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及原则

时间:2022-07-12 10:13:51

林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及原则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 是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针对林业产业的可持续经营问题, 构建赋有林业特色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是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利用循环经济的思想及手段, 是林业产业经营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循环经济“3R”原则确定林业社会的经济、林业经营、社会、生态的指标体系。对于重新规范林业经济的内涵和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从全方位角度来思考指标体系的设定, 用专家打分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双重计算方法, 根据体系的动态程度计算其权值, 是保证规范林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方法。指标体系设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 超出了原有林业经济的范畴, 为当前林业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指标评估和表现体系。

关键词:林业产业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循环经济着眼于经济、资源环境及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追求这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 以期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 以高素质劳动力、低污染的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等来保障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狭义循环经济则强调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主要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 3R原则) ,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减量化原则属于系统输入端原则, 指从整个生产生活系统的源头减少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就可以达到既定的生产和消费目的, 进而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属于系统过程端原则, 主要指通过提高产品的使用强度和利用效率等方式获得一次性生产过程的效益最大化。再循环原则属于系统的输出端原则, 指物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回收利用, 加入到新的生产循环中, 以减少系统的资源投入强度和废物的排放。林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又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能源库和碳贮存库, 对地球的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和保证,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对这个命题进行系统化, 考虑林业产业的生态效应、社会效益、林业经济的区域利益, 并考虑各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资源链、价值链的平衡和协调, 对于优化林业产业,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系统, 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这方面的研究是循环经济在林业应用的主要内涵。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受其产品链条长度的影响。林业产业的产品链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复杂长链。林业产业的产生、加工以及使用过程涉及全部三种产业, 对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不仅要根据“3R”原则, 科学地制定林业发展规划, 规范林业生产, 建立生态林业工业, 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 而且要针对林业产业所属的各产业体系、生态环境系统及产品链上各产业之间的循环,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评价, 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指标的规划。

1、设置林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作用有:

1.1 有助于直观明了地评价林业生产全部或局部的经济效益, 为林业优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防止主观臆断, 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1.2 有助于系统地认识各种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以便抓重点,推动全局, 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

1.3 有助于正确无误地计算、对比、评价各种技术措施和功能效益的大小, 扩大评价的视野和分析深度。

2、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原则

2.1 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指标的选择要以循环经济的理论为依据, 准确把握循环经济的实质。要正确认识循环经济, 必须了解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循环经济在我国提出的背景。我国的林业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的森工产业的发展, 循环经济在林业区域的实施, 必须遵循林业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和森林生态保护的要求, 并且要以逐步地解决林区的经济问题及社会问题为目标, 构建出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发展模式。

2.2 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全面地描述各个方面发展水平, 避免指标的重叠; 同时, 应根据整个系统的结构情况将结构分出层次, 指标体系也具有层次性, 使指标体系的结构明确清晰, 便于利用; 把林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 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林业生态系统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物质转换功能、信息转换功能和价值转换功能, 在这种转换之中形成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 从循环的角度, 在系统和层次面上设定指标。

2.3 完备性和代表性相统一的原则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 生态的各个层面。指标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到整个社会系统的各个子层面: 生态层面、产业层面、循环经济的立法层面、科技服务体系、市场机制在推动循环经济方面的作用、林业可持续经营的认证体系等。同时, 还要考虑到各层面指标设定的统一与谐调。

2.4 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 只有这样, 指标评价结果才可以在横向(空间维)和纵向(时间维)上进行比较; 但是整个系统又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 人们对循环经济系统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 评价指标体系也将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发展, 评价标准也将随之进行调整。

3、指标体系的权重与计算方法

发展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 所以对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也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通过给各个不同指标分别加权并求和的方法实现这一过程。

本研究中采用专家打分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双层计算方法, 确定四大体系在林业产业循环经济评价中的重要程度时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到其权值, 确定各具体指标在四大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学习样本自动确定各指标权值的过程就是确定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复杂联系的过程, 如果学习样本准确的, 那么确定的权值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中涉及的指标很多, 人工方法主观确定权值随机性很大, 不能准确反映每个指标在体系中的地位, 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很难确定四大体系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值, 首先是准确的样本,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对于现有的统计体系还是个崭新的概念, 没有准确的样本可以提供; 其次是不同时期对地域林业产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方面不同, 四大体系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也应该是变化的, 对于这样的变化, 人工神经网络是很难体现的, 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子体系的权值, 很好的弥补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缺陷。专家打分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 使两种方法取长补短, 可以很好地实现本文制定的林业产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特点, 实现对林业产业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于波涛.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学术交流.2007

[2]葛异兰,苏益. 林业经济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渐江林学院学报.1987

上一篇:浅谈《电工基础》的教学体会 下一篇:试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