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方治疗热郁血淤型消化性溃疡58例

时间:2022-07-12 12:27:56

【中图分类号】R2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85-01

消化性溃疡(PUD)是全世界多发病、常见病,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 特点。作者临床中以自拟方三军连海散辨证论治热郁血淤型消化性溃疡,在疼痛消失时间和复发率方面 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58例患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嗳气等症状,1周内纤维内窥镜证实为溃疡活动期,溃疡直径在3mm至20mm之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14例,经X 2检验两组在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一般情况方面无差异性(P>0.0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国家卫生部2002年发行“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医证候诊疗标准,符合热郁血淤型。[ 1]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胃热郁血淤证辨证标准者;受试者年龄在18-75岁,性别不限;1周内纤维内窥镜证实为溃疡活动期,溃疡直径在3mm至20mm之间;

2 治疗方法

2.1 合并用药

治疗前如检测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两组均同时进行杀菌治疗,按说明服用丽珠胃三联(丽珠集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白片nomgx4片;绿片soomgxZ片;25009二2片),疗程为1周。此外,除试验用药外,观察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西药及与本病治疗相关的其他治疗。

2.2 给药方法及疗程

治疗组:自拟方(熟大黄6g,三七3g(磨粉,相当于原药10g),黄连15g,海螵蛸30g,浙贝母15g,甘草10g),同时临证加减:溃疡出血加白芨10g,地榆炭15g;出血初愈,胃镜下仍有水肿,呈明显炎症表现者加蒲公英12g;烧心泛酸加煅牡蛎40g,煅瓦楞40g,吴茱萸1.5g。呃逆者加代赭石15g,旋覆花20 g。痛甚者加白芍12g。服药方法:中药1剂,分早晚2次煎服。对照组:奥美拉唑胶囊(奥克)(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20mg/片)服药方法: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两组均6周为1个疗程 。

3 治疗结果

4 讨论

1990年,Tarnawski 提出溃疡愈合质量(qualityofulcer healing,QOUH)的概念【2】,评价愈合质量包括内镜下的成熟度,组织学的成熟度及功能的成熟度。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初愈的溃疡虽然上皮完整,但实际上包括明显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异常,正是由于这些异常影响了细胞氧气的输送、能量的供给及黏膜。消化 性溃疡 主要 病理变化是粘膜血液循环障,粘膜组织缺血坏死,保护作用减弱,局部炎症等,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病痛。因此,快速缓解症状及抗溃疡复发特别是中药抗复发己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方中熟大黄、三七,清热解毒,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为君药,现代研究认为三七皂甙可增加粘膜 微循环灌注,促进粘膜组织能量代谢,保证粘膜上皮细胞、 溃疡底部和边缘部腺体再生。 保持粘膜微循环酸碱平衡 ,进而促进溃疡愈合。大黄炒炭尤增清热泻火、止血之功;臣以海螵蛸,川贝母,二者二比一配合清热,散结,收敛止血,制酸止痛,助君药清热止血止痛之功;黄连协助君臣更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使以甘草,合以海螵蛸、黄连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而不伤正,且可调和诸药。溃疡出血甚者加白及,地榆炭,凉血止血,消肿生肌;出血初愈,胃镜下仍有水肿,呈明显炎症表现者加蒲公英,合以黄连、甘草加重清热解毒之势,促进炎症吸收。烧心泛酸加吴茱萸,配黄连,取左金丸辛开苦降,肝火得清,胃气得降之旨,以平呕吐泛酸之势,配以牡蛎,瓦楞,二者煅用收敛固涩,制酸止痛作用加倍,烧心泛酸之症自除。呃逆者加代赭石,旋覆花降逆胃气。痛甚者予以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之意。本课题得出结论其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疼痛消失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

[2] Tarnawski A,Hollander D,Willian JK,et al. Quality of ulcer healing: a new,emerging concert. J Clin Gastroenterol. 1991,13 (suppl 1) :S42-S47

上一篇: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护理措施2619 下一篇:老年性便秘的护理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