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创造性会计

时间:2022-07-11 12:36:35

浅议创造性会计

[摘 要] 创造性会计是指通过包装或粉饰公司财务报表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会计处理方式,它不同于作假账,其本身并非违法行为,但确使得财务报表信息严重失实。本文将对创造性会计的影响和成因进行分析,并对规范创造性会计行为提出对策。

[关键词] 创造性会计 财务报表

一、创造性会计的涵义

“创造性会计”是格里夫斯于1986年在《创造会计》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来的。此后,创造性会计便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创造性会计影响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所谓创造性会计是指通过包装或粉饰公司财务报表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会计处理方式,它不同于作假账,其本身并非违法行为,但确使得财务报表信息严重失实。其实,创造性会计就是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钻会计准则的空子,通过“打球“的方式谋求私利。它好比,在相当长得时间里,利用其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刻意的粉饰,可以使公司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假象,进而迷惑公司股东和其他控制者,使公司控制机制失灵。

二、创造性会计的影响

作为会计行为,创造性会计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就积极方面而说,特别是善意的创造性会计行为,既可以通过降低契约成本,促进契约履行,又可以通过对新的会计程序、方法的尝试,推动会计实务的发展,进而促进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对会计准则的制订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消极方面来看,企业利用会计法规的漏洞,粉饰财务报表,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以达到某种与“真实公允”原则相悖的目的,例如维护企业形象、获得经营佳绩、谋求企业上市、获得配股资格、规避法律约束等企业行为。基于这种目的的创造性会计行为,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增大独立审计风险、破坏整个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等。

三、创造性会计产生的根源

从契约理论角度看,创造性会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各签约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创造性会计产生的根源。根据企业的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在这个契约联合体中,各个利益相关者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博弈。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得他们有动机签订契约,确立在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下各自的权利义务及违约的惩罚条款,以约束相关利益者的行为。由于各种契约都要运用会计数据,因而会计就和企业契约产生了联系,会计信息不仅成为有关各方签约的一个基础,也是评价契约履行情况和进行收益分享的依据。因此,企业管理当局有强烈的动机去攫取自身的效用,而另外一些契约关系人(如大股东)也可能会要求或默许管理当局进行创造性会计,从而使会计报表以对自身最为有利的方式对外披露。

其次,契约的不完全性使得创造性会计成为可能。现代契约理论首先区分了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概念,并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就会计信息如何披露达成的一种契约。其不完全性主要体现在:(1)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类知识的有限性,使得准则的制定者很难将所有可能发生的经济事项都事先考虑周全并规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因而准则总是存在缺陷;(2)会计准则及操作指南中有关定义和措辞往往具有模糊性, 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可能产生歧义,从而产生实务操作上的主观性和可变通性;(3)会计是反应性的,相对于经济发展,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存在滞后性,因而总是会出现会计准则的漏洞。

最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缺陷也会导致创造性会计的产生不可避免。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是一个多重社会博弈过程,会计准则这一契约制度也是如此。由于种种原因,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本身可能存在不合理因素。

四、规范创造性会计行为的对策

1.完善现有会计制度。从理想状况来说,会计数据对编制者和使用者应具有相同的意义。但实际上,会计学没有永恒的真理,大概的语言制定的法规和会计准则,使用者和编制者必企业在处理方法上选择的随意性,尤其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尽可能明确地规范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创造性会计行为发生的可能,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的模糊性语言和概念

2.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在信息披露方面, 必须做到公开、及时、透明,对公司的任何重大投资行为、经营行为应及时告知公众,并对这些行为可能产生的盈亏予以分析和揭示。与此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及时披露不实会计信息,使投资人在对公司“诚信”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决策,让公司为创造性会计行为付出代价。

3.对现有会计报表进行必要的改革,使之臻于完善。扩大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范围,抑制企业管理当局滥用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可以通过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将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范围扩大到管理会计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和其他非财务信息等,充分披露重要经济事项的判断依据结果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4.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自律,同时导入法律机制遏制创造性会计行为的滥用。从会计的角度看,试图消除使用者和编制者所有理解上的差异是不现实的。强制性的法规和会计准则可能导致减少了会计对遵规活动的功能,从而排除了行业中重要的职业判断。

五、在新会计准则下对创造性会计的思考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公布及实施改变和规范了创造性会计的使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创造性会计在创造阶段引起了会计实务的多样化,其影响从消极角度看,造成“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从积极角度看它通过对新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尝试有助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但归根到底,在创造性会计规范阶段会导致旧的会计准则的修订和新的会计准则的出现。因此,对创造性会计的规范能够促进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现代财务会计就是在会计准则和创造性会计的相互博弈、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

参考文献:

[1]朱康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1999(5)

[2]李健明,邓彦.企业创造性会计行为探析[J].财会月刊,2004(11)

[3]葛家澍, 黄世忠. 安然事件的反思[ J].会计研究,2002(2)

[4]李桂荣. 创造性会计与会计准则的互动关系研究[ 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3)

上一篇:基于合并报表编制的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抵销探析 下一篇:浅谈网吧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