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隐裂早期临床治疗

时间:2022-07-13 04:00:47

牙隐裂早期临床治疗

【摘 要】目的:观察牙隐裂早期临床治疗的效果,牙隐裂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牙体疾病,其牙面有细微而不易发现的裂纹,当其深度接近牙髓时常引起游走性牙痛及咬合不适。牙隐裂的早期症状不明显, ,常常被漏诊或误诊为牙本质过敏而延误治疗时机,最终导致牙体结构破坏和咀嚼功能丧失。方法:本文通过对36颗早期隐裂牙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树脂制作临时全冠, 对有牙髓炎及根尖炎等症状的采用根管充治疗, 最后所有患牙用永久性烤瓷冠修复。结论:牙隐裂越早发现, 治疗效果越好。治愈率及患牙保存率越高。

【关键词】牙隐裂;早期治疗;临时性全冠;永久性全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00-01

牙隐裂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牙体疾病, 其牙面有细微而不易发现的裂纹, 当其深度接近牙髓时常引起游走性牙痛及咬合不适。牙隐裂的早期症状不明显, 常常被漏诊或误诊为牙本质过敏而延误治疗时机, 最终导致牙体结构破坏和咀嚼功能丧失。本文通过对31例36颗尚未出现明显牙髓症状, 牙冠仍完整的早期隐裂患牙, 给予综合治疗并进行了临床观察和随访, 疗效结果满意,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3 年1 月至~2012 年11月我院口腔门诊31 例早期牙隐裂患者, 患牙遇冷、热敏感, 遇冷尤为明显, 咀嚼食物时常有一阵性锐痛或咬合不适,出现症状时间为数天至2 年。临床检查时, 牙面完整,无深龋或牙周袋, 牙合面常有与发育沟吻合并延伸越过边缘嵴不易发现的隐裂纹。隐裂的牙位分布: 上颌第一磨牙12 颗, 第二磨牙7 颗; 下颌第一磨牙8颗, 第二磨牙1 颗; 上颌双尖牙5 颗, 下颌双尖牙3 颗。

1.2 治疗: 牙隐裂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为创伤性牙合力, 确诊后先调磨对牙合过于高陡牙尖,及时对患牙行全冠修复性备牙, 取模,即刻做树脂临时保护冠,用氧化锌丁香油粘结固位后, 2 个月内每周复查1 次, 2 个月后若复查牙髓、牙周组织均正常, 即将临时冠换成永久性全冠修复。复诊时若发现隐裂牙出现牙髓炎症状, 即开髓行牙髓治疗, 观察4 至6 周, 无叩痛, 无牙龈红肿, 即可永久性全冠修复。

2 结果:

疗效评定: 成功, 患牙无自觉症状, 咀嚼功能良好, 检查牙髓活力正常, 无叩痛。X 线片显示: 根尖周组织正常。有效, 无自觉症状, 咬硬物时不适, 牙髓活力正常, 叩诊轻度不适。X 线片显示: 根尖周组织正常, 牙周膜间隙稍增宽。失败, 患牙出现牙髓炎, 经牙髓治疗,全冠修复后功能基本恢复。随访3~5 年不等, 成功25例, 占69.44%; 有效8例, 占22.22%; 失败3 例, 占8.33%。

3 讨论

牙隐裂是临床上常见的牙体硬组织疾病, 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劈裂、拔除。牙隐裂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防止隐裂加深, 维护牙齿的正常功能, 避免患牙劈裂造成牙齿缺失, 提高口腔咀嚼功能, 具有重要意义。

牙隐裂发生的原因: ( 1) 牙体硬组织发育的缺陷, 如深的沟裂或釉板存在。( 2) 磨牙负担较大的牙合力, 特别是第一磨牙处于力的中心, 发生率较高。( 3) 牙尖过高过陡, 当下颌侧向运动时, 导致牙创伤发生隐裂。( 4) 各种创伤。

早期确诊找出隐裂牙, 是牙隐裂治疗的关键之一[1]。牙隐裂初期, 裂纹往往很细微, 裂纹又常与窝沟相重叠,不易发现,临床上牙隐裂患者常常以患牙侧咀嚼时发生一过性疼痛来就诊。临床检查往往找不到疼痛来源,但有牙本质过敏、咬牙合不适症状,就要考虑隐裂存在。临床上一般用碘酊涂擦患牙牙合面如渗入隐裂纹中, ,再将棉球置于可疑牙齿的牙面上, 嘱咐患者咬紧, 若出现短暂的锐痛, 则可确认该牙有隐裂。

牙隐裂的早期治疗:一旦确诊牙隐裂, 征得患者同意后, 即行牙体预备, 先做临时保护冠。此方法目的之一, 为了保存活髓。 用棉球擦干患牙, 用氧化锌丁香粉粘固临时冠, 可诱使患牙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对保存活髓起着重要作用。目的之二, 可随诊观察,一旦出现牙髓感染症状,即做根管治疗, 再行永久性全冠修复。3例失败病例均为上颌双尖牙, 考虑双尖牙牙尖较陡, 一旦出现隐裂, 常以深入牙本质深层, 引发牙髓感染, 临床上应仔细检查患牙牙髓活力情况, 尽可能保存牙髓。

牙隐裂预防 由于牙隐裂对称性发生率高[2] ,因此预防性调牙合,对对侧同名牙及其对牙合牙锐利牙尖进行调整, 对患者进行口腔保健

指导(如嘱患者避免食硬物、咬瓶盖)等, 将会减少牙隐裂的发

生。在临床上我们对牙隐裂应尽可能地早诊断、早治疗, 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导致隐裂牙牙体结构破坏和咀嚼功能丧失, 同时要开展宣教工作, 使人们了解隐裂牙早期症状、自我诊断的常识和及时就诊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郑麟藩,张震康,愈光岩.实用口腔医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

[2] 徐金龙, 魏凌云.牙隐裂对称性发生率及其预防初探[ J] .广东牙病防治, 2004, 12(3): 208- 210.

上一篇: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包头市监狱在押囚犯中肺结核病人的DOTS管理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