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意作文审题指要

时间:2022-07-12 10:49:29

题意作文审题指要

“题意作文”自2005年上海春考卷悄然登场以来,已呈“燎原之势”,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宠”,格外引人关注。

所谓“题意作文”,即提供材料或图画并作提示(但不出现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因此,解读题意(即审准题旨)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考生在审题时应注意以下三条原则。

一、“鸟笼”原则

“材料”“提示语”和“要求”规定了作文的内容范围,规定了要写什么,不要写什么。这个规定就像个鸟笼,你只能在这个笼子里施展才能,要写的别遗漏,不要写的别自作聪明写进去。如2006年湖北高考作文题(以下均以此为例),审读题目以后,我们不难看出它实际上是要求考生以带“三”的词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虽然审题门槛较低,范围很宽,但细读题目不难发现,其中暗含限制。限制之一是“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限制二是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因此,区分考场作文高下的度,就要看所选词语是否隐含“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以及这个(些)词语的中心是否在“三”。如果脱

离了这些限制,就会偏(离)题,或很难有高雅的格调。

二、熟悉原则

写熟悉的东西,这是考场作文的一条原则。如提示语中的“请根据你对以上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联想与感悟”,这意味着构思时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积累和认知资源并生发联想,即由一词一句而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人、事、理、情,以便使文章内容丰富,意蕴丰厚。一番联想后,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如“善于思考”(三思而行)“自我反省”(三省吾身)“学习方法”(举一反三)“合作精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但不可能都写,只能采用“优选法”选取自己觉得最有价值而又熟悉、最喜爱的写,并确定自己最擅长表达的一种文体。

三、重点原则

高考作文篇幅短,重点一定要突出,而且一定要准确体现题意。如材料中明确提示“在现代汉语中,‘三’是个意味深长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这就暗示考生首先应当领会“三”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三”代表着全面、完整和多数)。然后,据此选取自己理解透彻,能激发自己联想或感悟深刻的带“三”的词语都适宜写作,如“三点式”“三伏”“三妻四妾”等,这些立意都偏离了“隐含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这个要求。

选自《语文报・教师版》

上一篇:大师的心态等 下一篇:考场作文要注意的几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