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围麻醉期处理分析

时间:2022-07-11 10:56:02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围麻醉期处理分析

【摘要】目的:针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围麻醉期间处理工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65例合并心血管并实施手术麻醉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Ⅱ组患者实施瑞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评分、清醒时间、气管拔管的时间肝功能指标情况等。结果:Ⅰ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要高于Ⅱ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疾病;围麻醉期

老年患者的脏器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减退,机体的代偿能力比较差,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多数会伴有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对血流动力学突然改变的耐受性比较差,物代谢程度比较缓慢,最终增添了麻醉风险性。笔者针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选用的物及处理工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65例合并心血管并实施心血管手术麻醉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其中Ⅰ组患者有32例,女患者为15例,男患者为17例;年龄范围65至86岁,平均年龄(72.6±2.2)岁;体重范围46千克至76千克,平均体重(61.1±2.8)千克;有3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疾病,有2例患者伴有糖尿病。Ⅱ组患者有33例,女患者为16例,男患者为17例;年龄范围63至89岁,平均年龄(73.1±2.8)岁;体重范围47千克至79千克,平均体重(62.3±2.5)千克;有2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疾病,有4例患者伴有糖尿病。两组患者从上述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麻醉方法

Ⅰ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药物进行静脉给药,起效的时间为1至3分钟,若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或辅助麻醉给药的总量每小时不得超过1μg/kg。患者进行单剂量给药的时间可以持续36分钟,患者血药浓度达到峰顶的时间为20分钟,该药物具有亲脂性,可以广泛并且迅速的分布在患者的肌体内的各个组织中。Ⅱ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该药物只能用于静脉给药,主要适用于目标把控或者采用微量泵进行静脉滴注给药。在进行给药前需要采用以下注射液对其进行稀释溶解,主要采用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5%;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0.9%;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5%以及灭菌注射用水。

1.3 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需要记录好所有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气管拔管的时间。气管拔除标准:患者苏醒后可以进行指令性的动作;患者的吞咽反射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的呼吸恢复正常;患者握手有力。并且对患者麻醉前后的肝功各项指标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基本情况

实施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的Ⅰ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要高于采用瑞芬太尼麻醉的Ⅱ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表1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基本情况

组别 例数

(n) 镇痛评分 术后清醒时间 气管拔管时间

Ⅰ组 32 2.22±1.42 19.82±3.08 22.82±5.47

Ⅱ组 33 2.29±1.48 11.52±3.73 32.58±6.08

t - 1.334 8.421 9.462

P - >0.05

2.2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肝功能指标

两组患者麻醉治疗前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但麻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麻醉前,麻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表2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肝功能指标

组别 例数

(n) - ALT Tbil AST

Ⅰ组 32 麻醉前 258.63±63.58 168.25±16.58 166.24±56.41

32 麻醉后 83.65±16.54 60.51±14.25 63.24±18.24

Ⅱ组 33 麻醉前 231.24±84.11 169.52±17.58 167.14±71.28

33 麻醉后 74.52±16.84 61.25±14.54 62.44±19.24

3讨论

舒芬太尼的衍生物为芬太尼,主要作用是阿片受体,但是舒芬太尼的亲脂性是芬太尼的2倍,它比较容易的通过血脑屏障,并且舒芬太尼药物和血浆蛋白的结合几率也要高于芬太尼,但分布的容积要小于芬太尼,虽然消除的半衰期短于瑞芬太尼,但阿片受体的亲和力与芬太尼相比较强,所以镇痛的效果更强,在患者体内的作用时间持续的更长一些,大概是瑞芬太尼的3到7倍[1]。

在患者进行大手术麻醉时,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成人的剂量维持在10~25μg。在进行麻醉诱导或者是深度麻醉时总的剂量为8至30μg/kg,并且需要与100%氧气、肌肉松弛药物同时进行给药。在进行分娩全身麻醉时,将剂量为10μg的舒芬太尼与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相溶后进行鞘内给药。

研究发现,针对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采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两种药物麻醉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但舒芬太尼药物药效作用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

【参考文献】

[1]韦景校.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围麻醉期处理[J].当代医学,2012,18(14):101-102.

上一篇: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风险因素探析 下一篇:心衰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探讨