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学过程中批判思维教学法的运用分析

时间:2022-07-12 03:10:17

会计教学过程中批判思维教学法的运用分析

【文章摘要】

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是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会计教育界提出来的新型的教学方法。批判思维教学法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而提出的,对于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教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主要对会计教学过程中批判思维教学法的运用做出了详尽的分析,首先对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做出了简要的概述,其次探讨了会计教学中运用批判思维教学法的必要性,最后对于会计教学过程中批判思维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运用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会计教学;批判思维教学发;教学策略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的质量越来越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状况,而社会的发展同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人才具有预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财务会计的核算制度也在不断地向标准化、规范化、通用化的方向发展,而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越来越难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新要求。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会计教学急需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时期社会的新要求。

1 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概述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个人将自身的观察所得与自身的品质相互结合,对于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发散性、批判性地思考,并进行归纳总结。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借此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最初是由美国会计教育协会联合其他教育机构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批判性思维事实上是一种具有一定的策略性和创新性的思想,是通过运用思维、或构建思维,针对一定的问题,达到运用思维高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果。按照美国教育学家理查德·鲍尔的观点,批判思维教学法包含三个要素,即推理元素、治理标准以及智力特质。

2 会计教学中运用批判思维教学法的必要性

2.1 会计教学现状的需要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会计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不甚理想,会计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教师传授制,即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传授较多的会计专业知识,但全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皆有消极影响,且难以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会计专业人才。鉴于目前会计教学现状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运用批判思维教学法改善会计教学的教学现状,是目前会计教学及代码解决的问题。

2.2 批判思维教学法的积极效益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因而目前的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实践性要求以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应地提高了,此外还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并能有效地将这种有效的思维策略运用于具体会计工作中。批判思维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并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力和思维能力,因而很适合在会计教学中推广使用。

3 批判思维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3.1 批判思维教学模式

在实际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法、探索式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对这些方法进行整合,并将批判性思维理论和批判性思维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渗透到会计教学过程中。以下有一个较为适应批判思维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可供会计专业的教师借鉴:

1)提前构建知识框架,提出讨论问题;即围绕着学习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构建一个概念性的知识框架,并对知识框架中的重要问题提前列出来,以待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探讨。依据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标准,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够让讨论者全员参与的问题,或者这些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进入情境;就是通过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激发他们对为题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3)独立探索;让学生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在一定的教学情景和问题情境中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究,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并全面掌握知识框架。

4)协作学习;目的是为了在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加深的知识的理解,使知识更为全面。

5)效果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习小组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3.2 批判思维教学策略

批判思维教学方法就是要学生有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性地接受知识并思考问题,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深入到会计理论知识以及会计实践知识中去培养自己的会计素养,并是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为此,应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批判思维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促使会计教学目的的达成。

在实施批判性思维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学会求知”是会计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理念,这一理念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在形成批判性思维之后,学生可以在构建好的会计知识体系下分辨出职业道德中的不良行为。另外,宽广的知识面有助于提高对于知识的热爱,能够有效激发思维的发散。因此,强化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小结

现如今,社会对于会计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本身对于学生特别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显然是异常重要的。在我国,会计教学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会计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热情。为改善会计教学的现状,应该将批判思维教学法应用在英语教学中。批判思维教学发是一种旨在加深学习者对于英语知识的整体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并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学生潜力的教学方法,支架式英语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亮.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基于工科背景高校本科会计教学的若干思考[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07):45-46.

[2]赵新.会计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教学法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4):67-68.

[3]何晓民,欧阳民.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运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1(32):70-72

上一篇: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简析 下一篇: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