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阶级家庭的理财战略分析

时间:2022-07-12 09:03:22

工薪阶级家庭的理财战略分析

【摘 要】“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想必社会大众早已耳熟能详。投资市场起伏波动大,充满不确定性,所以,理财计划,尤其是家庭理财计划,切不可只注重收益而忽视风险,应结合考虑多种理财产品,合理规避风险,安全实现收益。

【关键词】家庭理财;工薪阶级;方案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31-01

百姓家庭虽然有穷有富,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富裕家庭在某些方而往往比贫困家庭的烦恼还要多,百姓家庭对付金融危机的办法没有本质区别。许多事实证明,很多家庭矛盾,通常50%源于“愚蠢”,另50%源于对“物质利益”的纷争,但防止起来却很困难,这也就说明了树立正确的家庭理财理念、掌握科学的理财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家庭理财的含义

所谓家庭理财从概念上讲,就是学会合理、有效地运用和处理钱财,让白己的财产实现效用最大化,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目标。简言之,家庭理财就是利用金融和企业理财的方法对家庭经济进行计划和管理,增强家庭经济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大家庭效用。

二、家庭理财的方式

家庭理财的投资方式归纳起来有13种,它们是储蓄、债券、股票、基金、房地产、外汇、古董、字画、保险、彩票、钱币、邮票、珠宝。其中,古董和字画具有丰厚的增值内涵,然而却需要丰富的鉴赏能力和专业知识,非普通百姓所能操作;邮票的收藏在百姓家庭中较为普遍,可将其作为投资,见效并非十分理想,作为个人的收藏爱好或许更加适合;外汇的运作受国际金融形势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较大风险;彩票,近乎赌博,也只能作为一种生活的调味剂。因此,最为常见的家庭理财方式还是集中在银行储蓄、债券、房地产、保险、股票几种工具的运作上。

三、工薪阶层家庭理财意识和策略

所谓工薪阶层,就是指以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也逐年增长,百姓也有了一定的积蓄,同时也而临医疗、养老、子女教育、住房等现实问题有待解决,社会中,包括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家庭都属于工薪阶层家庭,以下将针对收入,年纪和财产意识类型的不同对家庭理财的防范意识和对策进行分析。

(一)树立防范风险意识

理财其实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理财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和实践,以实现家庭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实现适合自己的生活目标。工薪阶层在参与理财活动时,应该客观分析自身的综合条件,设定合理的预期收益,同时坦然接受现实,理性地看待一时的得失。

(二)按照人生阶段、家庭收入层次和风险偏好分别投资理财分析

首先,合理的个人理财,需要根据不同的家庭财务情况和不同的人生阶段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制定理财的具体方案。

其次,目前根据普通的工薪阶层收入区间,我们将工薪阶层分为二大类: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对于低收入群体,我们建议其采取保守型策略,在资产配置中,以比较安全、流动性高的储蓄存款为主。如果某些家庭或个人生活负担较轻,也可尝试购买定期定投基金。对于中等收入群体,除基本的保值型工具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国库券外,还可以适当配置些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甚至是股票。对于高收入群体可以根据白身或家庭的风险偏好程度和情况,合理配置财产。

最后,根据家庭的投资组合状况可以粗略地将其风险偏好概括为二类:保守型、中立型和进取型。保守型家庭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差,在投资过程中追求“保值”,极力回避风险。因此,我们建议此类家庭持有收入型投资组合,增加定息性资产的比重,减少成长性资产的比重。中立型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二种类型中趋于中等,此类家庭要求其资产要有一定的增值潜力,风险在一定可承受限度内可以承受。因此,建议持有中性投资组合,其资产配置的比重为:成长性资产占50%-70%;定息性资产占30%-50%。进取型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强,因此可以持有积极增长型投资组合,其资产配置的比重为:成长性资产占80%-100%;定息性资产占0%-20%。进取型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强,可以最大限度的介入股票市场,参与股票买卖交易,在获取股息收入的同时,努力争取资本利得收入。然而,股票价格波动频繁,股票市场风险较大,因此,我们不建议家庭或个人把其全部积蓄用于“炒股”,甚至是负债“炒股”。

四、结语

资本是有机会成本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果我们不会进行合理有效地投资,资本运作的不恰当就意味着贬值,特别是对于当前中国储蓄市场火爆,金融投资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合理的家庭理财不仅可以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也能极大的带动国家金融市场,使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更加良好。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也会反哺在家庭经济上,使得家庭财产稳定增长,从而实现家庭财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陶开宇.工薪阶层的理财策略分析[J]财会研究,2007(6).

[2]钟本刚,盛朴工薪阶层个人、家庭理财概念与典型案例研究[J]金融经济,2007(18).

[3]景潇佳,盛珏.我国工薪阶层投资理财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4]黄良杰财务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议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