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闲花种满园香

时间:2022-07-11 03:38:36

北人才,爱国情怀名垂青史;抗法名将,民族气节光耀千秋。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应该是抗法名将刘秉璋最值得人们纪念的地方。

2011年是抗法名将刘秉璋诞辰185周年。5月中旬,因参与组织纪念活动,我有机会参观了刘秉璋墓园。刘秉璋去世后,清廷追谥“文庄”,故人又称他为刘文庄公。刘文庄公祠依山而建,古朴庄重,大门向北,门前辟出一块平坦之地,祠内陈列着刘文庄公像、有关刘秉璋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一些纪念他的书法作品。刘秉璋胸怀大志,青年求学,用功读书,25岁中举人。34岁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被曾国藩誉为“皖北人才”。他文韬武略。36岁参加淮军,平吴剿捻,纾难拯危。49岁升江西巡抚。55岁任浙江巡抚,被称为“淮军名将”。他以死报国,镇海之役,重创法军,扬中华之国威,不愧为“抗法英雄”。刘秉璋60岁时任四川总督,督蜀10年,廉介勤俭,宽政爱民,被颂为“一方福星”。

老刘洼三面环山,向东敞开,只有一条新修的水泥路通向刘秉璋墓地,当地人称墓地所在地为蛇形地。山是原生态的山,满目青翠,祠前有一口水塘,汇聚三面山泉,碧波荡漾,好一派自然风光。路沿山而建,沿山而上,从刘文庄公祠向前走约百米,便到了刘秉璋墓园脚下。新修葺的刘秉璋墓地坐西朝东,也是三面环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整个墓园恢宏壮观,由墓冢、祭坛、拜台、碑亭、墓道组成。行走在墓园里,满眼竹翠,一枕松涛,清静肃穆。1905年8月刘秉璋逝世后,归葬于此地,原有墓园,均刻“敕修”,历经100多年的岁月沧桑而祭祀不绝。然终因风侵雨蚀,冢损径荒,碑碣毁迹,墓庐废圮。2007年9月,刘秉璋墓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初冬,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追思先贤功德,激发后世奋进之志,庐江县动工修缮刘秉璋墓。今墓园重辉,一代名将,亦可安息于九泉矣。

伫立在刘秉璋墓园,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同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一样,刘秉璋身上不可避免地刻有他所在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我们不难看出,在他的身上,昭示出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中法战争期间,他力抗外侮,指挥了著名的“镇海之役”,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近海保卫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在他的身上,绽放出一种优秀的人格魅力,他督蜀10年,勤政廉洁,爱民亲民。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百姓,离川时,“绅民罗拜车前,拥塞不通者四十余里”;在他的身上,折射出一种美好的恋乡情怀,他十分重视教育,为家乡捐建了三乐堂书院、南京庐江试馆,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还在庐阳书院、敬敷书院、崇文书院设立助学基金。我想,这一切也许正是今天人们纪念他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更令我钦佩的是,刘秉璋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70岁归里,家居十载,读书不倦,不仅家藏万卷书,而且著述等身。他曾自作书房楹联一副:“垂老书犹深夜读,得闲花种满园香。”

得闲花种满园香,这是一种胸怀、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代抗法名将的风采!

上一篇:利剑出鞘斩鬼魅 下一篇:天上瑶池人间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