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7-12 12:04:31

新形势下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摘 要】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虽一直提得很响,但总存在一些诸如“应试教育依旧”和“素质教育不要求考试了”等的错误倾向。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以质量信人;评价教师工作的核心指标,也主要看教学质量。表面看来似乎这些都与素质教育无关。然而老师们觉得一要抓教学质量,二要抓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是茫然不知所措。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矛盾吗?笔者通过“对十”报告的学习理解,再谈素质教育的内涵,剖析了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错误倾向,阐述了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如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质量;认识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报告”明确了当前加强教育优先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下面笔者根据对报告的感悟谈谈在新形势下对推进素质教育的点滴认识。

1、再谈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而学校和教师则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人不能如同用一个统一的模子,把不同形态的材料都压成一模一样的东西一样。

2、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错误倾向

当前一些学校课内抓应试教育依旧,课外搞一些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点缀,于是形成了内抓“应试”,外抓“素质”的分离模式。这种倾向把课内课外分割开来,把素质教育孤立起来,其课外实践也只不过是一种摆设和点缀而已。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课外应该抓素质,但课内更应抓素质教育,而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绝不能把素质教育局限于课外活动的狭小天地里,造成流于形式的点缀与气氛的渲染。

另一种倾向是“素质教育不要求考试了。”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当前搞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就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言,尽量减少考试的次数,不能只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

3、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不等于不抓教学质量,相反,教学质量的高低事关素质教育的成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上不去等于空谈,人民不会相信,更达不到满意教育。为此,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3.1 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推进整体素质提高。

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非得重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首先,在师德建设方面,一是学校要从行动落实上,加强教育法规学习、规范教师师德行为。二是教师自身要做到为人师表。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三是要求教师要有敬业精神。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其次,要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引导教师努力学习和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规律;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和各种考核评比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鼓励教师在抓好教学常规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力。

最后,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优化与更新。一方面,通过自学,努力吸收本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增强与自己教学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借他山之石攻玉。不断地将新学科知识融入专业知识体系之中,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向“博、大、精、深”迈进。另一方面,要坚持有目标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只有围绕专业知识有目标地、科学地、有效地积累,才能够建造好专业知识的大厦,优化与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3.2 着力推进高效课堂

要提高教学质量,非得重点从课堂抓起,向40和45分钟要效益。首先,课前充分调研学情。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相关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如何,对本节内容是否感兴趣,预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的差异等,这些都是教师需要事先弄清的。其次,整体把握教材,准确定位教学要求。我们应该知道,整体把握教材可以有效的解决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否则课堂的随意性就会太大,出现混乱,无法实现高效。再次,反复斟酌教学设计,实现最优化。一节好的教学设计应当提前成形,然后多次研思、修改,才能逐渐成熟。最后,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这方面要注意:一是不要包办学生的学习。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操作、交流,体验、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获取成功的愉悦感。二是提问有艺术性。提问要有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三是布置作业要灵活。要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让他们根据个人情况,起到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同时,作业要有一定的延伸性,激励学生探索。

3.3 抓实“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专抓“优生”和“中等生”不行,提升效果不明显。一个简单的道理,要让一个班级平均分达90分的“优生”提高5分,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要使平均分才10多分甚至几分的“学困生”提升10分的平均分,应该不是件难事。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们中心校将“学困生”辅导工作纳入全乡年度教研工作的重点来抓,从2012年秋季学期的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成绩统计中显示,全乡各校共计253名“学困生”,语文科平均分达46.61分,2012年春季学期平均分为38.25分,提升了8.36分。数学科平均分达47.17分,2012年春季学期平均分为36.18分,提升了10.99分。而优等生的平均分两学期相比则成下降趋势。如此可以看出加强“学困生”辅导的重要性。

学校要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首先要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的态度、兴趣、爱好、生理特点、家庭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克制约束不良心态的滋生发展,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一步一步地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其次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自身的职业性质决定了育人的职责。辅导老师对“学困生”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耐心热情地替他们排忧解难,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善于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发现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要找准切合点,正面启发诱导,耐心说服教育。

最后则要找准病因,加强辅导。“学困生”之所以学习进步迟缓,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觉得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莫过于基础差,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而丧失学习信心,遇到难题自己难以解决而觉得孤立无援,陷入无可奈何之中。针对他们这种心理,教师要作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找准突破口。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励、多表扬、少指责、少批评的原则,引导“学困生”向优等生学习,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总之,在党的“十”提出十年后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学校教育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目标紧跟发展步伐,空谈误学、实干兴教,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方面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收稿日期:2013-06-07

上一篇:浅谈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现状与营销策略 下一篇:技工院校专业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