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为什么不由自主

时间:2022-07-12 09:49:41

懒,为什么不由自主

如果你办事总是拖拖拉拉,干什么事情都懒得动,你不要觉得自己有多么怪,因为你的同类可以大把抓。不信?你就到我国的豆瓣网上瞧瞧去,一个名叫“我们都是拖拖拉拉症”的小组,其成员目前已经超过了2万人。虽然这些成员多数都抱怨因为拖拖拉拉或者懒得动,误了很多重要事情,但还是很难改掉自己的这个老毛病。当然,你的“知音”不仅网上有,身边有,在国外也是大把抓。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推测,大约有70%的大学生存在着拖拖拉拉问题,正常成年人中也有多达20%的人有这个毛病。

先前,人们大多认为,这种毛病的形成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人本身存在惰性。但前不久,美国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重新解读。她认为,这种所谓的毛病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这样做可以对抗我们内心的恐惧,而这种恐惧主要来源于对失败的不安。因为害怕把事情办坏和面对失败的结果,所以很多人就想通过拖拖拉拉来逃避任务,并在拖拖拉拉中寻找其他逃避任务的借口。搞笑的是,有时候拖拖拉拉的结果还不坏:该你完成的任务可能被转给其他人了,或者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事情已经不需要谁再去做了等等。拖拖拉拉给你带来的好处甚至会悄悄鼓励你下次接着拖拖拉拉。

但对于上述这些说法,加拿大科学家并不认同。最近,加拿大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拖拖拉拉并不是因为人惧怕失败,而是因为懒得动,而懒得动也不是因为人们心理懒,而是这些人身上缺少“运动基因”。科学家在对特别饲养的健康小鼠进行研究时意外发现,有些小鼠肌肉处的两个基因非常重要,它们对四处走动和专门的运动锻炼是不能缺少的,因为这些基因控制了一种能在人运动时发生转化的酶。如果没有这种基因,那么这种酶不能发生转化,小鼠就不由自主地变懒,既不善跑,也懒得动。科学家让肌肉内有和没有这种基因的小鼠进行了一项运动比赛,结果非常明显,没有“运动基因”的小鼠,不但不能坚持跑三五十米,而且在跑动开始,其懒懒散散的跑步姿势,就能让人一眼看出它们是哪一类。

科学家据此推测,人们懒得动,其实也是因为肌肉缺少“运动基因”造成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那些好动的人总是闲不住,在他人眼里,他们甚至是逞强好胜、没事找事的人;但懒得动的人,不但干事拖拖拉拉,除非是被逼无奈,他们似乎从不会主动去干些什么,似乎他们天生就是懒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活动范围缩小以后,人们运动的机会也减少了,所以一些人的“运动基因”就开始被废弃或者产生变异了,这种情况通过代代相传,后代人就越发懒得动了。

当然,要支持这个结论还需要对人肌肉里的“运动基因”展开研究。但即便人缺少了这种基因也不用烦心,因为人毕竟是人,人们会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并会调动主观能动性,促使自己自觉培养和提高运动意识,以此来弥补这个缺陷。当然,未来科学家把这个奥秘彻底破解之后,相应的解决办法也会推出。到那时,懒得动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也会变成 “没事找事”的人了。

(选自《百科新说》)

思考·领悟

课桌里塞满了试卷,快到上交的期限了,却一个字也不想写;讲台上老师侃侃而谈,讲的都是考试的重点,却一个字也听不进;书桌上凌乱不堪,都快没地方施展手脚了,却一点都不想整理。人总是懒懒的不想动,恋着枕头,恋着昨夜做过的美梦,恋着窗外清新的空气和叽叽喳喳的小雀儿。一颗心早就飞到了远方,真想把父母、老师“你怎么这么懒”的唠叨甩得远远的。一个人傻傻地坐在墙角看着苍翠欲滴的片片爬山虎叶随风翻动,突然那叶片间走出来一个摇头晃脑的小小孩。他说,我懒得动的原因是体内缺乏了一种运动基因。说完,还递给我一个装着七彩液体的小瓶子。我将信将疑,喝了三滴之后,顿时觉得体内有一股热流涌动,连走路都脚底生风了。之后,我突然像换了个人似的,什么都争着抢着干,甚至有点没事找事干了。老师惊呼:“拖拉大王改头换面啦。”父母更是睁大了眼睛:咦,怎么一下子像基因突变一样,懒基因全换成了勤快基因了?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懒惰与体内肌肉缺少一种运动基因有关。在未来,说不定真的可以研制出故事中那样的药物来改善人类的懒惰哦。

上一篇:表面的风光 下一篇:农村学校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