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力推企业内控规范

时间:2022-07-11 06:17:05

五部委力推企业内控规范

由于处罚手段的缺失,五部委推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文件已下发近5年,奖惩机制的落实程度直接影响内控规范的来难以有效运行。

德勤日前的《2012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指出,55%的受访者认为“管理层意识不到位或者奖惩机制不到位,导致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难以有效运行”,这一比例较上年度的48%有所上升。

2008年和2010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及境内主板上市公司实施;2012年5月,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央企力争用两年时间,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2012年8月,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要求主板上市公司逐步推进内控规范实施。

从德勤连续6年的调查分析来看,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存在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缺失的问题,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逐步深入,已经由单一的内部控制应当向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风险量化及预警监控、授权管理、流程管理等方向扩展、延伸并整合。当然,这个过程能否持续下去,解决好人才问题十分关键,虽然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培养,仍然有54%的受访者认为内控人才也比较缺乏。

对于央企两年达标的设想,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合伙人谢安认为任重而道远。“央企普遍存在行业跨度大、管控难度大的情况,不过68号文也没有像对上市公司那样要求得那么刚性,即央企只需向国资委和监事会报送内控评价报告,而不必向公众披露内控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目前管理层更关注的应该是做起来。至于说两年后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我认为没那么简单。”

关于内部控制监管方面,目前的政策制度体系还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包括监管的侧重点、频率、方法等。“如证监会内部监管有一套监管规程,各个部门负责哪些方面具体应该怎么监管都已经很详细,但针对内部控制的方方面面还需要把它细化进去。”

上一篇:灵动快拍 行业弄潮儿 下一篇:海通医药 影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