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中的精神家园

时间:2022-07-12 04:32:49

荒野中的精神家园

弄官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东南部,罗白乡和板利乡的交界处,海拔仅431米,却已是附近山地的最高点。这里是奇伟、诡谲的喀斯特丘陵地带,石山星布如棋子,溶洞纵横通黄泉。北热带的阳光和雨水经年不断,在峰林溶洞间孕育着数不清的热带生物。

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世界上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白头叶猴就生活于此。它是广西喀斯特石山森林系统的代表,象征着从更新世早期形成的物种,是当地生态环境中的旗舰物种。白头叶猴的幼崽通体金黄,随着年龄的增长,毛色转黑,而头部冠毛、颈部和上肩以及尾部的一段则保持白色,加之它们以各种树叶为主要食物,故而得名。白头叶猴一般栖息在悬崖峭壁的岩洞和石缝里,被称为峭壁上的精灵。

人与猴共同的生存危机

在壮族乡民中流传着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很穷,村民们常常挨饿。有一天,一个老人去世了,人们披麻戴孝将老人送上山安葬。同行的小孩子们发现山上有很多野果,便决定不再下山,以野果为生,为父母们省下粮食。后来这些小孩子们便变成了白头叶猴,猴子的白冠、白肩,正是小孩子穿的孝衣,而猴子的白尾,正是孩子们系在腰间的麻带。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白头叶猴不与人类争食,世代相互陪伴,和谐共存的状态。

然而,近30年来,人口增长,生产方式的落后,使这里的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栖息地的破碎化和丧失,使人与猴子以及其他生物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展开了激烈的生存之战,白头叶猴及当地人民的继续生存都受到严重威胁。到1996年,弄官山区的白头叶猴数量仅剩96只。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的到来而改变。潘文石教授是我国生物学界的泰斗,他曾在秦岭群山中蛰伏13年研究野生大熊猫;他曾以坚守科学的态度抵挡住重重压力指出“竹子开花”并非对野生熊猫的生存构成威胁,而当时这一结论几乎是“板上钉钉”;他强烈反对把野生大熊猫统统圈进饲养场,致信中央,并最终制止了这种错误保护大熊猫的行为,挽救了大熊猫的生存危机,保护了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发展,媒体尊敬地称他为“熊猫之父”;他是第一个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做人物专访的中国科学家;他是首位获得荷兰王室授予保护野生动物的“诺亚方舟”金奖殊荣的中国科学家;他对自然科学和生态环境保护“宗教般的执着”让著名作家梁晓声心生“卑躬的敬意”。

1996年冬日的一个傍晚,一架水牛车把潘教授和他的一个研究生送到扶绥县岜盆乡的石山中,之后又转入崇左县的罗白和板利两乡的交界处。几经辗转之后,他们最终落脚于崇左县弄官山区一个弃置的军营。三间四面透风的屋子、墙壁上东倒西歪的裂缝、屋外简单搭建的土垒灶台,就是他们最初的研究基地。几张砖垫起来,上面铺几块破木板,一些稻草,一张席子,就是教授的床。在屋门口的墙壁上,潘教授用焦炭写下“君子之居,何陋之有?1996年11月17日”,至今清晰可见。

在最初的漂泊中,潘教授和学生在深山中风餐露宿,天天钻山沟,拿着5米望远镜探寻白头叶猴的踪迹,看到了这种濒危物种悲哀的生存状况。然而,最让潘教授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当地民生的艰辛:“人类和猴子,都走到了生存危机的边缘。而人类的情况更糟,猴子可以在山上的石坑里,寻找存留的雨水,但老百姓不可能爬到悬崖上去啊,只能在泥塘中找水,(没有好的水井)他们吃的都是脏水。”

潘教授所说的泥塘,就在罗白乡雷寨屯的村口。其实就是一个大泥坑,水也不是活水,水质十分浑浊,偶尔还漂浮着老鼠的尸体。水牛在泥塘里洗澡、喝水、拉屎撒尿,旁边的妇女在泥塘里拿棍子洗衣服。村民们把泥塘的脏水挑回家,用明矾过滤,就成了全寨子500人的饮用水。这样的水煮饭又黄又硬,由于长期使用不洁净的水,这里的村民大多有肠胃病,肝肿大。村里的年轻人想参军,体检竟然没有一个合格的。妇女病和子宫癌更是高发,60%的妇女患有子宫癌。

同时由于水质的原因,乡民们种植水稻、杂粮等谷物的收入很低,不足以维持生计。加上以采用白头叶猴的骨头为原料浸泡的乌猿酒价格不菲,不少乡民靠偷猎白头叶猴来提高收入。一个盗猎队,没多久就把一座山头的几百只猴子全部打死。弄官山地区一度盗猎猖獗,潘教授回忆说:“乱七八糟,偷猎到处都有,竹竿、网、粘胶啊,就粘老鼠那个贴在树上,把小猴子粘住,我们要去救它,公猴母猴都来打我们,那是很危险的。”

此外,在弄官山区24平方公里的地区周围,居住着至少3000人,对土地的开发几乎达到了饱和。人口膨胀和土地供应的矛盾逐年激化,导致白头叶猴活动的丛林和平地灌木丛不断被平整为耕地,石山也伴随着轰轰的采石炮不断缩小,当最后一寸土地也被种上庄稼之后,人们便发现自己还能否继续生存下去也成了问题。当地农民的燃料主要来源于野生林木,每年对薪柴的需求量远远大于野生植物的生长量,树木的减少直接影响到白头叶猴的生存。自然界的生命是相互依存的,这样发展下去,不但白头叶猴难以生存,其他动植物也将面临绝境,喀斯特地貌的水土便难以保持,农民们也会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而无法自拔。

潘教授发现,白头叶猴濒临灭亡的危机和人类贫穷的危机,是同时产生的。他目睹了当地人贫困的生活处境:人均年收入还不到400元;一家五口人只有一条长裤,谁出门谁穿 ;一家人熬一锅粥,谁饿了谁吃。村子里没有学校,孩子们只能在家帮助做些家务和农活,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任何零食。潘教授心疼孩子们,就经常给孩子们发各种糖果,孩子们也渐渐喜爱上这个慈眉善目的教授爷爷。一天雨后,一群孩子来军营找潘爷爷玩,可是道路泥泞,一个小女孩的鞋陷在泥地里丢失了,潘教授带着工作人员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女孩哭的非常伤心,因为她只有这一双鞋。

拯救一片村庄 保护一群叶猴

弄官山区的情景让教授感慨:没有像样的道路,没有电灯,没有足够的食物,没有清洁的饮水,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潘文石教授开始思考,“如果不把人类从这样一种艰难的情况下改善过来,自然保护是一句废话,我们的研究也是一句废话。”自然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造福人类生活。“纵使我们有千篇论文百部专著,如果村民们还继续贫穷下去,白头叶猴也无法摆脱灭绝的命运,那又有什么用?只有真正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才能使保护真正获得成功。”潘教授决定探索一条兼顾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当地人民生存发展的途径,让老百姓过上“像样的生活、安全的生活”。

上一篇:闽台合作项目课程对接研究 下一篇:基于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工程本科课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