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7-12 01:13:45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育训练,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并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思考

中图分类号:C961;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6-0019-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它既对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契机。因此,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新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的信息素质要求变得愈加重要。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将信息素养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而学生则把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大学阶段的教育模式几乎是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翻版和延续。现在大学的各种考试层出不穷,而忽视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教育管理松弛

我国实行的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大学里几乎没有淘汰制,只要不违规,无论学业优劣、能力如何,基本都可以顺利地拿到文凭,获得学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忽略人文教育,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重传统的讲授而轻能力培养,都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3.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信息素质教育应该是一门多元化、综合性的系列课程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文献检索课来实现,而传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方法手段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国信息素质教育,也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1. 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研、出国,这使得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往往局限于研究型、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多样化。因此,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要从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的高度,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 营造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前,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日益凸显。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是我们确保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突破口。高等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以人为本培养模式。应依照个体差异性,同时面向国家、企业需要,探索并建立学分制、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转专业制度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方面需要重视以下几点: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提高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激励大学生成就感的力度。创新是民族振兴的关键,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

3. 深化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创新人才培养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大学不仅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劳动者输出基地”,还应培养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业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为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创新人才基础。第二,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突出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高校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以改变原先过分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注意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整合与优化;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在课程内涵上不断更新、增添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要特别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研究型教学转变,要普遍运用问题解决、互动教学、个别化实习设计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不单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彻实践教育的思想。要通过课堂内外各个实践环节,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完成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和清晰化,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第三,改革教师、学生评价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的优劣、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以学历、职称以及教师在重要核心期刊上的数量、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这些评价方法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但忽略了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工作。高校应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其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改革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将奖金与课时酬金分配以及评优、选优、晋级等与开展“创新教育”挂钩,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继续开拓创新。第四,注重创业实践,有效开发和利用社会创业资源。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上,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知识经济时代,创业型人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高等教育应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这不仅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至3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第五,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为了创造更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学校要落实学生创新活动经费,提供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的机会,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添置科研仪器设备,在经费和物质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目前,各高校纷纷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大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借鉴国外的经验,除了政府的政策扶持与经费支持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会各种资金,挖掘高校经费来源多元化渠道,共同促进大学创新人才的发展。国内高校目前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争取校企合作,这样不仅可以争取到资金,也可以为学生建立更好的实践平台。第六,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把创新的思想和方法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掌握创新的钥匙,从而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其一,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应将科学探讨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变成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讨探索的过程,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其二,切实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让大学生定期在企业及有关单位的见习、实习中接受严格的磨炼,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其三,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及以学科为依托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等。通过各种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潜力,引导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06).

[2]宫臻祥,宫臻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9).

上一篇:浅谈非上市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