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日记”飘出习作精彩

时间:2022-07-13 04:12:52

“漂流日记”飘出习作精彩

日记常常是自己写自己看的,能不能变换思维——变为学生同写同看呢?我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稍作调整,每组5到6人,同组共用一个日记本,每人每周在日记本上写一篇日记,“相约星期一”为交流日。这种“漂流日记”为日记和习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用日记关照习作教学,尊重与呼唤童性,让儿童乐于习作,切实提高儿童的习作能力,让“漂流日记”漂出习作精彩。

一、乐于日记:交流评奖发表

交流:每天语文课前用几分钟,让学生当众说或读自己的日记,各说各的,然后,找一两个学生到台前说一说,找闪光点。或者每周用一节课,组织学生互相传阅日记,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触感,取长补短,进一步激发习作的欲望。

评奖:评出小组优胜奖和个人优胜奖,给以适当的精神奖励。

发表:鼓励学生多向报刊杂志投稿,教师要做好铺垫工作,一是给学生提供报刊杂志的QQ号或电子邮箱,这种发表是较高档的,相对难些;二是网上作文投稿,这就比较容易了。如“小荷作文网”,只要认真整理好自己的日记,留下学生自己的电子信箱,发上去不久,大多都会发表,发表后邮件还会通知学生本人,如果有指导老师,也可以署上名;三是有的学生不会打字,老师可以让学生本人或粉笔字好的人把进步的学生日记抄到黑板上或手抄报上;四是教师帮助修改后发表到校报上。

“漂流日记”有游戏的自由,表达的纯真,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他们的表达欲望达到高峰,如果加以选择、利用和重视,对儿童一生都是一个有益的转折。

二、善于日记:练主题变风格

(一)寻找主题练慧眼

翻开学生初期的日记,或如枯树枝,萧瑟无力;或像流水帐,繁杂无趣。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熟视无睹、麻木冷淡。生活中各种人物每天在扮演着生旦净末丑的角色,365天每天都上演着精彩生动的舞台剧,如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然变化的风起云涌,这些画面光写眼里看到的,充其量是照相,要有心里独特的感悟,要盯在一个点上,多做感悟,表达主题。但这种要求,不是教师生硬地去强加,而是在嬉笑声中,在七嘴八舌中,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日记主题。如我们班的学生,在日记中写了自己最近看的一本书,从书名到内容提要到书中的细节,抄了很多,让人看了头就知尾。在全班交流时,有的学生提出,还不如就写其中一个主题——母爱主题呢!在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引导下,该生以《血色母爱》做了修改:

开头:妈妈,人世间有多少蓬勃的生命因你而葱郁,有多少美丽的人生因你而绽放。

中间:小作者先写了书中见闻:在非洲一望无垠的沙漠上,雌鸟用自己的鲜血和肉喂养孩子的故事;接着写在大火中,母亲紧紧地搂住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被烧焦的事;最后,写自己的联想,联想到母亲如何关爱自己。

结尾:穿过千年的光阴,在繁华和贫穷之间,母爱永远是最真诚的温暖。

改后的日记,充满了真情,主题鲜明。

(二)变化风格求突破

小学生日记语言表达单一,往往通篇都是“口水语”;内容比较单调,写事的多,写其他的少;形式总是老面孔,不少学生的日记连词语、句式都惊人地雷同,也惊人地单调,几乎是记流水帐式。学生日记引导要得法,起初,重在入门,如开头、过渡、结尾、结构、句式等。始有法,终无法,不能让学生思维形成定势,学生入门后,引导学生开拓,写出不同风格的日记。内容上可以写叙事性日记:如伤心、高兴、难忘的事;可以写阅读日记,如读书笔记类的;可以写知心话,如“我想对你说”;可以写学习日记,如“老牛反刍”回顾一天学习的要求,突破的盲点;可以写绘画日记,如给自己的日记内容配上相应的图画,或找些剪贴画、看图写话等。从文体上来说,可以编童话、写小说、话科幻、编课本剧等。

如,我们班的同学在写“漂流日记”时,第一稿写“议厨房”,讲的是乡下奶奶和孙子之间讲炊具变化的故事,小组同学说素材很好,只是表述很平——司空见惯了!第二稿,他改成了剧本形式,通过人物对话展现时代的变化,后来还被发表在杂志上。还有一位同学写《我的天方夜谭》以连载的形式,写了自己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过去,到未来的历险过程,飘出了很多字内容,目前仍在继续。

写日记,也要有主题,有主题,散而不乱;写日记,也要求变化,有变化,才能有吸引力。

三、精于提升:化日记为习作

从培养学生的快乐日记着手,能有效解决学生习作中脱离情感实际、远离现实生活等诸多现实问题。通过自由、活泼、富有魅力的日记,淋漓尽致地表达真我,从而人与文互相折射,享受习作的乐趣。但日记不等于习作,如何将日记提升为习作?

第一,将日记中就事论事,平淡得像白开水的内容,加以补充,补充细节,补充相关事情的联想,补充自已的独特感悟。

第二,将日记内容进行组装,围绕一个中心,可找出相关材料进行二次组合,学会从父母的目光中看到亲情和期盼,从红绿灯的交替中看到对规则的遵守……

第三,组合别人的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为“漂流日记”上有五六个同学的日记,更接近自己的生活及习作水平,看同学的日记比看作文选及课文更易产生亲切感,但一定要注意不可以照搬照抄,同学的日记可以漂流,但不可以剽窃,他们的作品也有“版权”!

第四,化日记为习作。一定要看清习作题目及小要求,将日记进行变通处理,从而将日记化为习作。

总之,通过日记到习作的过渡,要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天地,选定特定的切入点,抓住自己的每一次心灵的律动,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要让学生走出自已的天地与祖国与社会与自然、家庭、他人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炫出精彩。

上一篇:巧用电子白板 凸显教学实效 下一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现学生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