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7-12 11:07:30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造期间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最终使得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得生态环境没有遭到较大的破坏,达到双赢的效果。

Abstract: We should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making sur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 do not destroy the original natural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which is a win-win result.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ecological environment;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070-02

0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的重点工程,而且现今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也会导致生态环境出现相应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之前就要进行评估工作,即评估水利水电工程修建完成之后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大小。现今我国的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固然可以取得较高的收益,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要尽量达到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要做到在尽可能在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来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这样就可以使得两者得以共存。本文将详述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这些影响的对策。

1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能够使得水利工程上部的蓄水量增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上游水位。这种水利工程可以预防雨季频发季节可能对下流带来的洪涝灾害,另外水位的提升有助于上游进行养殖、发电以及大吨位的航运,对于地理位置优异的地区还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这些都是水利工程所表现出来的优点,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1],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也有对环境不利的缺点。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候、水文、泥沙淤积、水体、地质、土壤以及生物的影响,下面将进行详述。

1.1 对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造完成之后会大容量长时间的蓄水,这将导致上游地基所受的压力增加,这种压力将使得周围的地质构造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坏,轻则导致水利工程周围有坍塌或者渗漏的现象,重则导致周围地质板块发生运动而发生地震。

1.2 对气候的影响 当水利工程建造完成之后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变化,其具体表现为对于局部的气温、气候及降水带来较大的变化。在上游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也会因为水位上涨而发生一系列影响,比如对于鱼类的迁徙、水藻疯长等情况[2]。另外上游的污染物会堆积在水利工程下方,这些氮磷有机物将使得水质严重下降并导致上游动物死亡,死亡的动物在水中将使得水质更加恶化。

1.3 泥沙淤积问题 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由于上游高水位的蓄水,减缓了水流的速度,使得大量泥沙沉淀在水利工程下方。泥沙淤积过多将造成水利工程的蓄水量减少,并且还会导致其防洪能力大大降低,泥沙淤积严重时将直接导致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变短。

1.4 对水体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使得原来流动的水静止下来,这样极容易对水质造成影响,但是对水质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水体在长期静止的情况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得水体中的镁离子和钙离子沉淀下来,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体的硬度[3]。但是长期静止的水体也会使得水质变得更加差劣,因为坏死的植物以及腐烂的动物会产生较多的沼气以及其它的有毒物质,如果不能够较快排除的话便会严重污染水体

质量。

1.5 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也会使得周边的水文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在非汛期水利水电工程会造成下游缺水,而且还会使得下游的地下水水位显著下降。

1.6 对生物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使得水里生物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鱼类无法进行正常的洄游,鱼类无法洄游将会使得鱼类的数量以及种类减少。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也会对陆地动植物和水生植物造成很大的影响,一些陆地动物失去了原有的栖息地。

1.7 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使得上游的土壤被淹没或者盐碱化,这样会使得上游的植物无法得到较好的生长,从而使得土壤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2 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对社会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下面将简述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前期由于上游水位会大幅度提升,会导致水利工程上游的居住人口以及文物古迹还有矿藏被淹没,另外对于上游企业要进行大规模拆迁,电力通信及交通运输都要进行大范围的改建,这类费用占总投资的33%以上[4]。②水利工程的修建对于河道上下通行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河道船只通航以及鱼类迥游等问题,需要修建大型的船闸,这将会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费用显著增加。③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还可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因为人类的生活用水大多取源于外界的水资源,而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必然会使得水资源的水质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而且不少细菌可以从水资源中滋生,人们用水的话必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④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不仅会对上游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对于下流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由于水利工程将上游的泥沙沉淀,下游的水质将非常清澈,这将增加了水流对于下游泥沙的冲刷能力,使得下游的建筑物及桥梁失去平衡而造成严重的影响。水利工程下游聚集了较多的农业区域,会产生大量废水,而水利工程拦截了大量的水在上游,使得下流废水无法稀释,对水质影响非常大[5]。水利工程的设计都是根据以往的洪水标准来进行规划的,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对未来的洪水量进行预计,这些资料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如果设计的水利工程标准过低,当大洪水来临时,水利工程一旦崩溃对下游将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3 解决对策

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的根本,但经济的发展也很重要,所以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进行一定的控制,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①虽然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还是要进行合理的开发。人们在进行水电工程的开发时要细致严谨的判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是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生态环境。②在有文化保护区的水域附近是不允许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的,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必然会使得文化保护区域受到影响,如果进行搬迁是无法恢复以往的状态的。另外国家要严格重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要积极进行补救措施。③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占用良田和居民区,如果占用不仅会减少我国的耕地资源而且也存在着搬迁和赔款的问题,这会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无法正常进行[6]。对于人口较多或者耕地较多的区域应该放弃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建设成本同时也可以保证国家规定的耕地面积。

水利水电工程虽然能够极大的提高国民经济,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辛玮琰.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其哲学思考[J].天津大学,2012,06,01.

[2]贾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2011,06,06.

[3]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2(02).

[4]任小朝.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0).

[5]阳大兵.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05,01.

[6]孙晓岩.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0).

上一篇:浅谈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水平的提升 下一篇:奉节县乡镇煤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