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教育的升级版

时间:2022-07-13 04:35:18

打造中国教育的升级版

1900年前后,马克 ・ 科特迪瓦等一批法国艺术家曾幻想世界上将会出现学习机器,只要把书本塞进机器,知识就会直接被“灌输”给大脑。100多年过去了,世界上至今也没有出现法国艺术家所描述的学习机器,我们的教育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样一个美好的幻想,代表着前人对于教育革命的一种愿景,我们不能嗤之以鼻。虽然学习机器的预言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1946年世界上出现的第一台电脑埃尼阿克(ENIAC)和1969年世界上出现的计算机网络“阿帕网”(ARPAnet),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近年来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性增长,使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一种全新技术与服务的社会生态环境,教育将何去何从?这值得我们思考。

郭善渡老师在本期《变革教学模式 已是当务之急》一文中指出,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引进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强大的“教育生产力”作用和效益的障碍。我们正处在一场教育变革的过程之中,一种全新技术与服务使教育适应于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态环境。人类在适应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自然进化完成了对自身的改造,使人类的大脑机能日益完善,具有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这为人类能够主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打下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类的灵感与智慧闪耀着无尽的光芒,人类通过个体的贡献与传承完成了对精神世界的构建。从被动使用到主动创造的过程中,不管是相对于物质世界的工具,还是精神世界的技术,人们都需要重新认识工具和技术的使能作用。

全新技术与服务的社会生态环境必将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加速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本刊STEM教育系列连载,一直在关注如何突破传统的课程观念,探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本期连载文章从STEM整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系统教学观的角度,探讨了STEM教育的活动模式。

当前,新技术如雨后春笋――云技术、物联网、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新的学习模式层出不穷――联通主义、个性化学习、混合学习等,所有这些都是基于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及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生态环境。由“教育生产力”推动的“教育生产关系”的变革,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必定是深远的。在此背景下,本期专题策划《破解教育难题的战略选择》,聚焦“三通两平台”建设,重点关注打破传统教育形态的实验――“翻转课堂”、“半天授课制”、“电子书包”、 “未来课堂”、 “国家教育云”、“北京数字学校”等。这些实验必将星火燎原,推动破解“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等教育难题。

展望未来,基于一种全新技术与服务的社会生态环境将推动打造中国教育的升级版。登高望远,或许在未来的100年内,随着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及生物计算机的发展,学习机器这样美好的愿望可能会有实现的一天,我们的教育形态也将完全改变。

上一篇:究竟是什么撩动了他/她的心弦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