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唐松草切叶保鲜液的研究

时间:2022-07-12 07:34:24

几种唐松草切叶保鲜液的研究

摘要:指出了唐松草叶形与蕨类相似,且在北方地区栽培养护较易,是一种新型的切叶保鲜的选择。有关切叶保鲜的研究尚未引起关注,选择了几种在切花保鲜领域研究较多的保鲜液配方,对唐松草切叶进行了保鲜处理试验,通过比较各试验组中切叶形态特征变化及瓶插寿命,为进一步筛选适合唐松草切叶保鲜营养液做出了努力。

关键词:唐松草;切叶;保鲜液;研究

中图分类号:S68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023-03

1 引言

长期以来,蕨类植物因其枝叶大,色泽浓绿,瓶插寿命长而占据了大部分的切叶市场,其他切叶种类主要依托其奇特叶形或者叶色,总体看来,品种较为单一。有关切叶保鲜的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仅停滞在天门冬[1,2]、玉簪[3]等几种有限的切叶,相关文献报道仍需完善。

唐松草(Thalictrum aqilegifolium L.)是毛茛科唐松草属多年生草本,平均高达70 cm,有分枝。叶为2~3回3出复叶;小叶片呈倒卵形至近圆形,长1~2.5 cm,宽0.8~3 cm,不明显3浅裂,裂片顶端有缺刻状钝齿,基部楔形、圆形至近心形,与铁线蕨叶形十分相似。唐松草~色优美,叶形可爱,枝叶挺直且高大,类似的切叶种类应用很少,研究唐松草的瓶插表现,进而探索几种保鲜液配方对延长唐松草瓶插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2 切叶保鲜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切叶保鲜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4]。物理法主要有:冷藏法、气调法、辐射处理等。化学法主要是营养液成分的研究,因切花、切叶种类千差万别,环境各异,保鲜液的研究将会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常用的保鲜营养液主要包括以下成分。

2.1 杀菌防腐剂

常用的化学物质有:高锰酸钾、硼酸、硫酸铜、食盐及其它氯化物、水杨酸、酒精等。迄今已发现多种有效杀菌剂,包括MEI-PU、BCDMH、DICA、三环唑、硫酸镍、高锰酸钾、水杨酸等。

2.2 抗乙烯生成物

这类物质在切花保鲜中主要起抑制乙烯生成的作用。因为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同时还加速花材茎、叶、花的枯萎、脱落,与切花衰老有密切关系。

保鲜剂中常用抗乙烯生成物有:硝酸银、硫代硫酸银、三唑类衍生物等。它们可以抑制植物体内乙烯前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乙烯生成的目的。另外,还有一些试剂则使释放出来的乙烯快速氧化,而大大减轻其催熟作用。这类物质有:硝酸钾、高锰酸钾、硫代硫酸盐等。

2.3 pH值调节剂

保鲜剂中pH值大小直接影响无机盐类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花材细胞原生质膜对它们的渗透性。溶解度的大小将决定保鲜液里能游离的离子数量的多少。而作为构成植物灰分的无机盐钾、钙、镁、铁、磷及一些微量元素,与植物的生长及代谢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保证保鲜剂pH值是关系到切花能否得到足够营养和水分[5]、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常用来调节PH值的化学物质有: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铝铵及一些有机酸,如柠檬酸及其盐、硬脂酸及其盐等。

2.4 保水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鲜切花、切叶瓶插过程中,水分代谢对其衰老有重要影响。水分平衡是指切花、叶的水分吸收、运输以及蒸腾之间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主要取决于吸水量和蒸腾量的相对大小。切花、切叶吸水量的减少是由多因子引起的,如微生物阻塞茎维管束、受伤细胞壁分解产物以及气泡堵塞等。常用的保水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有:钙、镁、铁、铝、硼、氨基酸、赤霉素等。

2.5 营养剂

切花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低是决定切花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月季采收时花瓣中的淀粉含量越高,瓶插时的糖分也越高,瓶插寿命较长。汤菊香等指出,在其所采用的保鲜剂中,蔗糖不仅是营养源,而且还能减轻切花对乙烯的敏感性,通过增加光合能力和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使切花花枝自身合成糖分的能力提高,从而延长切花寿命。使用营养剂,就是为了给切花、切叶提供足够的营养,保证其正常生理功能。

常用作营养剂的物质有:蔗糖、葡萄糖、果糖、蜜糖、维生素C[6]等,它们都能使花朵色泽更为鲜艳。

2.6 水

水分对切花、切叶衰老的影响还与水的pH值有关。一般而言,低pH值可以改善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当水中pH值为4或小于4时,可以抑制细菌繁殖,降低酶的活性,减轻对导管的堵塞,对切花起到延长寿命的作用。另有研究表明,瓶插水质也影响切花寿命:月季在自来水中保持4.2 d,而在蒸馏水中则可保持9.8 d,水中的钠离子、氟离子对切花都有害。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唐松草(Thalictrum aqilegifolium L.)由山西农业大学苗圃园地提供。6月19日早7点开始采切,采切标准为:枝叶粗壮一致,叶色浓绿,无病虫害,采后立即插入装有清水的桶中,2 h内运回实验室[7]。

处理前枝叶整理与分组:由于试验时间比试验材料唐松草的最佳观赏期晚,所需实验材料多,要找到叶形叶色叶枝基本一致的材料组合十分困难,因此在分组时以叶片数量为主要的分组依据,尽量处理内、处理间品相一致。对于已经感染蚜虫的枝叶用清水冲洗干净在进行试验。试验所用的枝叶,需在清水中剪裁,叶枝切口剪成45°斜面,叶枝长约30 cm,复水2 h后用于试验。

3.2 试验方法

设置5组保鲜液处理,以自来水为对照[8~10]:

处理1:2%蔗糖+30 mg/L水杨酸+50 mg/L抗坏血酸。

处理2:2%蔗糖+30 mg/L硼酸+75 mg/L柠檬酸+50 mg/L抗坏血酸。

处理3:2%蔗糖+0.8 mg/L高锰酸钾+30 mg/L硼酸。

处理4:2%葡萄糖+30 mg/L水杨酸+50 mg/L抗坏血酸。

处理5:2%葡萄糖+30 mg/L硼酸+75 mg/L柠檬酸+50 mg/L抗坏血酸。

每组保鲜液设置3个重复,将6个处理分别盛于同规格的玻璃瓶中,每瓶插枝3,叶量120片左右。

3.3 调查项目及方法

瓶插寿命:从瓶插之日起到叶片萎蔫、脱落、褐变变或出现枯斑前一天的天数。自插瓶之日起,每隔2 d进行观察,关键时期每隔1 d进行观察。

实验室气温:最高温、最低温需每天记载。

4 结果与分析

4.1 温度对切叶瓶插寿命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到,试验阶段,尤其是试验开始阶段,气温相对较高,连续五天都在30℃以上。高温首先加速了叶片的新陈代谢,加快了物质转化,植物体内积累的糖分势必会大量消耗。不利的环境条件诱导乙烯一类衰老物质的合成,一定程度上也会缩短切叶的瓶插寿命。

4.2 五种不同保鲜液对叶色变化的影响

由图2可见,CK的叶子颜色一直到萎蔫干枯,颜色没有多大变化,基本没有失绿这一过程。相比较而言其余处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绿过程。

处理1:绿边缘轻微褐化叶片凋零叶片失水萎蔫叶片死亡

处理2:绿叶片内部轻微黄化叶片加速黄化叶片失水萎蔫叶片死亡

处理3:绿叶片内部轻微黄化叶片失水萎蔫叶片死亡

处理4:绿叶片内部轻微黄化并有褐化叶缘叶片加速黄化叶片失水萎蔫叶片死亡

处理5:绿叶片内部轻微黄化并有褐化叶缘叶片加速黄化叶片失水萎蔫叶片死亡

总体而言,处理1、3失绿过程很快,处理4、5 有明显的失绿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而CK没有失绿。

4.3 五种不同保鲜液对叶片凋零状况的影响

从图2可以清晰看到,CK最先出现叶片凋零,并且迅速干枯。比较而言,处理3叶片凋零情况也比较早出现;处理4、5叶片凋零晚,但是一旦出F凋零,持续时间长,而且落叶量很大,但叶片没有失水萎蔫。

总言之,保鲜液延缓了切叶死亡,延长了其寿命。其中,处理4、5延长寿命方面表现突出。

4.4 五种不同保鲜液对唐松草瓶插寿命影响

就针对具有欣赏价值的瓶插寿命而言,处理1为9 d;处理2为9 d;处理3为9 d;处理4为10 d;处理5为10 d;CK为8 d。

虽然保鲜液延长了切叶的寿命,但是瓶插寿命的延长状况并不显著。可能原因:实验室地处阴面,相对密闭,空气流通不畅。从24日开始天气突变,连续阴雨连绵,光线更昏暗(该实验室没有人工补光,全靠自然光),而从这时开始有小部分嫩叶有衰老迹象,也是从这时开始每天开始观察唐松草叶片情况。同时空气潮湿也加速了微生物的活动。这些不利条件都会加速切叶黄化、褐变、干枯凋零,最终丧失其观赏价值。而对CK而言,即将终结其瓶插寿命,后期的不利环境对其意义不大。

5 结论与讨论

据试验结果,在保鲜剂方面看,含有水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硼酸的保鲜液的试验组有失绿过程,可见延缓了叶片的衰老,明显延长唐松草的瓶插寿命。笔者推测,对于唐松草而言,水杨酸[11]的杀菌防腐作用可能没有硼酸效果好,合适的浓度配还需进一步研究。有了柠檬酸调节水的pH值,可以延长瓶插寿命,说明柠檬酸可能在帮助唐松草叶片得到足够营养和水分、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反面方面有积极作用。从营养物质方面看,含有葡萄糖的营养液处理组比含有蔗糖的营养液的处理组失绿现象比较明显,说明叶片有分解叶绿素的过程,使生命代谢时间更长些。可预测葡萄糖比蔗糖可以明显延长唐松草的瓶插寿命,还可以推测,唐松草更容易吸收利用单糖―葡萄糖,而双糖―蔗糖不利于唐松草利用。

试验结果表明,虽然不同的保鲜液都对延长切叶寿命有帮助,但是一旦考虑到观赏价值方面,失绿就意味着瓶插寿命的终结,瓶插寿命的延长并不十分理想。要筛选出可以显著延长唐松草切叶寿命的保险营养液配方,尚需对各药剂的种类以及浓度配比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盛爱武,周厚高.乙烯保鲜剂对天门冬切叶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7(3).

[2]兰 霞.天门冬属5种切叶的保险研究[J].北方园艺,2007(10).

[3]田亦平,张金政.玉簪切叶切花的瓶插寿命和观赏效果初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3).

[4]何生根.切花生产与保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金 波.切花栽培与保鲜及插花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6]苏 军.含抗坏血酸保鲜剂对小苍兰切花几个衰老指标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1997,13(4).

[7]韩亚超,尹 恩.不同保鲜剂对月季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7).

[8]王仕玉.四种保鲜剂成分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应的初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3).

[9]余仲东.几种保鲜药剂组合对月季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14(4).

[10]张淑梅.药剂处理对唐菖蒲切花瓶插观赏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2(4).

[11]蔡永萍,聂 凡,张鹤英,等.水杨酸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果和生理作用[J].园艺学报,2000,27(3).

上一篇: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下一篇:云南泸水县核桃幼树下续断规范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