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后勤外包保障管理分析

时间:2022-07-11 04:12:31

部队后勤外包保障管理分析

摘要:就军队后勤外包保障管理和当前我军的现状和外军的经验,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随着军队后勤保障任务日趋繁重,仅靠军队自身力量已难以满足后勤保障需要。因此,“利用民力加强军队后勤”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共识,外包保障也日益成为军队后勤保障的辅助力量。同时由于战争的不确定性,外包保障承包商为军事行动提供服务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此军队后勤如何发挥对其的管理职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军队;后勤;外包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9502

信息化战争中,军队后勤必须具备灵活高效的反应能力,强化保障管理可以提升军事物资供需整体效率。其中外包保障在军队后勤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军队后勤外包保障涉及环节多,任务繁琐,所以无论是战时还是日常,军队都必须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以确保外包保障对军队的服务。

而我军的现实情况是,当前在后勤外包保障管理方面依然缺乏严谨、科学的管理系统和制度。使得军队与市场双方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导致增加了军队与外包保障承包商合作的成本。但是在信息化战争中,有力的外包保障也是战争胜利的因素之一,所以面对我军目前现状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外包保障顺利进行的前提。

1建立完善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统

军队信息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采用“双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其安全性。所谓“双系统”,是对一定密级的信息限制其在部队内部以及部队与需要摄取此信息的承包商之间流通,实现军地互通。两个系统之进行物理安全隔离。

首先,采用计算机标准接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保密的手段传输。军队后勤保障信息经过加密处理后,实时、适量地提交给承包商,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其次,建立信息共享网络平台。通过此平台,部队的采购部门可以准确了解承包商的资质能力、技术水平、经营规模、生产进度、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基本情况,使承包商信息透明化。所以,建立完善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军队后勤管理部门可以更加直观有效的审定承包商资质,选择信誉高、质量好、运输佳和信息化程度高的承包商合作,并与之签定长期稳定的合同,共同快速应对军队的保障需求,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2建设严谨科学的管理制度

2.1建立成熟的法规

(1)健全法律。

军队后勤外包中,军队和承包商即是一种市场供给关系,健全的法律才能使双方的权利得到保障。发达国家的军队后勤外包中,军队和承包商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例如,在美国国防部和各军种颁布的《必不可少的商业公司服务在危机实际的延续性》、法国在海湾战争后颁布的《紧急征用官员和船员法令》等,这些军事领先的国家近年来均积极修订后勤保障中的各种法律标准,此举对规范和管理外包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军目前外包保障方面,法律较为苍白,所以一些部队仍然不能保证后勤外包保障中军队和承包商的有效合作。仍然有距离市区较近、采购方便的部队保存着蔬菜大棚和养殖场,不仅费时费力,同时保障的物资种类也有限,远远不如直接将此类保障外包于地方更经济。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外军丰富的经验,由军队牵头建立以系列完善严谨的法律条款,以此给予军队后勤外包保障管理法律上的支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为承包商建立信心,吸引更优秀的承包商愿意与军队合作。

(2)完善合同。

合同是明确交易双方和义务的载体,是交易双方合作的保障。因此,军队和承包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必须以法律保护下的合同确定下来。美军与承包商签订合同并制定好实施细则,以合同为纽带进行正规而成熟的外包交易,保护双方的利益的同时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美国近年来相继颁布实施了《战场上的合同保障》、《战场上的合同商》等条例。此外,为了军队与承包商更好地签订合同,美国还在国防后勤局设立了统管全军本土和海外合同工作的国防合同管理部,以履行监管职责。

我军后勤保障外包保障中优秀案例也普遍存在。我军某工程团在极、难、险、峻工程前,由于很好的利用了后勤外包保障合同制度,与承包商成熟的交易模式,无论在装备维修和零配件的配给都很好的为工程节约了时间。具体体现在时间紧任务重远离驻地的情况下,装备损耗和后勤供给都没有给这个荣誉之师带来麻烦,依托的就是良好的供应链和较为完整的外包供给。工程团队的装备零件盒维修保养,基本都可以与设备原厂的维修地方单位签订合同以保障装备正常运转。同样,人员的后勤依靠与所到施工的地方单位签订合同进行饮食、医疗和住宿的供给。在长达半年的驻外抢险任务中,完善的后勤外包保障合同制度为该团光荣完成任务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2.2建设外包保障绩效评估体系

军队后勤保障采取外包保障之后是否高效,需要对外包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估。绩效考核体系是评估外包管理的标准。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外包管理的成效。军队后勤管理部门需要与承包商一起,确定合理的外包绩效考核指标。外包绩效考核指标需包括军事经济效益、军队用户服务、业务流程、创新学习等方面。同时,完善监督机制以及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等相关建设,才能进行有效准确的外包保障绩效评估。此体系主要检查承包商的协议履行情况,对严重违反协议的要及时取消外包商资格。总之,有效的外包管理绩效评估可以缩短保障的运行时间,并使后勤保障力和战斗力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我军后勤整体保障力。

3建立应战应急转化机制

参加战争是军队的基本职能,战争是有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因此军队后勤外包保障也存在着各种风险,所以战时外包保障风险为外包管理增加了难度。

首先,由于战争的危险性,战时保障成本高昂,承包商所期望的利润也会随之提高。同时,战时承包商需要军队提供保护,因为其只能提供保障服务,却没有能力参与战斗且无法保护自己和后勤装备,这为军队增加了战争成本并加重了军事负担。正如美军认为:“应把承包商融入战斗保障的框架中,但在高强度的战争中不宣使用承包商,只能在敌对行动停止后才能考虑承包商上战场的问题。所以军队核心职能不外包。”如果战时将军队的核心项目外包于承包商,势必会增加成本和不稳定性,严重时会贻误战机、失去战争话语权并使国家和人民蒙受灾难。所以,为确保战争胜利,确保军队后勤的保障能力,必须审慎选择后勤外包保障项目,必须通过立法确立战时或紧急状态下承包商优先保障军队等必须履行的义务和相关惩罚措施的制度,同时制定外包保障违约或保障不力的应对预案,以确保战时后勤的保障力的及时高效。

参考文献

[1]王其华.军队后勤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3.

[2]罗朝晖等.美军物流社会化保障实践及其对我军的启示[J].物流技术,2005,(9).

[3]刘佳妮.美军战场合同保障及其战备水平对我军的启示[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院报,2006,(6).

[4]周晓东.美军装备维修保障社会化特点[J].中国国防报,2006,(7).

[5]孙茂茂等.美军利用民力实施后勤保障及对我军的启示[J].军事经济研究,2003,(2).

[6]李祝文,顾建一.后倾供需矛盾的形成与缓解[J].军事经济与研究,1991,(6).

[7]尚怀来.市场经济与军事后勤供需关系[J].军事经济与研究,1993,(8).

[8]邹勇斌,邵富洪.我军军费供需矛盾的量化分析及政策建议[J].军事经济学研究,2006,(2).

[9]王翔.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军队后勤管理[J].时代经贸,2008,(4).

[10]丁辉,郑超.外军后勤社会化保障特点浅析[J].后勤学术,2003,(4).

[11]史澜,李文经.深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J].当代经济,2009.

作者简介:杨柳(1990-),女,河南洛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

上一篇:基于人口增长模型的产业集群规模问题研究 下一篇:丹东市旅行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