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我国会展人才传统文化素养

时间:2022-07-12 01:27:07

加快培育我国会展人才传统文化素养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我国会展产业,因其较高的区域产业关联性和经济增长带动力,日益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已初步形成华东以上海市、华南以广东省、华北以北京市为中心的三大会展产业带。另外,以大连市、长春市为中心的第四个东北地区会展产业带和以西安市、重庆市等中西部城市为中心的第五个会展产业带正在兴起。国际会展产业中世界知名会展城市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会展产业已步入稳定期,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积极向海外拓展业务领域正成为这些国家会展产业的主导战略。面对成熟的会展产业国际环境和尚处于起步借鉴阶段的国内发展环境,加强对我国会展产业人力资源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UFI(国际展览业协会)主席亚申・维特先生在73届北京年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展览业,UFI希望中国更多的关注会展行业标准和教育方面的提升。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我国会展产业人力资源的匮乏。2004年12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公布了国内需求前景广阔的9个新职业,其中作为会展行业核心人才的“会展策划师”榜上有名。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会展从业人员有100多万,其中从事经营策划的各级管理人员仅为15万。会展教育培训的相对滞后导致国内缺乏真正懂会展产业运营的人才。专家也指出,我国展览会数量已经很多,但真正形成国际品牌的屈指可数,问题的关键在于策划人才的缺乏。另外,会展产业的文化性、国际性特性使我们在理性分析该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加强其传统文化素养的历史必然性。因此,加强我国会展产业人力资源传统文化素养任务紧迫。

目前,我国会展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市场分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两个部分和学位教育、职业资格、职称培训三个层次。通过对国内三个产业带20家会展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体系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会展教育体系中主要代表性课程分布比例分别为:会展理论为100%、会展管理为100%、会展策划为100%、会展英语为90%、会展物流为80%、会展布置为80%和会展服务为70%,其中对在国际会展交流中能凸现我国传统文化素养的课程无一处涉及,并且对重要性的认识上也存在误区。这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产业势必会造成一种文化意识的缺失,长期发展下去,对我国新兴会展产业将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调研与分析,对如何加强我国会展人力资源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将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纳入会展人力资源培训系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在我国“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已决定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将文化会展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写入规划中。因此,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应加强传统文化素养课程的设置,重点可将汉语、历史等人文学科结合会展行业特点,进行整合与编排。发挥会展产业的对外窗口与媒介的宣传作用。

二、会展产业与我国文化产业充分融合,提炼传统中的个性美。会展产业是由会展上游企业、会展中游企业和会展下游企业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条。链条上的各个单元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创造出比单一企业更大的协同效应。会展产业根据业务流程和专业化分工,又在各个链条上形成了会展运营、展馆经营和会展服务等会展细分市场。整个会展形成了一个产业网络,这个网络对举办城市的“营销”作用很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历史古迹、文化积淀各异,因此,加强会展产业网络中各个环节与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的融合,展示我国各地千姿百态的文化大餐和个性魅力,不失为提升我国竞争力的一剂良方。当然,这些目标要靠那些拥有传统文化素养、热爱传统文化的会展人才去实现。

三、将传统文化素养作为会展人才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当前,会展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经济、管理、外语、美术等众多知识的储备,还应具备人文知识的深厚素养。我们建议,我国应建立起会展产业人才库,设计出包括传统文化素养在内的会展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可以从展会历史延革、展会文化推介、展会形象设计、展会周密宣传、展会营销艺术、展会奖励旅游、文化服务套餐、展会跟踪信息、展会后再联系等细划环节入手,采用量化达标方法,注入传统文化素养内容,提高对会展人力资源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的整体要求,以期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我国会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会展产业链延伸领域要充分考虑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目前,国际会展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专业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据专家分析,今后展览市场国际化倾向的新动向是外资进入的产业链已经不再局限于会展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他们已将触角延伸到了搭建、运输展具租用及展位设计等会展产业链的下游。这种会展产业链延伸的国际化特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起到一定的“挤兑”效应。重视会展产业链拓展领域中的传统文化成分,将会展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加强我国会展产业成长中的自主性。(图1)

我国会展产业正处于起步、借鉴、摸索、创新和提高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从借鉴吸收的初级阶段到摸索创新的壮大阶段再到提高再创新的成熟阶段,传统文化素养无疑是一种基于现代管理艺术之上的助力器,在我国会展产业发展壮大的道路上,理性地促进着其健康的发展。

基金项目:全国统计科研重点规划项目(2006B32);河北省廊坊市软科学规划项目(2006030105)

上一篇: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 下一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