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闭评论功能,你怎么看?

时间:2022-07-12 04:57:47

【素材展示】

作为一份有着141年历史的科技杂志,《大众科学》绝不会草率地做出这一决定:

“评论可能有害于科学。这就是我们关闭了在线评论的原因。”他们在网站声明中写道,“我们致力于广泛地传播科学,同时也致力于培养活跃、理智的辩论。问题是当煽动性言论和不文明语言压倒了有益的辩论之时,我们传播科学的能力也被削弱了。”

他们在声明中还提到了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这一发现也是促使他们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之一:仅仅一小群乖戾的人就足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引发读者对文章本身的误读。

这项由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教授多米尼克・布罗萨德(Dominique Brossard)领导的研究,在实验中请1183名参与者阅读了一篇关于纳米技术的虚假博文,并通过调查问卷询问了他们对这一技术的看法(是谨慎对待还是积极支持)。然后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阅读充斥着脏话和侮辱的评论(比如“你要是看不到在这些产品中运用纳米技术带来的好处,你就是个”),另一组则读的是较为文明的评论。关于研究的结果,布罗萨德及合著者迪特拉姆・舒菲利在《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写道:

粗鲁的评论不仅使研究参与者的理解两极化,往往还改变了他们对新闻报道本身的解读;

阅读文明评论的研究参与者在读了评论后态度依旧,而读到粗鲁评论的参与者对技术所包含的风险形成了更为极端的看法;

只要在读者评论中加入一点点人身攻击,就足以使研究参与者认为自己低估了该技术的负面影响。

另一个与此类似的研究发现,就连措辞坚定(但并无不雅)的表达反对意见的评论也会影响读者对科学的看法。

声明中写道:“如果我们继续推敲下去――评论者塑造公众看法;公众看法影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影响到哪些研究能获得经费――这样你就会开始明白,为什么我们感到有必要关闭评论功能了。”

对此,科学界态度不一:一些人赞同这一决定,认为早该管束一下在线评论的乱象;另一些人则哀叹这是放弃了Web2.0早期关于确立广泛的公众参与的承诺。

【多维品读】

1.网络的是与非。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人们不仅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可以增长知识和见解,但是,虚假与欺骗也不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不得不让我们学会辨别网络的是与非、真与假,但事实上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避免那些网络评论对科学的不良影响,作为一份有着141年历史的《大众科学》杂志,以关闭评论的方式来解决,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2.言论自由与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中,言论自由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起作用,但是,言论自由不是随意乱说、歪曲事实的,而是要从事实出发、从实际出发的。《大众科学》杂志之所以选择关闭评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的粗鲁评论或者是措辞坚定的表达反对意见的评论有关。因为这些评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科学的态度,从而阻碍科学发展。

3.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为了减少评论对科学的影响,《大众科学》杂志选择了关闭评论。选择了放弃,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选择。虽然人们会有遗憾,虽然也会有一些可以借鉴的观点不被看到,但是,对科学研究而言,却是利大于弊的。

【适用话题】

是与非、言论自由与科学发展、选择等。

上一篇:刍议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 下一篇: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