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探析

时间:2022-07-11 04:19:02

长阳土家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探析

摘 要:长阳是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长阳旅游产业,是加快长阳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和重大课题。

关键词:生态文化旅游;长阳;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1-0056-002

一、长阳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条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素有”川鄂咽喉“之称,联接川鄂两省,沪蓉高速、宜万铁路、西气东输等国家”三大通道“穿境而过,独显旅游战略区位优势。

1.颇具特色的生态资源

长阳属亚热带大陆性夏热潮湿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秀丽的清江横贯长阳全境148公里,是长江在湖北境内第二大支流,汇入清江的大小溪河共428条。清江画廊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拥有一处国家森林公园和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县域内各类动物种类1000多种、植物种类3000多种,其中有金钱豹、蟒、红豆杉、珙桐、银杏、苏铁、水杉等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清江水体质量良好,整体水质达到国家Ⅱ级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宜人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众多自然瑰宝,使长阳成了全国知名的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第一县:清江柑畅销全国、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清江鱼成了北京奥运会餐桌上的指定产品;还有深受市场欢迎的矿泉水、木瓜冰酒、木瓜果醋、魔芋膳食纤维等纯天然、原生态食品。

2.独具一格的文化资源

长阳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著名的”长阳人“的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自古就有”阳古地,夷水名疆“之称,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全国民族文化先进县,”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奇石、盆景、根艺“被誉为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歌舞祭祀亡灵“的撒叶儿嗬、高亢激昂的山歌、曲雅隽秀的南曲、婀娜秀美的花鼓子等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3.异军突起的生态文化旅游

长阳风光秀美,景观独特,素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的美誉,与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齐名,并称为湖北四大甲级旅游资源区。长阳清江之秀尤以”小三峡“最为有名。三峡由伴峡、巴山峡、平洛峡组成,三个峡谷又被三段宽谷所隔开。伴峡风光奇特,有著名的”伴峡三望“:一望”薄刀岭“,二望”狮子洞“,三望”盐池泉“,此外还有狮子泉、盐神岩、睡美人、夷城遗址等。巴山峡高山兀立,石壁如削,蓝天一线,”猿猴梳妆“、”三神对弈“、”海豚升天“等奇峰镶嵌其间,水平如镜,静影沉壁,巴王洞、棋盘洞等洞穴、石窟与山水相衬,气势恢弘,还有白龙仙宫、青门峡、麻池革命纪念地等景点。平洛峡青山列嶂,错落有致,峡景秀丽,引人入胜,其中以北纬30度岛、将军山最为著名。长阳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民俗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传说故事、炽热流畅的吹打乐、哭中有喜的哭嫁歌、散发泥土芳香的薅草锣鼓、婀娜多姿的花鼓子、风味独特的土家菜肴等,无不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2008年底,接待游客总人数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生态文化旅游呈现一遍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长阳生态文化旅游存在的困难

1.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长阳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瓶颈

一是景区道路不畅,直接导致了旅游资源难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二是能源不足,通讯不发达。目前,除较早期开发的个别旅游景区基本具备通讯条件外,其余旅游景区.都严重存在无电、无通讯手段的问题,在很大成度上限制了旅游景区各项服务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三是旅游配套设施缺失。景区可供游客游览的项目单一,普遍存在游客无处可玩、无地歇息、无娱可乐、无物可购的问题,限制了旅游市场收益的提高。

2.品牌意识不强,宣传、促销水平低

知名度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知名度不高,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很难将其纳入计划。倒影峡、仙人寨、武落钟离山、兰草谷冲浪、愚人岛、天柱山等几大景点虽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从总体上看,将长阳众多的生态旅游项目作为整体进行宣传的力度还十分薄弱。受资金等因索的制约,长阳生态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手段还处于低层次、低水平阶段,宣传、促销缺乏自我推销和招揽游客的力度。

3.传统旅游项目以观光为主、体验类旅游项目少

目前旅行社组织的长阳旅游线路中,主要是传统的日观光,包括清江画廊、武落钟离山、愚人岛等景点,多与风景、文化有关;为满足游客要求安排的民居家访,也多是自发的、临时的、简单的民居参观,没有固定的、有组织的民居家访接待点,游客难以近距离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

4.旅游业资金投入不足

旅游业的发展要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运行。目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是影响长阳旅游业发展的“拦路虎”。长阳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大多数属于原始、半原始状态,缺乏震撼性的名牌景点与之相配套的设施,开发层次较低,造成旅游规模小、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的局面。

5.旅游业从业队伍亟待加强

长阳现有3家旅行社,远远不能满足接待日趋剧增的海内外游客的需要。同时,长阳从事旅游业的专业人才奇缺,导致旅游业从业队伍整体索质不高,经验不足,经营管理能力差,服务质量不到位。这是长阳发展生态旅游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长阳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1.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本着严格保护、合理开发、规范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全面抓好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分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弘扬建筑风貌,以及环境保护,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有特色、规范化编制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用以指导生态文化旅游建设。力求将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与“一县一园一城”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把长阳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靓丽品牌的目标。具体依托沪蓉、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等覆盖面大、纵贯全国的公路、铁路网来打造旅游线路,在基础条件好、群众强烈要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地方规划旅游点,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景点,然后连点成线,连线成面。

2.加大旅游业资金投入力度

本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运行,增加资金投入力度。由于长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作为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特殊县份很难凭自身的经济能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需要申请援助资金:一是援助资金。长阳可以依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清江流域梯级开发以及国家扶贫、扶苏、扶少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可以向中央、省市申请专项援助资金;二是向国家申请旅游扶贫专项资金;三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援助机构申请援助资金。

3.与旅行社合作,强化品牌宣传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旅游活动的进行创造了条件和方便,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作为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对旅游产品进行设计,宣传,销售,与各方面协同合作,处于旅游行业中的核心地位,是拓展旅游市场的急先锋。构建“一县一园一城”的生态文化旅游要想不仅仅局限于宜昌、湖北这两个市场,争取尽可能多的客源量,实现有规模地发展,就一定要与旅行社合作,进一步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4.适当发展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利用农业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及农耕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和体验农业文明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它不仅具有生产、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旅游、教育、医疗和生态功能。而今,长阳已使茶叶、生猪、蔬菜、水果、药材、水产等产品的生产加工规模化、集团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向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转变。并始终把追求富裕放在第一位,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增加收入快的订单农业等新兴产业。在这些成果基础上发展休闲农业,能给传统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更有利于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

5.培训造就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

只有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满足游客需求的能力,为游客提供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才能使游客得到最佳的旅游体验。而生态文化旅游的根基在农村,动力在农民。只有依靠农民的智慧,充分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生态文化旅游真正发展起来。因此,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发挥教育、农业科技、旅游等各界力量,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对生态文化旅游经营者进行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旅游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在创新理念,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经营旅游的技能和水平,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不断向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6.建成“火炉”城避暑胜地

长阳与我国著名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重庆相距不远,属亚热带气候,且受地势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6.4℃。对于酷暑盛夏日均气温高达40℃以上的武汉、重庆人极具诱惑力。故以“一县一园一城”创建为依托,坚持“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原则,突出休闲避暑的主题,夯实基础,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创立品牌,建设长阳为避暑胜地就不难实现。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07-10-25(1)。

上一篇:流媒体广告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下一篇:IT企业实用人力资源管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