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摩托驶向出口快车道

时间:2022-07-11 05:16:32

江门摩托驶向出口快车道

不久前,江门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豪爵EN125-2A型号摩托车顺利通过广东检验检疫局出口商品免验评审专家组初审,有望成为江门地区首个“出口免验企业”,同时,这也是广东省年内第一家通过出口免验初步评审的企业。

广东省江门市是全国三大摩托车生产板块(重庆、江浙和广东)中广东板块的主力产区。2006年,经江门检验检疫局受理检验合格出口摩托车3384批,101.72万辆,货值4.1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9%、28.5%和33.8%。2007年,江门摩托出口再攀新高,仅1至4月份,江门检验检疫局检验出口的摩托车就达1202批,41.70万辆,货值1.80亿美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7%、28.3%、36.4%,出口量、货值稳居广东省首位。

扶持外贸出口,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是检验检疫部门的“天职”。江门检验检疫局为企业产品“走出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模式改革助企业“减负、增效”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摩托车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趋势,江门局在监管模式方面,继续推广电子监管,把监管的“眼球”延伸到企业的生产和内控管理环节,通过电子监管企业的检测数据实现对产品出厂前的质量监管,从而简化报检通关环节,真正达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目的。而在企业管理方面,江门局根据出口企业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检测能力、产品质量状况和风险程度等继续对企业深化分类管理。据统计,目前,江门市已拥有摩托车出口一类企业六家,二类企业六家。

出口创汇,产品质量是关键。江门局经常主动上门,从技术“入手”,充分发挥检验检疫技术和产品标准信息优势,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供予企业共享,鼓励其获取各进口国相关认证等,从而引导企业的设计研发与国际接轨,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外贸竞争力。

特事特办铺设出口“绿色通道”

几年来,江门局一方面为优质产品大开“绿色通道”,结合“以质取胜”战略和名牌战略,扶持一批效益高、附加值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另一方面,特事特办,多次与外经贸、贸促会等相关部门协商,为江门摩托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

2006年11月,“米兰国际摩托车展”在意大利举办,该展会在国际摩托车业界口碑很好,影响力很大,是全世界摩托车产品扩大品牌效应的重要平台。江门市有关部门专门组织迪隆、蕾爵等六家摩托车企业产品参展,但是,由于企业筹备时间短,成品下线后距离截止日期紧迫,按正常出口检验程序根本无法如期参展。对此,江门检验检疫局迅速行动,及时协调各参展摩托车企业统一步调,预先准备报检资料,并严格对展品的质量、安全、环保等项目进行控制。报检当天,江门局对这六家企业实施有限受理报检、优先审单、集中检验检疫、优先放行的快速通关模式,做到当天受理、当天检验合格、当天放行,并把“出境货物通关单”亲自送到了企业负责人手中,确保了六家企业的42台、35个型号、货值22321美元的样车顺利出口通关参展。

扶优扶强打造“出口免验”金字招牌

为了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进一步推动江门摩托制造业取得更大发展,江门局突破旧思维,对品牌企业实行“扶优扶强”政策,积极推动出口免验。

作为江门市摩托车生产及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江门市大长江集团生产设备一流,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日渐科学,产品质量稳定,多次荣获“中国名牌”和“消费者最满意摩托车品牌”称号,连续三年检验出口合格率达100%,而且没有出现因企业责任而引起的质量异议、索赔和退货。接到该企业的“出口免验”申请后,江门检验检疫局马上成立以谭建明局长为组长的帮扶小组,制定具体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帮扶工作,并迅速上报广东局。目前,大长江集团已经被成功纳入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免验考核计划,并通过了广东检验检疫局专家组的审查,有望成为今年广东省内出口免验的第一家。

“出口商品免验”代表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最高荣誉,是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金牌通行令,也是我国目前标准最高的出口商品质量监管制度之一。如果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大长江摩托驶上“出口免验车道”,不仅在出口环节上免予检验,每年还为企业减负100多万元的费用。

上一篇:亚太:在利润与数量的杠杆上行走 下一篇: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