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奋青之茅侃侃 理想实现过程有先有后

时间:2022-07-12 12:19:33

他被世人称做“混世魔王”,主要原因他很爱玩,很爱泡夜吧,尽管如此,事业蒸蒸日上。许多媒体拿他只读到初中毕业身家却有上亿做文章,这就是让人“不可思议”的80后创业名人茅侃侃。

跟茅侃侃谈话很随性,想聊哪了就直接聊,语气助词可以毫不顾及地脱口而出,这就是初次跟茅侃侃接触的大概印象。

有型:没风格往往也是一种风格

在戴志康、李想、高燃、茅侃侃这四人里,茅侃侃被众人公认为最会穿着打扮的,而他的打扮随便让视为潮流,“衣服特别没风格,完全乱穿,当然没风格往往也是一种风格。”自己虽然百搭,但他很注意身边人的穿着搭配,还经常帮周围边做服装设计顾问,“譬如我老娘,譬如女朋友,放自己身上毫无搭配可言,走大街上比普通人还普通,完全对各种时下流行风格没有任何的感觉。”

茅侃侃在给别人买东西统统都会在意是否是名牌,而给自己买东西,地摊上能凑合了的他都懒得往商场里走,“给女朋友买东西,放上海肯定进恒隆广场了,给自己买东西,我真觉得班尼路就是名牌了,呵呵。”

茅侃侃很少穿西装,也可以说从来不穿西装,“打工的时候穿过,换了无数款式,依然有一种西装穿在我身上Armani也变成摊儿货的感觉,我又偏瘦,太日版的穿上过于抖骚,欧版的穿上根本撑不起来,加上天生的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完全穿了以后让看见的人受到巨大的刺激。”

“生活态度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一样,说实话,我过一天是一天,也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这就是“混世魔王”的生活态度,看似“混”,他比谁都清醒。“我是一个很少为自己感到自豪的人,没那么自恋,”他打趣地说道,“有一天兜里的钱包特鼓了,身体不行了,我倒觉得可以自豪自豪,爷们也有钱了,这年头,社会中判断值得让人自豪的事情,抛开虚伪的什么主义,也不过如此了吧。现实的社会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什么主义而去做一些‘假’的事情,只有自己先活舒服了,明白了,才有能力和理由去帮助别人,因此,先让自己痛快了,才是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当然,让自己痛快了还有一个前提是别给别人制造麻烦。”

有品,一个宿命论者的人生规划

在工作闲下来后,茅侃侃称自己干的事儿不多,有四件事儿是他的主旋律,“第一,去咖啡厅,猛喝咖啡,拉几个朋友猛聊;第二,闷在家里看无数DVD,这是我坚持了9年的爱好了;第三,泡在夜店里,卡座不行,太吵,我去夜店也是在包间,拉几十号人,一通喝一通唱,爱跳舞的出去跳舞,爱扯淡的留在屋里;第四,坐在电脑前发呆。曾经非常喜欢山地自行车运动和羽毛球运动。现在已经不经常锻炼了,有点空光睡觉了。有一个事情可以很好地说明我的运动频次,3个月前,我想打羽毛球了,就又买了一套装备,当天打了半天,直到现在,装备还没用过第二次。”

茅侃侃是一个宿命论者,不太喜欢所谓人生规划,“毕竟我们不是先知,我更喜欢做事情要规划,规划对于做事很重要,如果人生也要规划,活得是不是太累了,自己给自己添堵。放同龄人里是否早熟不是我自己说了算的,要看我周围的人怎么说了。”

茅侃侃2003年初拿的驾驶执照,他承认驾驶技术没有李想好,“有因为开快车吃过罚单,但都是在高速,市内几乎没有。抛开高速偶尔开快点,从来不干违反交通规则的事情,毕竟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周围的人,对得起马路上的每一个人。关于车,没有李想同学那么热爱,只要能给我送到地方这个目的能满足,就行了。”

有志:梦想照进现实

跟许多小孩的童年一样,茅侃侃儿时充满着梦幻色彩,“小时候愿望就是当国家总理,挺崇高的哈。”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觉得做国家总理这一崇高的职业越来越没可能,越来越不靠谱,他开始转移了目标,“长大的愿望就一个,还是使劲儿赚钱吧,北京上海生活成本都太高了,钱包鼓点出门踏实点,物欲横流啊,我就随波逐流吧。目标方向的改变其实都是被社会现实所迫,有个叫梦想照进现实的电影,就是徐静蕾拍的那个,看看挺有价值,虽然有冗长的对白,但深刻的描绘了现实的残酷性和理想在现实面前的脆弱,他们因为什么改变了,我就因为什么改变了。细节、碎片已经随着时间灰飞烟灭了,呵呵。”

14岁上初中二年级的他开始给一些电脑报投稿赚钱,而他挣钱完全看个人心情,兴趣来了就写点,没多久这事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就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茅侃侃算得上是资历老的网民。年仅13岁刚上初一的茅侃侃俨然成了程序版的“斑竹”。“那时候明白程序的人不多,谁明白就谁上呗,再说也没人知道我有多大。”但每次网友聚会,出来见面的都是30多岁的叔叔阿姨,茅侃侃就像根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特别奇怪显眼。

有为:“玩”出来的总裁

前两年刚成名的那会儿,茅侃侃经常应邀到各大高校给大学生讲自己诡异的创业经历,“毕竟我不是老师。不过最近做教育行业,接触高校的机会倒是多得不行。第一我不是艺人,第二我不是算命先生,第三我不是教育部领导或者校长,所以多半学生抱着听我扯淡的心态来看我讲课,呵呵。”

2000年,赶上了中国IT的高峰期,怀揣计算机证和英语培训经历的茅侃侃一度被视为稀缺人才。面试第一天茅侃侃依旧是拖鞋牛仔裤,而这份工作只做了3个月,理由是800块薪水还不够打车。接下来3年里,茅侃侃足足换了有一打工作:从小网站、游戏公司、电视台,一直换到政府事业单位;从研发、策划、市场、宣传一直做到节目制作。

茅侃侃非常看好这种既有组织性,又有娱乐性,还带有刺激性质的游戏方式,觉得这对十几岁的年轻人和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都会有相当大的吸引力。2004年的时候,他决定做这个项目,取名“MaJoy”,意即“魔幻(Magic)”加“乐趣(Joy)”。“我会专注于不同产品,但不会关心怎么去卖。”航天集团的一位高层在听过茅侃侃的构思后,两个人一拍即合。茅侃侃带着自办公司的一帮人马加上智力技术八股,获得新公司的30%股权。

茅侃侃认为,“希望有一天,Majoy也能取得真正的成功,但可能会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时间渐渐拉开差距,当年的四位愣头青,三位还在漂泊。”他说,戴志康、李想、高燃和他自己都在做不同领域的事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在朝着自己定义的成功努力,只是理想实现过程有先有后。

“新奋青”之十问十答

问:您心目中的偶像是谁?

答:没有,非要说一个,我妈。

问:您现在最担心失去的是什么?

答:生命。

问:您觉得这个时代有安全感吗?

答:毫无安全感的时代。

问:您心目中的另一半应该是怎么样的?

答:看感觉,不是我认为就有人替我造一个滴。

问:如果能整容,你最想整成谁样的?

答:坯子不太好、怎么整也不如现在这样了,至少还是个纯天然的。

问:最喜欢谁的电影?电影名是什么?

答:《21克》、《索多玛120天》,《24小时》系列《豚鼠系列》、《感官世界》等

问:会不会经常锻炼?

答:不会。

问:在同年龄人里,你属于早熟的那种吗?

答:也许算吧,听别人这么说的。

问:你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学会赚钱的?

答:14岁赚到第一笔稿费。

问:你怎么看待每次的困难?

答:没困难都发财了,所以,想发财困难是必须面对的。

上一篇:透明是一种力量 下一篇:末路音乐人的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