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港建设能源基地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7-13 06:25:49

洋浦港建设能源基地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海南能源需求主要依靠外来,供需矛盾突出,以进口能源为主导的多元优化配置将成为今后能源组合特点。对建设洋浦港能源基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该能源基地的建成将会缓解珠三角、环北部湾能源供需矛盾,同时利于拉动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洋浦港;能源基地;可行性;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14-02

能源基地是指以发展能源及相关产业为基础和特色的地区,包括能源的生产、加工、转换、输配、贸易和相应的服务。随着国际经济跨越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不应求已成为制约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解决该矛盾的关键所在就是利用港口建设能源基地。现代意义上的能源基地不仅区别于以生产为主体的传统能源基地,而且还出现了利用港口优势,将临港城市作为能源中转、加工转换和供应基地,如英国北部港口城市阿伯丁,利用北海油气资源开发,将其作为办公、科研、油田设备制造和后勤基地,使城市得到迅速发展。能源基地的建设缩短了能源地与消费地间的距离,利于形成以进口能源为主导的多元优化配置的能源组合结构,依靠海运和港口,便于能源的大进大出;同时利于海南西部增长极核的形成,通过其扩展效应,拉动海南经济,辐射泛珠地区及环北部湾地区,从而推动经济全面发展。

一、洋浦港能源基地的概况

1.洋浦港建设规划。洋浦经济开发区位于海南西北部的洋浦半岛上,面积3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是海南岛西部工业的龙头、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其定位为“一港三基地”:面向东南亚、连接北部湾、背靠华南腹地的区域性物流和航运中心,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商业储备基地、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经国务院批准,洋浦开发模式由外商主导开发转变为政府主导开发,为洋浦投资环境的提升提供了保证。

2.洋浦港能源基地定位。洋浦能源基地应走以能源中转和加工基地为主体的特色之路。毗邻东盟贸易区,靠近国际主航线,洋浦是距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区域最近的深水良港和油气化工基地。建立洋浦保税港区,有利于洋浦建设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石油商业储备和战略储备基地,可为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国际采购、国际配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以及开采船舶的维修、补给等服务。同时地处东南亚至东北亚国际海运主航线的中心位置,利用该优势,抢占东南亚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新的制高点,推进国家环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洋浦石油储备基地目标市场分三类:一是港澳台及内地部分省市;二是东亚地区包括日本、韩国、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三是产油国的海外储备基地,从事石油仓储业务,赚取更多石油利润。

二、洋浦港建设能源新基地必要性

洋浦临港建立油气综合开发基地,除了其具有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外,无论从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还是从国家战略以及安全的角度考虑,都有其建设的必要性:

1.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有巨大需求,鉴于中国陆地开采能源的空间已经不大,中国石油开采的潜力已经转向海洋。而受土地、交通、水资源、环境容量等因素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大规模能源、资源型加工产业等受到限制,为洋浦发展油气化工和石油储备为主导的能源基地创造美好的前景。洋浦港建设能源基地对于实施通过海南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环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同时推进泛珠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实现能源组合结构的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洋浦港是离马六甲海峡最近的中国深水良港。阿拉伯国家生产的石油可通过大船进入洋浦保税港区,在免进口税、区内交易税、增值税的便利条件下,经过仓储、加工、交易,再随水转运到其他口岸。目前,已有7万吨和5万吨小船,通过洋浦港将石油产品转运到内地和东南亚等地,香港部分欧式石油成品也通过该港口分运。自2003年起,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石油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对进口石油依存度已达36%。预计在2010年和2020年,中国每年需要进口原油大约为1.5亿吨和2.0亿吨,进口依存度高达50%。中国能源供求远景已不容乐观,在洋浦建设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基地,反映了新时期的能源发展观和能源安全观,符合中国能源市场日益开放的趋势,优化能源配置,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3.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大型港口建设能源基地的成功之处都是以强大的临港工业为依托。海南根据港口优势和自身滩涂陆域等特点,坚持发展集约化高效龙头企业,配置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蓝色世纪”,世界各国纷纷在沿海投入巨资,加大海洋开发力度,作为中国南部唯一的30万吨级码头洋浦港具有强大的后发优势,通过建设洋浦能源项目,必将带动南部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策应海南省的“一省两地”和“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联动相互呼应、共同发展。

4.南海石油开发战略的需要。南海油气开采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技术、资金方面已无问题,各方面时机已基本成熟,只是缺乏必要的后勤保障和储运、加工基地,从这一点看,海南的洋浦港最有条件成为中国南海油气综合开发基地。开发南海,迫在眉睫,难在南沙。目前,周边国家在南沙的开发呈现先动、主动的态势,已使中国处在十分被动的状态。海南岛应成为中国推进南海油气综合开发的后方战略基地,洋浦能源基地的建立,是这一后方基地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洋浦不仅是南海油气综合加工基地,同时也是南海油气勘探开发的支撑基地。洋浦自由工业港区要生产开发南海所需要的海上钻井平台及相应的配套机械和海底油气管道的支架等,并成为南海开发所需各类机械设备的备品、备件的存储基地。

5.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经济。海南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原煤的90%以上从省外调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造成地区烟尘污染的进一步恶化。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费的矛盾突出,为了实现海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能源组合,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建立集约型能源消费方式。在洋浦港建设能源基地是解决使用煤炭污染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洋浦港能源基地的可行性

1.丰富的油气资源,能满足能源需求。洋浦近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海南文昌、崖城、东方等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油气田14处。这些资源有利于洋浦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油气化工基地和石油商业储备基地。目前已建成中国南部唯一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大力发展以乙烯为龙头的石化工业,鼓励和扶持国际资本进入,促进国际能源合作。南海油气资源极为丰富,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300亿吨之间。而距洋浦200~300公里的南海莺歌海盆地,现已探明天然气储存总量约6 000亿立方。洋浦周边地区天然气生产能力2005年达到60亿立方米,2010年将达到187亿立方米,2015年将达到257亿立方米。其中,海南省管辖海域可采天然气总储量达4万亿立方米,石油达20亿吨。已探明和正在勘探的近海整装气田离洋浦的直线距离一般都不超过200公里。洋浦港能源基地是对中国自然资源充分和合理的利用。

2.优良的港口条件,能满足能源进出。洋浦经济开发区三面环海,深水近岸、陆地平缓、纵深开阔,深水岸线约50公里,具有环北部湾地区枢纽港的最佳条件,可建1万~30万吨码头泊位80多个,现已修建24个,其中深水码头14个;开发区内腹地辽阔,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适宜大工业布局;洋浦港是天然深水避风良港,也是国家一级开放口岸,处于东亚和东南亚国际海运主航线中心,可以充分发挥整合国内外资源和市场的枢纽作用;粤海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把洋浦与内陆紧密联接在一起,扩大洋浦的经济腹地和辐射范围。

3.优越的区位条件,可建设能源中转基地。洋浦半岛北临琼州海峡,西对北部湾,处于新加坡―香港―上海―大阪国际海运主航线的中间位置,距广州488海里、香港389海里、马六甲海峡1 329海里、日本大阪港1 693海里,是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的海运第一节,处于环北部湾经济圈最佳位置,成为“海上东盟”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有利于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洋浦港可凭借其丰富的海域油气资源、深水条件、广阔的陆域及自身的低运营成本,与日本、韩国等强国竞争,跃身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石油中转基地之一。

4.能源储备基地用地充足,利于未来发展。洋浦半岛基本不宜农耕,荒地多而人口少。新的规划区范围从以前的31平方公里扩大到69.04平方公里,基本上为荒地,有广阔的建设用地发展空间,为洋浦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储备,其具体范围为:东到儋州湾,西到北部湾岸线,南到洋浦鼻,北至三都镇部分用地。洋浦半岛地势平坦,标高适当,基岩,地基稳固,承载力高,建筑成本低,适宜发展大型工业,是理想的工业用地。

四、小结

洋浦建设能源基地是实现洋浦现代自由工业港的必然选择,也是洋浦定位为能源港的发展路径。从项目本身来看,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从地区发展来看,首先增加了就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带动相关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国民经济效益,促进腹地经济的发展与联系,改善海南省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其次大大降低了能源污染。从国家角度看,满足国家能源需求以及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进国家南海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要坚持科学规划,扩大对外宣传,同时积极招商、引进项目,采取多渠道的融资来加强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洋浦经济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EB/OL].洋浦政府网,2006.

[2]洋浦经济开发区概况[EB/OL].洋浦招商网,2007-08-01.

[3]迟福林.建设洋浦自由工业港区的建议[J].港口经济,2005,(5).

[4]周正平,赵叶苹.洋浦筹建中国首个商业性石油储备基地[EB/OL].慧聪网,2007.

[5]洋浦经济开发区概况[EB/OL].www.yangpu.省略/data/news/2007/08/1303/.

[6]王海洋.洋浦定为以石化和港口物流业为主的开发区[N].现代物流报,2006-09-08.

[7]刘群.海南油气战略从洋浦起步[N].中国化工报,2006-05-30.[责任编辑 吴明宇]

上一篇:基于DEA和AHP的黑龙江省城市竞争力评价 下一篇:重庆汽车物流存在问题与对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