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主体地位,培养创新思维

时间:2022-07-11 05:37:11

尊重主体地位,培养创新思维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需要我们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利用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通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主体地位 创新思维 创新 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利用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通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营造良好气氛,鼓励创新思维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必须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面带微笑,微笑是沟通心灵的“催化剂”,微笑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无比亲切,这样就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大胆质疑,从而迅速灵活地掌握语言。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积极消除或减少他们在外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平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并经常进行情感交流,利用各种机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别是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更应时刻关心他们,用情感化他们,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关注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需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排除来自外界的各种消极影响,学会调整心态,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另外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心理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承认。教学中注意降低基础较差学生紧张和焦虑的程度,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以真挚的情感来感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乐于接受英语,使他们能愉快地参与英语学习。再者,要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当他们不时地肯定自己,挫败感就会减少,有利于更好地接受英语。教师提的问题有难有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越发积极地学习英语。要努力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

二、精心设置学案,激发创新思维

只有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能力才会提高。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可精心为学生设计导学案,对每单元的课文阅读采取“自学”、“共学”和“练习”的方法。“自学”是学生针对学案中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完成猜词义、长难句分析、段落大意的归纳和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发现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时,要结合目标教学,要求学生针对目标,做到读思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学”是指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和同学、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共同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在“自学”和“共学”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去练,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三、课堂巧设疑问,妙用“留白”,引导创新思维

对于重点内容,教师要深挖教材,尽量从多角度、多层次提问,做到一题多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而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并把他们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并且上课时适当“留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上课伊始,可以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精心设计,巧妙“留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拉开学习的序幕。如在教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6 unit4《Gloabc warming》一课时,先呈现给学生世界各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的图片,从而激起学生的愤慨,然后问:What do you think caused the problems?If you lived in such a place,what would you do?”这样老师不直接参与讨论,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引起学生共鸣,在学生思维上形成悬念,有利于将他们的兴趣和思维切入正题。

四、不断改进教法,开发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可从改革教法入手。1.课文复述法。(1)变更复述,让学生变化人称、时态、语态或文章题裁进行复述。(2)续篇复述,根据故事可能发生的变化,利用原有的知识发挥想象或讲述故事可能出现的结局。这种复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3)概括性复述,根据材料所展示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大意。这是较高水平的复述,学生需要有很强的归纳能力。2.作业开放法。(1)每上一课时,可要求学生用该课新出现的词汇或句型造尽可能多的句子,并要求成绩较好的学生将这些词汇写在自己编写的故事和对话中。(2)对于一些连词和句型,可设计半开放型的题目。如在学习了倒装语序后,可设计如下题目:Not until ______,I know how funny it is.Not only ______but also Tommy realized the story was not true.(3)经常布置一些看图作文。

总之,我们应当在不同课型或同一课型的不同环节中充分挖掘一切可能调动学生思维活跃的因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当的方法,灵活运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2]顾曰国 主编《英语教学法》。

上一篇:做泡菜放糖很关键/炒鸡蛋加点料酒不易碎/葡萄... 下一篇: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