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时间:2022-07-12 03:32:24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名家辈出的黄金时代。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派”最杰出的代表,其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诗中画”“有声画”的有机统一

《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出了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王维精通音乐,二十岁举进士,官职为大乐丞,是一个与音乐有关的乐官。他还擅长绘画,他的名画《雪溪图》和《袁安卧雪图》广为后人学习借鉴,他是和阎立本、吴道子并称的绘画大师。多才多艺的人不少,但都不能像他那样既精通多种艺术,又能悟到艺术相通的道理而将各种艺术手法融为一体,使诗歌创作有一个飞跃,达到了新的境界。他的诗也为各种艺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开创了先河。因而后人评价他的诗好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

“诗中画”“有声画”在他的诗中俯拾皆是。然而,王维山水诗最重要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是他的“诗中画”具有鲜明强烈的动态性,而且音响和形象是有机地、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诗中画”“有声画”的最高境界。

如《辋川闲居赠裴秀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c醉,狂歌五柳前。”上联写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就是日日潺,每日每时都在喧响,山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他始终如一地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王维这首诗算得上是“诗中画”“有声画”的典范。

再如《山居秋暝》,不仅绘出了清晰可见的画面,而且传达出了融于画境的音响,尤其出色的是,这不是一幅停滞的静物写生,而是一组活动连续、节奏均衡的“镜头”。甚至其中的布光都达到了现代电影画面般的精确程度。我们仿佛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境地:在初秋的夜晚,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空气清新,树木繁茂,景色迷人。天气虽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歇时,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匆匆泻于山石之上,有如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忽然,竹林里传来了阵阵欢歌笑语,原来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嬉笑着、追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避开,掀翻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这三联诗,无一字虚设,可谓各司其职、各尽其妙,全诗构图完整和谐,诗中有画,景中有声,静中有动,精确而生动地表现了特定自然景色的优美形象和神韵。其写景的艺术技巧,真可谓臻于画境了。可以说,在现代电影导演手中,这三十个字,完全可以化为有声电影的一组诗意盎然的风光镜头。这均可以说明王维的山水诗,在写景如画的同时,往往能传达景中之声,并且注重赋予画面以动态,这种艺术特色,就是在王维的某些边塞诗、送别诗中也不乏其例。这在同时代山水派其他诗人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即使偶尔或零散见于某些诗人的个别诗句中,也不足以构成其整个创作的艺术风格。把这个作为写景状物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来运用并取得突出成就的,只能是王维了。这无疑同王维的一身三任――画家、音乐家、诗人的三位一体有密切的关系。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情是景的灵魂。“一切景语皆情语。”王维善于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互相交融,使山水有情,草木知意。他的许多诗正是借大自然多变的景色抒发自己的感情。

如《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以闲,清川澹如此。”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是王维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以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青溪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夙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

再如《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墓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石色冷轻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首诗的前六句看似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的心情。可以说,是把“晚年惟好静”的情趣化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去了。因此,最后“安禅制毒龙”便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

还有《归嵩山作》:“青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飞鸟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安详闲适的心情。中间四句描摹归隐途中的景色。三、四两句移情及物,把“流水”“暮禽”拟人化,仿佛他们也富有人的情感。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这两句表面上是写“水”“鸟”有情,其实还是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表现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返”,流露出自己归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是诗人归隐途中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动变化,衬托出作者接近归隐地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句则表示归隐后作者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恬淡平和。这首诗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

分析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以像大夫摸脉一样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因而,他的山水诗也就是他的思想波动变化的记录。他的寄情于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确实很高明,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痕迹,看似景,却又是情,情也是景。

三、杰出的语言艺术

王维诗的语言清新流畅、声韵和谐,极少生词僻典,毫无堆砌晦涩之弊。他的炼字造句,精确而生动,新奇而自然,尤其突出“诗画”的动态性,诗人善于表现自然景色变幻多姿的特点。

例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一联,前人指出源于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但王维句在形象性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为陶句所不及。首先是,同样字数,王诗多了“渡头”“落日”,形象更丰富了。更重要的区别在于两人都写“墟里烟”,但陶诗的烟是一般化的,静态的。到王维笔下,“孤”字先使烟的形象具体化了;一个“上”字,又使“孤烟”升腾起来,使画面有了动态感。“渡头余落日”的“余”,则准确地把黄昏日落作为一个业已开下烧火,精神上极为失落和痛苦。然而到了冬至祭祖时,祥林嫂自认为通过捐门槛已为自己赎罪,却遭到了更为严重的打击,完全被排斥在祭祀之外,无所事事,成为一个被厌弃的多余人。原先还怀揣着希望的祥林嫂,彻底崩溃了,陷入绝望,简直成了一个木偶人。从此以后,祥林嫂就被剥夺了劳动权利,最终失业,沦落为乞丐。鲁镇的人们不会同情这样一个“谬种”的,最后祥林嫂只能饿死。

二、人情冷漠,寒心而死,痛哉!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心境也变得越来越浮躁。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众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变得更为直接,也更注重表象,更注重实效。顾客忽略了对“品质”的追求,而是更多地追求时尚和效率。他们为了赶时髦,不愿等待,要“不断地更换靴子,不断地购买靴子”,而格斯拉却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他“总是用最好的皮革,亲手制作,精心制作”,不惜时间,废寝忘食,做出来的靴子经久耐穿。而这一切就注定了他无法为社会世俗所容纳,只是众人眼中的“怪人”。人们在无意识中遗弃了他,把他推向悲剧的命运。

鲁镇偏僻、闭塞,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鲁四老爷讨厌祥林嫂是个双重寡妇,认为她“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禁止她参与祭祀,给祥林嫂精神上带来沉重的打击。即使祥林嫂捐门槛赎罪,也仍然未得到他的承认和饶恕。这种痛苦吞噬着祥林嫂的灵魂,使她的精神完全丧失了活力。柳妈自私冷漠,怀着猎奇的心理,以窥探祥林嫂的隐私为乐,漠视祥林嫂的内心感受。她向祥林嫂讲述的阴司被锯、男鬼分尸的情景,加剧了祥林嫂的恐惧。鲁镇众多看客听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挑问祥林嫂头上的伤疤,把祥林嫂悲惨的遭遇当作一出情节悲惨的戏曲来观赏。人们表面上流露出同情,然而内心里却是冰霜似的冷漠。在好奇心得到满足,咀嚼鉴赏成了渣滓后,给予祥林嫂的只有厌烦、鄙弃、嘲弄和疏远。这种透彻心骨的冷漠和麻木,给苦难的祥林嫂带来了精神上透骨的严寒。试想,弱小无助的祥林嫂在这群世俗之人的重围中,怎么能不走向死亡呢?

三、“吃人”社会,以死抗争,壮哉!

格斯拉生活在20世纪初英国社会资本垄断时期,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这种垄断现象愈演愈烈,整个社会不断上演着“大鱼吃小鱼”的悲剧。大工业公司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顾信誉,一方面降低产品质量,粗制滥造,一方面利用广告把一切垄断去,不断抢走小手工业者的生意。小手工业作坊的经营越来越困难,被挤压到破产的边缘,纷纷倒闭。而格斯拉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恰恰与工业生产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他只注重靴子的品质,不打广告,不知变通,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渐渐被这个追求利益,讲究表面浮华的社会所遗弃。

祥林嫂生活在20世纪初中国一个落后、封闭的小镇――鲁镇。封建等级秩序被严格遵守着;“从一而终、夫为妻纲、失节事大”的封建礼教被严格奉行着;封建迷信思想被自觉推崇着。而由这些思想派生出来的封建政权、夫权、族权、神权,犹如四大绳索,紧紧缠绕在祥林嫂身上,将她死死勒住,以巨大无比的威慑力量使她动弹不得。孤立无援的祥林嫂在这几种思想的禁锢和统治下,虽然也拼尽全力顽强挣扎,但结果只能是以卵击石,难逃被吞噬的命运,惨死在封建礼教这座大山下。

无论是格斯拉还是祥林嫂,他们的悲剧命运似乎是个人的性格悲剧,但究其根源还是他们所处的那个社会。格斯拉、祥林嫂有着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品质,有着谋生的本领,本应活得很好,却为世俗所不容,为社会所抛弃,最终惨淡死去。岂不悲乎!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226500)

上一篇:新生儿用药五要点 下一篇:防微杜渐,乐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