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时间:2022-07-13 10:48:23

市政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摘要:市政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不仅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有些工程的兴建,将使周围环境发生明显改变。因此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是市政施工人员在进行规划建设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开发程度;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市政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相当的影响。我国的市政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市政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

一、市政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市政工程本身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性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市政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和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素,其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其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市政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

二、市政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分析

1、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3、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4、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5、对多泥沙河流,水库回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不仅减少蓄水库容,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影响航运。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拦门沙而影响泄流。因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对下游河道可能造成冲刷。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的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等水上保持。另一方面水库的合理运行也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有效措施。

6、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大的水域能改变附近地区的小气候(多雾、降雨形态变化、气温变幅减小等)。并使枢纽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

7、库区的文物古迹可能被淹没。

8、对库区人群健康会产生影响,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加,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

9、由于水库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三、对于市政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补救措施

1、研究设计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眷水或排水工程,研究设计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措施,研究设计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提高水温的工程措施。

2、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合理调节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如污水深水排放工程,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调节工程,增加枯水流量,保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等,研究设计水体增氧的建筑物。

3、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以及防治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

四、市政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做好市政工程的勘测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加大环境保护和管理力度。在市政工程项目立项前,要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做好项目勘测和论证工作,优化设计,尽可能避免对动植物、水生物的不利影响,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和补救措施。

2、更新环保观念,建设生态工程。市政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与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建设相协调,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环保观,加强市政工程无序开发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制定环境友好型市政建设规范,采取强硬措施确保河道不会因工程建设出现断流,给河中的水生物预留过坝、过闸通道,以保护水生生物资源。

3、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市政工程建设必须制定完善的移民政策和措施,把移民安置与经济发展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除了给移民补偿足够的迁移建设资金外,还应组织对口支援,把移民安顿好,不能因工程建设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也不能因为移民搬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4、合理规划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在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及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航运交通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

结束语:

市政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还要加强气、水、声及固废控制管理等方面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市政工程开发建设中要更新观念,创新模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使市政工程成为利用水资源、发挥综合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为人民造福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唐会燕.浅谈市政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4).

[2]綦振国.市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3]厉占财.市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1).

[4]陆佑嵋.中国水电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二峡建设,2005(1).

[5]高季章.中国水力发电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02 (8).

[6]方子百.水利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与量化[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7.

[7]林海燕.市政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07/6.

上一篇:基于生长曲线模型的公路网规模预测 下一篇:浅议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