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7-11 11:04:53

刍议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 要】沥青路面上一个重要的危害就是路面裂缝,它们一方面让沥青路面看起来不够整齐美观,另一方面,对于路面通车行驶的安全和道路寿命都有很大的威胁。所以加强对沥青道路路面预防养护和早起路面裂缝的整修,对更好发挥道路使用功能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大体研究讨论了沥青道路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分类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和防治

沥青路面上形成的裂缝,刚开始对于道路行车没有明显影响,但是随着裂缝的产生,雨雪等浸入裂缝,再加上行车荷载,路面裂缝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水不断浸入,使得裂缝周围土基含水量逐渐增加,趋至饱和,又有沉重的行车荷载,路面将会产生沉陷、翻浆等危害,对于道路的持续发挥功能有很大影响。加强对沥青道路路面预防养护和早起路面裂缝的整修,道路能够持续通车。【1】

一、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质。沥青路面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成分有沥青结合料、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等,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成分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烃类如环烷烃等及它们的非金属衍生物组成,为粘弹性材料。沥青的温度敏感度在同一等级就有很大差异,并且我国沥青的现行分级方法是依据针入度划分,对于沥青的路用性能无法合理反映,因此,在选择使用沥青时要多次试验,沥青的三大指标要符合,选择出最合用的沥青;矿料,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由矿料的质量决定,而矿料过差也影响沥青路面早期的破损;矿料的级配和空隙率,都是影响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而混合料的设计空隙率和路面的时间空隙率是重要的指标,沥青路面实际空隙率低于7%时,在荷载作用下,沥青层中的水一般不会产生动水压力,路面很少有水损害,排水性混合料的路面空隙率大于15%,因为水能够自由流动,也很难形成水损害破坏。

2、基层材料的性质。基层材料因素造成裂缝的主要有两方面,干燥收缩开裂和低温收缩开裂。干燥收缩开裂是因为混合料失去水分,减小了颗粒之间的空隙;低温收缩开裂是冬天温度降低,而在较高温度时施工成型的半刚性材料就会遇冷收缩,收同时受到下层约束产生收缩拉应力,如果力大于此时的极限抗拉强度,也就形成了温度收缩裂缝,温差愈大,变温愈快,约束就越大,混合料开裂发生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基层材料收缩性越小,面层裂缝就越小,如果有透层油,基层和面层的粘连会得到强化,有利于路面的抗开裂性。

3、气候温度条件。影响沥青路面裂缝的气候因素有极端最低温度、升降温循环次数、降温速率、低温持续时间四个。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需严格把握这四种气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2】

4、交通量和车辆类型,通常是最重车轮荷载影响半刚性基层中的最大拉应力,而且不同轴载对半刚性路面的破坏作用能够达到大约16次方的关系,即使较重荷载通行次数不多,也会极大的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

5、设计原因。最近十多年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随之才有了沥青路面的研究、开发和大规模设计施工。设计问题有像基层厚度、面层厚度、面层分层和材料配合比不合理等结构设计问题,路面、基层、底基层排水设计问题,路面设计参数不合实际等问题,这些设计问题都有待于结合实际工程来完善,而后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使其顺利解决。

6、施工原因。在含水量较高、强度低、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的软土上建造地基,如果没有妥善处理,有可能造成道路路基失稳、过量沉陷、不均匀沉降和路面纵向裂缝等问题,公路被破坏或者不能正常使用。路基施工中路基压实非常重要,这也是提高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对于道路使用有重要影响。由于一些原因料源紧缺,则材料质量有问题,没有按照施工要求规范进行施工,基层施工质量差,都是影响道路使用功能的因素。【3】

二、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如果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路面肯定会出现早期破损,所以沥青路面的施工一定要按照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施工。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都要严格检查、控制、评定,以求达到标准;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工序管理,明确责任,建立这样一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效的防治早期破损,而详细来说要做到下面几点。

①路面结构设计。设计前要对线路交通情况调查预测,使得经过合理估测的交通荷载要求能够在道路设计使用期限内得到路面结构和总体强度的满足。严格按照要求选择原材料和混合料,质量一定要有保证,拌制施工符合规范。沟槽回填土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符合标准,回填土和压实措施无法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最后对其做特殊处理。

②拓宽路段的基层材料应和原路段一样,基层厚度不低于原路段的基层厚度。沥青面层铺筑前,要认真检查下层,土路基密实,清除杂物,软弱层和病害处理好,保证下卧层的稳定,老路面侧壁还要涂刷0.3~0.6 kg/m。粘层沥青,充分压实并用热烙铁烫密接缝。充分压实桥涵两侧填土,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对于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

③充分压实路面横向接缝。路面碾压时应当在已压实的横幅上横向扩展,碾压时压路机钢轮伸入新铺层1.5 cm左右,每次移动15~20 cm,压路机全部碾压至新铺层后再纵向碾压。如果基层分段施工,每次碾压都留下3~5 m混合料,下段铺设好后再来碾压,这样能够让段与段之间衔接良好。进行分层碾压的,为减少裂缝出现,上下层接头应错开3~5m。

④合理组织施工。为了减少冷接缝,要不间断进行路面摊铺作业,全路幅一次完成摊铺,如果需要分幅摊铺,要前后间距15~20 m的两个摊铺机同时摊铺。要杜绝出现前一个摊铺幅的混合料冷却了才去摊铺相邻半幅的情况,保证摊铺时都是热接缝。

⑤基层混合料配比合适,其中粗细料量掌握好,上面层或下封层尽早铺筑,这样可以减少干缩缝。碾压基层混合料是要在接近它的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碾压时不管含水量大或小,都会导致压实度和强度不够。完成上述的一些方案,将有效的减少沥青路面的裂缝产生,对我国的公路建设有很大的好处。【4】

2、治理措施。裂缝宽度小于2 mm,气温回升能够愈合的,不用处理。缝宽2~5 mm的用开槽机扩为缝宽约2 cm,缝深1.5~2 cm的裂缝,以及缝宽大于5 mm的裂缝,用改性沥青灌缝。灌注之前需要清除裂缝内的杂物垃圾,保持干燥,并在灌注结束后撒粗砂或3~5 mm石屑于表面。铲除软弱层和不稳定结构及网裂的结构层积水的面层,其中,结构层积水的要加设排水设施,路面渗透水排出后才能铺筑新的混合料。如果网状裂缝是因为沥青面层厚度不足造成的,而与基层强度无关,那么可以先铣刨网裂的面层,然后铺设新混合料,加铺厚度按照现行的规定标准进行。再则就是对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基层开裂从而导致沥青路面开裂形成的裂缝,可以合理地对混合料进行选择作用,不用悬浮型混合料。采用密实型混合料,施工时控制混合料的压实度和含水量。同时防止地表水向下渗透造成基层损害形成更多裂缝。温度变化引起的沥青路面面层形成的裂缝,可以采用温度系数小、温度敏感性小的材料,进而防止沥青路面历温度改变而开裂变形。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得知高等级公路的主要危害为沥青路面裂缝问题,这个问题需要重视,然后依据裂缝形成原因从公路的设计、材料和施工等方面采取适当的预防改善措施。还要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沥青道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够按照规定标准规范进行,这是减少沥青路面裂缝危害的根本举措,也是使我国公路质量得到提高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光俊;浅谈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及预控[J];山西建筑;2010年19期

[2]舒敏 欧莲花;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4期

[3]刘月斌 曹光辉;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山东交通科技;2009年03期

[4]寇凤岐;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及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8期

上一篇:市政道路中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简述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