新力榜样人物”、“河南省民办教育领军人物”等十余项荣誉称号。并当选为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幼儿教育委员会理事、武陟县第七届政协常委。

“领导们的肯定对我的工作是鞭策,荣誉只是逗号而不是句号。”魏晓芝说,她一直在关注着幼儿和小学教育,关注那些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人,今后她要更加努力,在回报社会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正如魏晓芝所说,多年来,她努力工作同时,也在用心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利用手中的教学资源,她积极安置青年就业、扶持青年创业。据不完全统计,育杰学校先后接纳了上百名优秀大专院校毕业生来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保育员、炊事员、司机、电工等岗位也为社会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还有不少在育杰学校工作过的有志青年,在她的鼓励和支持下,运用在育杰学校学到的管理经验,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同时,每年的助残日,魏晓芝都要带领全体教职工为残疾儿童捐款捐物。此外,她还先后资助10余名贫困生完成小学学业,为20多名单亲家庭孩子减免学费。汶川地震时,她更是慷慨解囊,为灾区捐助捐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板仓先生杨昌济说过:“自避桃园称太古, 欲栽大木柱长天”。魏晓芝则说:“我最大的收获是事业有成,我最大的幸福是家庭美满,我最大的梦想是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好的教育,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笔者认为,二者言语虽有不同,但其精神内涵却是相通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武陟县委宣传部)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促进其他学科高效学习探... 下一篇:初级日语词汇粤日对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